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人間四月,適逢海棠花期,海棠之花,淺妝輕暈;盛放之時,粉霞漫天,一派春意盎然、欣欣向榮之姿。
故宮海棠 | 圖片來源:故宮博物院官方微博
海棠之美,美到令蘇軾“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海棠之媚,媚到使李清照“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海棠之魅,魅到讓晏殊“看葉嫩,惜花紅”。正因海棠的美姿、媚態、魅力,它在古詩詞中留下了許多痕跡。
但海棠的痕跡并不止步于詩詞文章,文物中的海棠元素也是俯仰可拾。今天我們就來一起看看故宮所藏文物里的海棠吧。
海棠為紋:海棠花紋服飾
海棠花瓣層層疊疊、花開似錦,因其富態華貴之風,人送雅稱為“花貴妃”,常與牡丹、玉蘭等花朵,一起種植于皇家園林之中,共同組成“花開富貴”之意。
而海棠這一元素,也常常作為花紋,被使用在后妃的服飾中。
點翠海棠花紋頭花 | 圖片來源:故宮博物院官網
點翠是我國古老的傳統工藝,是用翠鳥的羽毛粘貼在金銀制成的金屬底托上而制成的。由于羽毛柔細,且色彩經久不褪,因此,雖歷數百年的點翠飾品仍會明艷如初。因為翠鳥是國家保護動物,所以大家會選用染色鵝毛或緞面絲帶來代替。
這件點翠海棠花紋頭花,用銀鍍金材質做底托,其上鑲嵌點翠工藝,翠藍色鳥羽被粘貼在金屬底托之上,并裝飾有白色玉石制作而成的海棠花。頭飾制作于清朝,雖歷經數百年,但顏色依然鮮亮明艷。
鮮艷的藍色與樸素的白色交相輝映,素凈又高雅,簡潔且高貴,于尋常中別具韻味,應是清代宮廷后妃喜愛的一款頭飾。
品月色緙絲海棠袷大坎肩 | 圖片來源:故宮博物院官網
清代后妃將坎肩作為便服穿搭,常作為外套穿在日常衣袍、襯衣之外。上圖中的這件品月色緙絲海棠袷大坎肩,主體花紋為海棠紋,即對稱的品月色部分(“品月色”接近今天所說的淺藍色)。品月色這一底色之上,紡有素凈的海棠花紋,色彩與紋路相得益彰,清新淡雅的同時又不失記憶點。
主體海棠紋附近,最外圈的鑲藍色部分為菊花紋、里圈的黃色部分為水仙紋。三種花紋相互區別又并不沖突,層次豐富卻并不顯得過于繁復。
除了上述以海棠為紋的元素使用,有些文物甚至直接以海棠為基,即“海棠式”文物。
鈞窯玫瑰紫釉海棠式花盆 | 圖片來源:故宮博物院官網
這件鈞窯玫瑰紫釉海棠式花盆文物,整體以海棠花為造型,花盆口的形狀為簡化后的海棠花瓣,雖然只有四片,但傳神地勾勒出了海棠花的造型。
與普通花盆不同的是,這一花盆內外壁釉色不同,內壁為天藍色釉,外壁為玫瑰紫色釉。雖然藍紫二色都是相對濃烈的顏色,但偏低的飽和度沖淡了花盆給人帶來的沖擊力,因此并不讓觀者覺得艷俗。
五彩人物紋海棠式盤 | 圖片來源:故宮博物院官網
相對深口的海棠花盆,這一海棠式盤為敞口淺腹造型,盤口形狀也更加扁平。
海棠式文物,一般為不規整的完全對稱造型,而是都有一定程度的扁平,且一般器物的腹部越淺,扁平程度越高。
三彩印花海棠式盤 | 圖片來源:故宮博物院官網
三彩印花海棠式盤,長盤作八曲海棠式,敞口,折沿,淺腹,平底。口沿刻卷草紋,盤內底模印花卉,中央一線排列3朵蓮花,并以模印的水波紋為地。盤內紋飾以黃、綠、白釉三色施彩。這件盤應當是盤盂,供酒盞擺放,蓮花的裝飾可以標注酒杯放置的位置,設計十分巧妙。
除了上述的兩類敞口式器物外,海棠式造型還可以用于閉口式造型的器物,比如下圖的白玉海棠式煙壺。
白玉海棠式煙壺 | 圖片來源:故宮博物院官網
海棠之美,美在雅俗共賞。它既是被容納進皇室價值體系的高雅之物,又是能被普羅大眾欣賞的時令之花。嬌艷動人又瀟灑超逸,海棠的氣質大抵如此。
【小提示】文中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版權屬于原作者,僅為配圖表達。如有問題,請私信聯系【松蘭書社】小學士說明,萬分感謝。轉載文章需經【松蘭書社】授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