傅老師:
您好,冒昧來信,希望您能解開我心中的疑惑。
去年8月我的樓上換了鄰居,隨后就有了噪音煩惱。樓上新鄰居作息偏晚,有時凌晨一兩點才睡。平時只要他家有人,就會有小孩跑跳的聲音,大人的腳步聲也很頻繁。最煩人的是晚上十一二點突然猛烈拉凳子,嚇得我血壓升高、心律不齊,吃了一個月中藥才緩過來。
我找樓上孩子的奶奶交談過噪音的問題,但老人不承認小孩鬧騰,我去找孩子父母溝通,他們否認了他們家有噪音,反問我為什么總是關注他們家。我無言以對,只能灰溜溜地走了。
我還嘗試過送禮送紅包,但都遭到了他們的拒絕。直到今年2月初,社區主任答應幫我去找樓上調解噪音矛盾,我總算看到了希望。這次調解效果不錯,樓上答應不讓孩子蹦跳了。后來樓上確實改善了,一直到4月份,小孩不跳了,但大人的腳步聲和拉凳子的噪音還是時有發生。
與此同時,我發現只要我回到家里,就會開始緊張,擔心樓上發出任何聲音。我家人對此毫無反應,我很好奇去問過他們有沒有聽到什么聲音,他們說什么都沒聽到。晚上睡覺的時候,樓上突然拉動一下凳子,躺在床上的我就像被電擊了一次,從頭麻到腳趾。但我家人完全沒有反應,照樣睡得很香。
我以前從來沒有失眠,但去年開始失眠了,而且瘋狂掉頭發,早上起床能在枕頭上找到幾十根頭發,洗頭的時候掉的更多,一把一把的掉,太嚇人了。我懷疑自己得了什么病,反復去醫院做檢查,一開始是說我焦慮癥,后來又說是內分泌失調,中醫西醫看了很多遍,開了很多藥,吃了一些,但睡眠質量還是很差。而且我還是害怕回家,一想到回家可能聽到樓上的聲音,就不寒而栗。
我在網上查過噪音敏感,完全符合我現在的癥狀,我現在很糾結,到底是我自己的問題還是樓上噪音帶給我的傷害?如果我承認是自己的問題,那是不是意味著我今后不能去找樓上了?雖然目前樓上能夠約束孩子,但整體作息時間還是偏晚。只要樓上不睡,我也睡不著,但我不想這樣,越是想不去關注,越是往那方面去想,失眠已經讓我精疲力盡,不知道以后會發生什么,太煎熬了。
希望傅岳老師能夠為我指點迷津。感謝!
來信人:XHH
2023年4月15日
你好,我是傅岳。
來信咨詢中至少有一半以上是關于噪音敏感的問題,你可以在安靜之家公眾號上查看我的回信專欄文章,我認為對你會有一些啟發。
關于噪音敏感,每次我公開談論這個話題的時候,總有質疑的聲音,大家無外乎認為噪音敏感是一件難以啟齒的事,一來不敢擅自承認,缺乏對噪音敏感的系統認知;二來不想讓別人知道,尤其是那些制造噪音的人,害怕被人指責自己有病。我倒從不避諱這些,我自己也有噪音敏感的切身經歷,所以我認為它不是難言之隱,反而是我們應該正視的一件事。
很多人說噪音敏感是被樓上害的,自己原本是不敏感的,只因聽到噪音后影響了自己,所以才會有噪音敏感的反應。這個推論似乎沒問題,但為什么有些家人在同樣的環境中,就不會有噪音敏感呢?談到這里,一定有人會用噪音程度大小來判斷噪音敏感的合理性。比如,張三家中的噪音很嚴重,持續的噪音讓他無法正常生活,情緒劇烈波動,長期失眠。但張三斷定他不是噪音敏感。張三是噪音敏感嗎?對于換了誰都受不了的噪音環境,肯定不是噪音敏感了。但如果某天令張三難受的噪音變弱了,以至于常人已經不再為此煩惱了,但張三沒有好轉,在已變弱的噪音中困頓難受,這時的張三就可能存在噪音敏感了。(但仍存在張三對發出噪音的對象產生憤怒仇恨心理的可能性)
由此,我們引出噪音敏感的定義,噪音敏感也稱為聲音過敏,屬于一種聽覺耐受性下降的表現(或聽覺靈敏度提高),另外還有厭聲癥和恐聲癥。這三者是目前我們已知的聽覺耐受性下降的具體表現,從影響程度排序,噪音敏感小于厭聲癥,厭聲癥小于恐聲癥。噪音敏感是初期階段,是對常人不感異常的聲音產生過敏反應,具體表現為在特定環境中聽到某些噪音后,情緒緊張,害怕擔憂,以及反復驗證聲音的存在與否(聽覺持續關注)。厭聲癥是對生活中某一類聲音具有超出常人的厭煩性,具體表現為排斥這類聲音,捂耳逃避等。恐聲癥是對某一些聲音具有強烈的恐懼性,表現為情緒失控,極度不安,短暫性喪失行為能力。
聽覺耐受性下降與噪音環境有關,但不是簡單的誘導關系。有一定比例的噪音敏感人群是先天性聽覺敏銳(基因決定),他們通常能敏銳發現身邊環境的細微的聲音變化。還有一些人是后天受社會生活環境影響,心理壓力變大,情緒不穩定,對常住場景的聲環境要求變高,亦或是受外界因素(聲、光、味等)的刺激敏感度提高。如果說基因決定的聽覺靈敏是無法克服的,那么后天性因社會環境因素干擾而誘發的聽覺耐受性下降是可以通過環境改變或適應而改善的。
入睡是你自己的事,你試圖把入睡的所有條件都滿足后才入睡,那是很累的。入睡前本該是自然進入放松的狀態,而這時你的念頭還執著于聽樓上有沒有聲音,這是給自己增加了入睡障礙。其實入睡困難可以先嘗試用耳塞來輔助,每晚到了你的睡眠時間,就戴上耳塞,你不需要管別人怎么樣,該睡就睡。或是在房間里播放一些白噪音對沖環境中的其他噪聲,總之,不要執著在他人他物,你把心收回到自己的世界里,內觀自我,平復焦慮。
至于你擔憂承認噪音敏感是不是就不能去找樓上了,我覺得是多慮了,噪音到什么程度是不合理的呢?我們很難用統一的標準去衡量,但從主觀經驗出發,自己能接受多少是多少,絕不是完全不能接受的,如果你是抱以一種安靜就要完全靜音,那我無法幫到你,因為那是妄想。如果今后發現噪音又大了,或者自己的心境又倒回到焦躁不安中了,那你可要重新回到溝通的層面,或者是投訴維權甚至是反擊等流程,這些完全由你掌控,不該成為一種顧慮。
但我認為大家在走向脫敏修行之前,都務必明白這點,安靜并非無聲,而是不被打擾,而打擾與否,取決于自己受擾的承受力。注意,我這些話語針對的是有脫敏需要的人,不是一味讓所有人都接受這些觀點,在脫敏之前,我們有溝通、投訴、報警、反擊等等手段,不同階段有著不同的應對手段,不同階段有著不同的思想覺悟,不可混為一談。
以上是我對你疑惑的解答,希望能夠幫到你。
傅岳
2023年4月17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