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周末,隨便聊聊~
一位老朋友,花了三天的時間,終于把我這本書看完了。
他說,
“槽叔,你這本書有一部分特別好看,有一部分特別難看?!?/p>
先說什么叫難看——難看不是不好看, 而是很難去看 。
可以把它理解成為difficulties,讀起來沒那么簡單輕松。
坦白說,我們都認為第4和第5部分特別“難看”。
第4部分是和養老保險相關的,
第5部分就是和養老基金相關的。
為什么這么難看?主要是難寫啊……
這兩塊都是和金融專業知識高度相關的。
經歷了好多次的寫完、刪掉、寫完、刪掉。
現在都是在電腦打字。我記得小時候寫作文,這一頁寫的不好,滋啦一下撕掉了,很痛苦~
那該怎么讀第四第五章呢?我倒有個建議:
讀第四第五章時,可以和你的經紀人或者和你的理財顧問,一塊兒討論。
比方說講到了養老目標基金、終身養老年金,到底怎么配置?
經紀人就是你的閱讀助手(assistant)。
說完哪里難看,再說哪里好看。
如果一定要推薦的話,我會推薦第一章和第七章。
第一章講的是關于養老保險的一些迷思。
我在寫第一章的時候做了很多的調查,主要就是和身邊的不同年齡段的人聊他們眼中的養老金。
比如說第二個迷思:
爸媽養老沒問題,我就沒問題。
這個是最普遍的。
我身邊的朋友,他們發現爸爸媽媽從來沒有擔心過養老問題。憑什么到了我這一代就要開始擔心了?
除此之外,還有第七章:有些事比錢更重要。
前六章我都在講你為什么要攢養老金,你怎么攢養老金。
但是第七章我想讓大家想一想:
除了錢以外,我們還要做點什么?
我們這一代八零九零后,其實面臨很多的挑戰。
回頭看,似乎錯過了很多機會,比如說房子、就業、創業,
往后看,似乎要承擔很多的責任,比如買房、就業,滿足上一輩對我們的期許。
那這樣的話怎么辦?我們就躺平了嗎?所以我就在想,與其和大家只說金融方面的知識,不如和大家分享一下:
我是怎么看待不要躺平這件事兒的。
總結一下,我覺得第一和第七章是最好讀的,就是讀起來特別快樂~
你可以把它當做一個non fiction,人文類閱讀去看。
最后還是強調一下,請關注我這本書最后的番外篇:
《關于養老,我和太太聊了一下》
在微信讀書app里,我這本書的評價其實不太好。
很多讀者把對社保,對社會發展的怨念,一股腦地傾瀉到了我這本書上。
比如有些差評是這么寫的:
我才不要養老,我現在賺的錢就不夠養活自己。我為什么要養老?
這個作者簡直沒有理解當今社會的格局啊,還在做養老規劃,簡直毫無意義啊。
剛開始我還有點有點沮喪的,因為我還是很看重書評的。
在古早年間——上世紀九十年代——大家都有經歷過,書評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一個領域。
但現在呢時代可能變了,不太像當年那樣了。只能這么安慰自己了~
沒關系,希望他們也能去看一看我的這本書的番外篇,應該能解答他們的困惑。
好吧,今天就聊到這。歡迎你把讀后感分享在豆瓣上,或者給我評論都可以,謝謝~??
P.S.
槽叔會不定期分享我的養老金方案,
但由于公眾號改版,你可能接收不到推送,
所以請大家特別關注一下
P.S. 推薦閱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