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生活壓力大,90后,00后在伴隨著壓力成長起來后,雍和宮忽然變得人山人海。大家去正殿拜完主管宏觀領域的佛,求得人生順遂平安,再去偏殿拜主管垂直細分領域的菩薩,求一夜暴富,求遇到好桃花,求實驗成功,求論文通過……
但是我們去拜這些智慧慈悲的佛陀與菩薩,所看到的佛陀形象,都是東亞人的形象,一說到佛教,大部分人想到的,也是西游記中法力無邊的如來,救苦救難的觀音,奇形怪狀的羅漢,降魔除妖的金剛。
可是你們知道么,這些藝術形象都是從花花草草,腳印車輪中,一步步演變而來的。而最初的佛陀形象,是犍陀羅地區綜合希臘雕塑藝術形成的,也就是西方歐羅巴白種人的形象!震驚的常識又增加了……
佛教起源于印度次大陸北部,位置大概在現代印度、巴基斯坦和阿富汗一帶,公元前6至5世紀,有一位嬉皮叛逆的皇二代——喬達摩·悉達多,二十多歲時就看穿了世間無常,悟透了人間苦難,在苦行六年,靜坐七天之后,感受到緣起性空,頓悟成佛,這個皇二代就是大師兄竟敢在手掌上撒尿玩耍的佛祖——釋迦牟尼。
最初的佛教藝術,僧侶們極力反對用具體的人像來表現佛陀,他們覺得佛陀是無處不在的神,佛性是灑遍人間的愛,這個階段是最早的“無佛像時代”。
佛陀足印 青金石
2.5cm 約4世紀 美國大都會博物館藏
公元前3世紀,年輕的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大帝,從愛琴海一直征服到了印度河,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橫跨歐亞非三大洲的龐大帝國,除了殘酷嗜血的殺戮,金發碧眼的人種,他還為印度次大陸帶來了理性發達的希臘文明與高度寫實的希臘藝術。妥妥的“當維納斯遇到如來佛”!
希臘文明直接影響了佛教藝術的發展路徑,公元一世紀,人神合一的佛陀雕像最早出現在了印度北部的犍陀羅和馬圖拉一帶,結束了佛教有形無像的時代。我們看看這時期的佛像,一眼便知,這哪兒是亞洲兄弟,明明就是維納斯的歐羅巴大哥和地中海小弟啊!
自此,佛教開始向亞洲東部傳播,上千年來,佛教東傳路線主要有兩條,一條是從印度南部以海洋為路徑,終點是東南亞地區,另一條從印度北部開始,以絲綢之路為通道,經過中亞,直到東亞。
隨著佛教在每個新東道國的傳播和發展,佛教藝術也緊隨其后。而北部的這條線路,也是佛教藝術進入華夏后,逐步本土化,中國化的演變傳播過程。
那佛教藝術進入中國后,又是如何從歐羅巴白種人,逐步演變為我們現在看到的亞細亞黃種人的呢?說到這里,要敲黑板,劃重點了啊,今年5月,王凱和陳柯翰兩人歷時5年,共同主編的一部《造像之美:從巴米揚到龍興寺的佛造像藝術》,即將出版。
書中梳理了從佛教初始的第一尊佛像,到中國北朝晚期逐步民族化的藝術演變過程,從巴米揚到克孜爾,從莫高窟到麥積山,從云岡到龍門,從響堂山到龍興寺,以十六國、南北朝近300年為時間限,從歷史、藝術、文化、哲學、鑒賞等多個角度,系統地梳理了佛教雕塑藝術在中國的傳播脈絡。對于了解佛像的演變,是不可多得的一本好書。
長按下圖掃碼購買
七年之約
文| 王凱
80歲的悉達多在他生命最后的45年里,游歷了基本整個恒河平原,并且用他的智慧與慈悲,感化了各樣眾生:從貴族到奴仆,從乞丐到居士,從苦行僧到流浪漢,從偷盜者到殺人犯……
在某天旅行途中,悉達多和他的弟子們來到了一個鐵匠鋪,在進行開示后,接受了主人的邀請,與鐵匠純陀共進了晚餐,食物可能是一些野豬肉或是某種松露與蘑菇。吃完飯后,悉達多和他的弟子們繼續趕路,在經過一片樹林時,悉達多感到腹部異常疼痛,并虛弱得無法繼續前行,便叫來堂兄阿難達,對他說:“剛才的晚餐,是我人生中的最后一頓飯,但請不要責怪純陀,因為這頓飯與我出生時吸吮的第一口奶水一樣,意義重大!”之后,悉達多在親自授戒了一位名叫須跋陀羅的追隨者后,說道:“萬物皆會寂滅,只有正念永存!”便去世了。
這位悉達多,就是被后世尊稱為釋迦牟尼的佛陀。據后來的學者推論,佛陀死于腸系膜血管栓塞,一種年老的癥狀,而不是食物中毒。
佛頭 5-6世紀
阿富汗 灰泥 美國大都會博物館藏
佛陀涅槃后,逐步產生了原始佛教,最初的佛教藝術不允許表現凡人形象的佛陀,只采用象征、隱喻和暗示的手法,例如法輪、菩提樹、金剛座、佛足印、蓮花以及供奉佛舍利的窣堵坡(佛塔)等。
佛陀足印 青金石
2.5cm 約4世紀 美國大都會博物館藏
公元前3世紀,年輕的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大帝,從愛琴海一直征服到了印度河,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橫跨歐亞非三大洲的龐大帝國,除了殘酷嗜血的殺戮,白膚碧眼的人種,他還為印度次大陸帶來了理性發達的雅典文明與高度寫實的希臘藝術。希臘寫實藝術的到來,深刻地改變了佛教藝術的發展路徑,公元1世紀,人神合一的佛陀雕像最早出現在了印度北部的犍陀羅和馬圖拉一帶,結束了佛教有形無像的時代。
自此,佛教開始從南亞印度次大陸向亞洲其他地區的傳播。上千年來,佛教傳播的路線主要有三條:
一條是從印度南部以海洋為路徑,終點是東南亞地區,發展為南傳小乘佛教;
一條是從東印度陸路,越過喜馬拉雅山,進入西藏地區,成為藏傳密宗佛教;
另一條從印度北部開始,以絲綢之路為通道,經過中亞,進入華夏腹地,成為漢傳大乘佛教,并最終傳至東亞韓日。
隨著佛教在每個新東道國的傳播和發展,佛教藝術也緊隨其后,而北部的這條線路,正是佛教藝術進入華夏后,逐步本土化、民族化、中國化的演變脈絡與傳播過程。
在阿富汗賈拉拉巴德市以南10公里的哈達,曾經發掘了一處公元2世紀的紹托爾佛寺遺址,在遺址出土了一組極其精美的泥塑佛造像,正中是典型的犍陀羅風格佛陀坐像,按現在的習慣,守護在佛陀兩側的應該是二位脅侍菩薩,而令人驚訝的是,這尊佛陀的右側是赤身裸體,古希臘神話中的偉大英雄:赫拉克勒斯,左側是裸露上身,古希臘神話中的命運女神,宙斯的女兒:堤喀——兩個幾乎完美的古希臘雕塑——當我看到這組奇怪的神仙組合后,簡直瞠目結舌,大跌眼鏡,但從文明交流互鑒的角度,它也確鑿的證實了這個時期是東西方文明雜糅交融的特殊藝術階段。但令人遺憾的是,這組有著極其重要歷史意義、極高文化藝術價值的犍陀羅時期雕塑,在1992年,被塔利班炸毀殆盡,現在只留下了一張模糊的照片。
縱貫人類大歷史的發展,各個文明從不是完全自無到有,獨立存在的,幾千年來,隨著戰爭、商貿、宗教、旅行、探險以及國界的變化,它們或深或淺,不斷地彼此交融與相互影響,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人類文明體系。
初期的佛教藝術,在古代印度文明的基礎上有了雛形,之后的犍陀羅藝術接連受到希臘文明和波斯文明的影響,在傳入我國后,又逐步接受了華夏文明的改造、同化與世俗化,并最終發展成為我們今天看到的模樣。
正壁主佛 西魏 麥積山石窟第22窟
柯翰兄是一個造像迷,近年一直學習與研究古代佛造像藝術。買了很多相關書籍,看過很多造像展覽,幾乎跑遍了國內知名的石窟寺和造像博物館,為這本書的出版,更是多次自費前往日本收集整理館藏素材。
中國佛造像有兩個藝術高峰——南北朝與隋唐,而南北朝又以北魏與北齊為盛,這時期的造像,文化性與藝術性極強,是中國佛教雕刻藝術最為重要的時期之一,但受一些因素影響,它們卻較少受到關注。于是,7年前我們有了出版一本介紹中國古代隋朝以前佛教雕塑藝術書籍的想法。就這樣,從選題策劃,資料梳理,到約稿拍攝,排版設計,做做停停,修修補補,一直到了現在。
故宮博物院“譬若香山——犍陀羅藝術展”
就在我們這本《造像之美》即將付梓之即,故宮博物院也舉辦了迄今為止國內最大的犍陀羅藝術展——“譬若香山”,可能,這也是冥冥之中的一點兒緣分吧。
左圖 / 佛像頭部 新疆庫木吐喇 彩繪塑像 6-7世紀
右圖 / 菩薩像頭部 新疆庫木吐喇
彩繪塑像 6-7世紀 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藏
《造像之美:從犍陀羅到龍興寺的佛造像藝術》梳理了從佛教初始的第一尊佛造像,沿絲綢之路東傳,到中國北朝晚期,逐步民族化的藝術演變過程:從犍陀羅到巴米揚,從斯瓦特到克孜爾,從莫高窟到麥積山,從云岡窟到龍門鎮,從響堂山到龍興寺,以500余年為時間限,并特邀國內佛造像藝術研究的專家學者撰稿,以時間和地理兩條線索,從歷史、藝術、文化、哲學、鑒賞等多個角度,系統地梳理了佛教雕塑藝術在中國的傳播脈絡。
如來立佛 北齊 日本東京根津美術館藏
弟子立像 北齊
邯鄲市鄴城遺址出土 河北省鄴城市考古隊存
書中除了古代佛造像藝術,我們還策劃了一個“汲古涵今”的版塊,并邀請了近30位知名藝術家,以水墨、工筆、書法、篆刻、巖彩、唐卡等多種藝術形式,將他們理解的古代造像經典繪于筆下,以求一組古今對照,藝術碰撞的畫面。
長按下圖掃碼購買
實拍書影
長按下圖掃碼購買
精裝典藏紀念版
1、限量發售1000冊,溢價銷售。
2、獨立環保禮盒包裝。
3、特種紙藏書票編號鈐印,編號由著名青年書法家陳煬朱砂書寫。
4、雙主編簽名鈐印特制藏書票。
5、近20位當代著名藝術家主題創作高清影印作品1幅,(隨機簽名,發行總數不超過300幅)。
6、近30位當代著名藝術家簽名鈐印特制藏書票1張(發行總數不超過400張)。
7、經典佛造像攝影作品1幅(發行總數不超過300幅)。
說明:5—7項福利擇一隨機發送,不可指定。
售價:298元(溢價銷售)
精裝典藏紀念本
限量發售1000冊,特制藏書票編號鈐印
(編號由中書協會員、青年書法家陳煬朱砂書寫)
精裝典藏紀念本
特邀藝術家親筆簽名鈐印紀念藏書票
左圖 / 特邀藝術家何家英先生高清影印作品實拍
右圖 / 造像攝影作品實拍
(本福利不含框)
通行版
1、預售期間雙主編簽名鈐印,預售結束不再簽名。
2、定價268元,預售九折優惠,預售結束恢復原價。
雙主編簽名鈐印特制藏書票
造像之美
從犍陀羅到龍興寺的佛造像藝術
監制 / 今日美術館
出品人 / 趙重陽 趙小平
策劃出品 / 一畫會
主 編 / 陳柯翰 王凱
執行主編 / 陳慧蘭
成品尺寸 / 230×285mm
裝幀 / 全彩四色印刷、軟精裝
出版時間 / 2023年5月第一版
頁碼 / 256P
定價 / 268元
書號 / 978-988-75631-2-9
出版發行 / 今日美術館出版社
長按下圖掃碼購買
你可能還喜歡:
民國畫事,專業藝術自媒體,
歡迎各藝術機構,展覽拍賣聯系合作
有任何問題 請掃碼添加畫事君微信
民國畫事,深情講述藝術家,專業解讀藝術品,直接深入藝術市場。致力于做最好的藝術自媒體,寫最好看的藝術文章。——人生不長,你需要讀點好東西。關注我們,持續接收好文章。
民國畫事評論區,我們來聊聊藝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