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門研究牛人
何加鹽第 216 次為你加鹽
今天的主人公,不是什么大人物,只是一位平凡的創業者。
他的公司不大,一年也就幾千萬的營收,跟我之前寫過的牛人來說,這只是一個微不足道的零頭。
但是在我心目中,他是一位有勇氣、有力量戰勝生活給與的一切磨難的超級英雄。從他的身上,我看到了奮進者的特質,看到了無數從底層崛起的凡人英雄的影子。
他不是馬云、任正非式的牛人,他就是我們身邊的朋友,他就是你和我。
他經歷過的苦難,我們或許也曾經經歷過,或者正在經歷著。但他戰勝磨難的過程以及不斷進化的狀態,給了我們巨大的力量和希望。
愿他的故事,也能打動你。
1
1983年,麥可梁出生在河南洛陽一個小村莊。據族譜記載,他的家族在這個村子已經居住了500多年。
不過,500年的家族榮光并沒有照耀到他出生的這個小家庭上。在麥可梁的記憶里,他家是這個村子里最窮的一家,窮到鄰居都很少來串門。
爺爺曾經和麥可梁講過久遠的故事。在爺爺小的時候,他的父親,也就是麥可梁的曾祖父,遇到大饑荒,活不下去,逃難到陜西去了。爺爺那時候還小,沒法帶,就過繼給了別人。
爺爺勉強沒有餓死,好不容易長大成人,娶了媳婦,前后生了五男三女,共八個孩子。
麥可梁是家里的長孫,他的三個叔叔的境遇,很能代表這個家庭在貧窮壓迫之下的凄慘命運:
三叔生下來后,家里養不起,過繼給了親戚;四叔小時候得了病沒錢治,才七歲就夭折了;小叔好不容易長到二十多歲,因為愛上了同村的一個女孩,但被對方嫌棄家太窮,后來得了精神病,有一次發了狂,失手把母親給打死了,等清醒過后,自己也喝農藥自殺了。
最后這件事發生時,麥可梁才剛剛記事。他完全不知道發生了什么,只知道,很疼愛自己的奶奶,死掉了,再也不能再疼愛他了。
麥可梁的母親是一個性格非常要強,對孩子要求極其嚴格的人。作為一個沒有上過學的農村婦女,她雖然心里是對孩子深深的愛,但從來都沒有學會怎樣很好地去表達,而只會把關心和期待,用尖酸的辱罵甚至是暴躁的責打包裹起來,最后形成的都是傷人的刺。
父親雖然溫和敦厚,但在強勢的老婆面前,絲毫沒有說話的余地。在奶奶去世前,麥可梁被母親打了罵了,還有奶奶來撫慰,讓他感受到溫暖;奶奶去世后,麥可梁從家庭感受到的,就只有冰冷。
小學二年級時,有一次麥可梁考試沒考好,沒能像往常一樣考第一,只考了第四。剛回到家,在大門口母親問考了第幾名,麥可梁剛說了個第四名,還沒等解釋,母親上手就是一耳光,扇的他眼冒金光,臉上火辣辣地疼。
母親不光打他,嘴里還罵著:“叫你不考第一名,叫你考第四名,扇死你個龜孫!”
那一刻,麥可梁心里特別委屈,眼淚止不住地往下掉。
而比起母親的嚴厲,更令他痛苦的在于,貧窮讓他在班里抬不起頭來。
印象最深的一次,是要交學雜費交不上。其實錢也不多,大概就是二三十塊錢,但對那個時候的農村貧困家庭來說,就已經是很大的數字。
麥可梁依然清晰地記得,那天傍晚放學回家,剛下過雨的土路非常泥濘,他深一腳淺一腳地回家。老師已經在班上講過幾次,沒交學雜費的要趕緊交。他就回去問母親要。但是母親不僅沒給,反而破口大罵:“這些該死的老師,三天兩頭收這費收那費,你上個破學,經常回家問老子要錢,供你上個學真球煩人。”
麥可梁覺得別人都交,就自己不交,非常沒面子。就一直站在家門口等,等到天都黑透了,媽媽就是不給。
那時,他還要回學校上晚自習,就只好又摸著黑,懷著空空的口袋,深一腳淺一腳地回到學校去。(講到這里,麥可梁捂著臉泣不成聲。我到最后都不知道他這學雜費到底有沒有交,也沒忍心再問)
沒有錢,不僅僅是精神上的痛苦,身體上也是深深的痛苦。上初中是寄宿,從家到學校有七八里路,要穿過兩個村子,走四五十分鐘。住宿是直接在水泥地上鋪上草席,然后鋪個褥子,就這樣整整住了三年。
麥可梁沒錢在學校吃食堂,都是自己從家里帶飯,沒別的吃的,就只有饅頭和咸菜,渴了就喝白開水,甚至有時候白開水也喝不上(學校的鍋爐時不時總壞),一到冬天嘴角就潰爛,因為水分不足。
初中上了不到一個月,麥可梁就生病了,肚子疼得很,到醫院一看,醫生說,這是胃炎,就是因為吃得太賴了。
盡管如此,后面的伙食也沒有什么改善,依然只能是饅頭咸菜。那時如果能到食堂買一個一元錢的米飯套餐或小灶面條,就是最幸福的時光。但這樣的幸福時光,三年加起來,一共也沒有幾次。
2
后來,麥可梁考到了縣城里的高中,除了依然窮以外,連學習成績都不占優勢了——村里的尖子生,到了縣里,也就成了中等生。
自卑,深深的自卑。這是麥可梁三年高中最基本的底色。
別人是洋氣的飯盒,他是從家里帶來的搪瓷碗;縣城里孩子們穿著洋氣的服裝,而麥可梁從來沒穿過專門為他買的衣服,都是不知哪里來的隨便湊合的。
更不敢參加什么社交活動,有一次參加一個縣城同學的生日宴,他讓服務員拿點餐巾紙,結果直接說成“拿點衛生巾”,其實這是很小的事情,同學們也就是一笑了之,但麥可梁卻覺得自己丟了人,高中三年,都一直為此感到無比羞愧。
由于這種深深的自卑,麥可梁性格變得很內向,不敢大大方方地和人交往。而且到了高中,老師和學生之間也有了距離感,他不再是老師的“寵兒”。碰到不會的題目,他不敢去問老師,不敢和同學交流,只能自己琢磨。無論怎么努力,成績始終只在中游徘徊。
爸爸媽媽卻根本沒有辦法理解這種心理。他們只知道,孩子本來學習成績挺好的,現在不好了,肯定是因為不努力,因此對麥可梁非常失望。
十幾歲的麥可梁,是一個自尊心非常強的孩子。生活、學習、感情的重重壓力造成的自卑心理,讓他怎么都擺脫不了,就像沉甸甸的木頭,壓得他喘不過氣,翻不了身。
由于精神一直處于高壓繃緊的狀態,久而久之,麥可梁的身體也出現了問題。高考前體檢,他的血壓高到了130/190(正常是90/140),頭發也開始大把大把地掉落。
在這種情況下,麥可梁參加了第一次高考,很自然地落榜了,不得已要去復讀班,再煎熬一年。
在復讀班,麥可梁迎來了年輕時人生最灰暗的時刻。有一段時間,他學習成績怎么都上不去,再加上對班上一個女孩深深暗戀,卻又由于自卑而無法表白。所有這些壓在心里,導致他的心情一天比一天沉重。
過年前的那次期末考試,第三場考歷史,麥可梁只考了五分鐘,就再也做不下去題了,考卷上的字,每一個都看得清清楚楚的,但內心卻是焦躁到一秒鐘也坐不下去的程度。
麥可梁知道,自己如果再坐下去,一定會當場崩潰。他只好提前交卷,心情沉重地回了家。
不出意料,迎接他的是母親劈頭蓋臉的責罵:你回來弄啥,你咋不去死呢?你死在外面多好哩。
麥可梁只覺得被逼得喘不過氣來。他說:你們要是再這樣逼我,我就再也不去上學了,也不想活了。
好在很快就過年了。對中國人來說,天大地大,過年最大,哪怕是再急的事情,都要等過完年再說。母親沒有再給麥可梁壓力,他度過了一個暫時平靜卻也心事重重的春節。
這期間,母親還特地去請了麥可梁小時候一起玩的伙伴來勸解他。麥可梁對伙伴說:我也不是完全不想上學,但是自己走不出這種自卑、被動的感覺。不上吧,已經學了這么多年,最后一下放棄掉,很可惜;但接著上吧,又感覺自己上不去。就這樣被吊在半空的感覺。
不管怎么樣,經過春節一個月的休息,麥可梁總算是熬過了那一關。新學期開學后,他又回到了八十多人的復讀班教室。
又經過半年的煎熬,高考的日子總算是到來了。這一次,麥可梁如有神助,把平時學的東西都超常發揮了出來。最后過了本科線,考進了河南科技大學金融系。老師都有點不敢相信,開玩笑說,你這成績,不是抄別人的吧?
3
麥可梁總算是跳出了農門,走向廣闊的都市了。最高興的是父親母親,在他們看來,兒子考上大學,就等于進了體制,以后要吃社會糧了。
大學生活在麥可梁的記憶中非常平淡,沒有什么特別值得記述的東西。
當時家里經濟要稍微好一些了,但比起其他同學來,依然是比較拮據。他最常吃的,是一塊錢一小碗的刀削面,還有兩毛錢一個的大饅頭。一天的伙食費,加起來都不會超過五塊錢。
他很少參與需要花錢的集體活動,只要同學們說要去聚餐,旅游,或者參加什么溜冰,打電玩等活動,都找各種借口不參加,因為他不想老讓別人掏錢,而自己掏錢又掏不起。
為了解決生活的困難,麥可梁也曾經做過一點小生意。他從城里批發了一點信紙信封,拿到自己曾就讀的高中去賣。但這個小生意利潤實在是太微薄,而且麥可梁太內向,不是做吆喝生意的料,賺不到什么錢,賣了一次就中止了。
他也加入過一些學生社團,但是基本上都沒參加過什么活動,就不了了之了。
唯一驕傲的可能是大學英語四級考了82分(當時四級還是百分制,80分以上就算優秀,是很難考到的),英語上的優勢讓他撿回了一些自信,也讓他更愿意花時間在學英語上面,這也冥冥中給后來的職業道路做了鋪墊。
大學時,年輕的學子們最憧憬的,莫過于在飛揚的青春里來一場轟轟烈烈的愛情。但這些離麥可梁都很遙遠。他也有暗戀的對象,但內心依然擺脫不了強烈的自卑,而沒敢開口表白。
大四時,麥可梁開始在一家超市實習,名義上是儲備干部,實際上干的就是體力活。八百塊一個月的工資,對已經在赤貧中度過了二十三年的麥可梁來說,已經算是很不錯的收入了。他人生中第一次知道了“手里有錢”是一種怎樣的感覺。也終于敢第一次去給自己買衣服了。甚至,他還暢想著,要攢下錢來,買一臺“文曲星”,把英語學好,以后還要買電腦!
但是,這時家里面也開始向他伸手要錢了。
在農村人看來,大學畢業找了工作,就是體制內的公家人,家庭的苦日子就到頭了,以后一家人的生活就全靠麥可梁了。
工作了兩個月,麥可梁回家看望父母,母親張口就要工資。當時麥可糧付完房租,加上大四下學期的各種學習、生活和找工作的花銷,手里只剩了二百塊錢,都給了母親。
母親破口大罵:你一個月800塊錢,就給我200,錢都去哪了?
麥可梁登時感到又氣憤又委屈,不禁也爆發了,跟母親說道:“你以為每個月工資都能一分不花存到那嗎?學校里面畢業前還有各種雜費,城市里還有房租,吃飯都需要花錢的,找工作還得買手機,人家都是買上千塊錢的新手機,我是去舊貨市場淘了一個120塊錢的舊手機,還得買衣服弄一身行頭,總不能穿得破破爛爛去找工作,這200塊錢還是我所有的錢,回去我吃飯還得找人借錢呢”。
就這樣,好好的回家探親,不僅沒有得到任何歡樂,反而只換來更深的痛苦。
大學畢業后,麥可梁在超市繼續干了三個月,每天負責賣水、賣飲料,經常要幫忙卸貨,把整件的可樂、雪碧、瓶裝水等搬來搬去,常常晚上11點才下班,回到家累得倒頭就睡著了。
有一次,他工作時傷到了胳膊,去醫院縫了好幾針,超市不僅沒有任何慰問,反而一直催著他趕緊回去上班,他覺得公司太沒人情味,索性就辭了職,去找別的工作。
找了一個月也沒找到什么合適的,只好拋下所謂大學生的尊嚴,在電腦城發傳單,發了一個月,才賺了三百塊錢。當時,他在城中村租著75元一個月的農民房,每天上午發完傳單,要騎自行車六公里回去做飯,吃完再騎回來繼續發傳單,就為了節省兩塊錢的公交費。
說是做飯,其實就是回去用電飯鍋煮點粥,頂多偶爾在里面加一點蘿卜白菜。當時十塊錢買一顆大白菜(因為冬天就大白菜最便宜),能吃一個星期。
后來實在沒錢了,是一個同學支援了他20塊錢,讓他撐過了最難的時光。
期間,父親曾打電話問他過得怎么樣,說要是沒錢了給他打點錢。其實當時麥可梁已經彈盡糧絕,但一方面不想讓父母擔心,一方面也不想讓母親責罵,就強裝著說工作馬上就找到了,讓家里別擔心。
父親可能也感覺到他在強撐,就說,實在不行,給你中學的老師說說,他現在在鎮上教育組當領導,咱們送送禮,看看能不能回老家學校當個老師。
麥可梁覺得,出了農村,肯定不愿意這樣混的一事無成,灰溜溜地再回去,還要去送禮、求人。就說不用了,已經找到工作了,請父親放心。
掛了電話,在一個無人的小巷,天氣陰沉沉的,下著小雨,刮著冷風,麥可梁失聲痛哭。
23歲的麥可梁覺得,生活怎么就他媽的這么難!
4
到了十二月份,麥可梁總算是找到了一個穩定一點的工作,做的是跨境電商。老板是一位美籍華人,從美國打來電話測試口語,由于麥可梁英語還不錯,回答得還算流利,就被錄取了。八百元的基本工資,加上業務提成,一個月能拿到一千五左右。
這時,除掉生活開支和給家里的,就能存下一些錢來了。好不容易存了大半年,卡上有了五千多元,麥可梁準備去買電腦,多學學英語,學PS的修圖,還有網頁開發編程等提高工作技能。
但正在他興沖沖地去電腦城的路上,家里來電話說,原來蓋房子還欠下很多賬,債主過來要錢,讓他幫忙還一些。于是憧憬中的電腦又泡了湯。
在這家公司干了大半年,由于老板一直克扣員工的提成,而且經常是說過的話不算數,讓員工無所適從。那年十一,全公司9個員工,有7個決定集體辭職,麥可梁也是其中一個。
出來后,他去了一家賣內衣的小公司。那家公司主要是在洛陽開線下店,老板想著招他們拓展外貿的業務,但試了三個月,發現行不通,就讓麥可梁轉行做采購。
麥可梁覺得自己還是想做電商工作,于是就離開了。
這一次,他不想在洛陽待了,從上幼兒園到大學都在洛陽這片土地上,小學在村里,初中在鎮上,高中在縣城,大學在市里,他已經待厭了。現在,他想去大城市,看看外面的世界。于是,就買了一張火車票,準備去上海。
聽說上海消費高,為了省錢,麥可梁把所有的家當全部收齊了,裝了一個大箱子、一個大背包,另外還有兩個大編織袋。涼席、被子,甚至鍋碗瓢盆,全都一股腦裝著了。
洛陽直達上海的火車比較少,春運票很緊張,要從鄭州轉,中間有幾個小時的空檔。麥可梁見還有時間,便去看望了一位大學同學,結果因為幫同學解決一些電腦故障,誤了火車。
那時還沒有高鐵,春運期間的火車站是最恐怖的地方,何況是鄭州這樣在全國都數得上的超級大站。麥可梁先是想著去改簽,一看排著長隊估計得排好幾個小時,想退票也退不了。最后看買票窗口人還相對少一點,只好又去買了一張新的票。
結果,當拿著票去坐車時,由于人實在是太多,而他又拖著那么多行李,愣是沒擠上去。
望著遠去的列車,麥可梁欲哭無淚,只好又拖著沉重的行李,走出了火車站。這時天已經黑了,他沒地方可去,本想著去剛才那位同學那里借宿一晚,第二天再想辦法走,但打電話過去,同學直接婉拒了。
那一刻,麥可梁感覺,世界是那么大,上海似乎遠在天邊,他費勁了全身力氣,就是去不了。而這么大的世界,竟然沒有一小塊可供他容身之地。
但世界又是這么小,小到仿佛全宇宙的人都擠到了鄭州的火車站,但人來人往中,他看不到一張友善的面孔,感受不到一絲的溫暖,只有漫天的寒冷,極度的孤獨,和完全的無助。
他恨不得扔下一切,大哭一場。
好不容易平復了心情,事情總還得想辦法解決。已經浪費了兩百多塊錢的兩張火車票,本來就囊中羞澀的麥可梁干脆心一橫,決定不管三七二十一,硬闖火車站,先混上車再說。看了一下火車站大廣場的列車時刻表,他決定混進前往徐州的火車,從徐州再去上海。
麥可梁跟著洶涌的人潮往里擠,手里揮舞著一張已經過期作廢的車票。或許是人太多,檢票員來不及細看,或許是看著這張青筋暴突的灰暗的臉,檢票員也不忍心,就讓他過去了。麥可梁就這樣混進了車站。
此時離開車時間只剩最后一分鐘,他拖著全部的行李,死命地往前掙。列車員在那邊暴躁地催促:快點快點,馬上開車了!
麥可梁拖著大包小包,用全身最后的力氣,掙扎著往前奔,好不容趕在關門的前一剎那擠上了車。
在擁擠的車廂接口處,麥可梁再也無法挪動一步,他像一條沙丁魚一樣被夾在人堆里,渾身從上到下都被汗水濕透了,手軟得已經沒有了一絲的力氣。
他大口大口地喘著氣,把滿車廂的汗臭味、腳臭味、煙臭味、方便面氣味、以及堆滿了正往外冒溢的廁所屎尿味,一股腦地吸進了已被擠壓到只剩最后一點空間的胸腔里。
在徐州,同樣的經歷又來了一次,經過一個無眠的通宵,終于到達了上海火車站。
行走在上海街頭,回憶起過往兩天瘋狂的經歷,麥可梁恍如隔世。雖然身體極度疲憊,但是他的精神卻極度亢奮。
再見,洛陽!
再見,苦澀的青春!
你好,上海!
你好,新生活!
在初春的寒風里,麥可梁閉上眼睛,陶醉在對未來美好的憧憬之中。
5
剛到上海時,麥可梁先是借住在一個發小的房子里。發小已經結過婚,只是老婆在外地上研究生,他自己在上海租了個單間,只有一張床。
那時的人也沒有現在這么多講究。兩個關系很好的同性朋友睡一張床,是很正常的事情。所以麥可梁就和發小一起住。
本想著住幾天,等找到工作,有了工資,就可以自己租房子,不用再和發小擠一張床了。但沒想到上海的工作也不好找,等他找到工作,已經是半個多月過去了,而要發工資,還要等下個月才有。
在麥可梁住了差不多快一個月的時候,有一天,發小突然和他說:我老婆明天就過來了。
這意思非常明顯,就是讓麥可梁趕緊搬出去。面對這種突然襲擊,當時的麥可梁覺得又屈辱,又憤怒,又失望。第二天,他就搬出去了。由于房子找得太急,租金很貴,位置也不是很好,但他已經沒有任何選擇。
若干年后回想起來,麥可梁覺得,更多還是自己的不是。畢竟,在發小那里借住,是自己給他添了麻煩。而當時的自己,本來就性格內向,情商低,心里雖然很感激、很歉疚,但是卻不善于表達,而且其實自己本就打算發了工資就租房子搬出去的,但是卻從來都沒有和發小直接溝通過。或許,在發小看來,還以為他要一直蹭住下去呢。
今天的麥可梁,更多地看到的是,在自己初到上海舉目無親,人生地不熟的時候,發小給了自己一個落腳的地方。這是世間最珍貴的感情,他會一直銘感于心。
但當初的麥可梁,并沒有這些人生的感悟,他只是覺得,自己在上海,又變成了孤苦無依,舉目無親了。
在這邊找的工作依然是外貿相關,他想著上海是國際都市,國際貿易的機會比較多,發揮一下自己英語的優勢。
本以為上海的工資會比洛陽高很多,沒想到也只有兩千元一個月。交完房租,加上交通和吃飯,就所剩無幾。
雪上加霜的是,當時正好遇到美國金融危機,中國對美貿易受到了很大的沖擊,麥可梁在那里做了幾個月,一直是零單。
老板很著急,不禁抱怨道:看你也挺努力,人也挺靈光,英語也不差,怎么就是開不了單呢?
更急的是麥可梁自己,但命運偏偏就是要和他開玩笑,他越是著急,就越是開不了單。
有一天,麥可梁忙了大半天,挺累了,在電腦上瀏覽了一下新聞,結果恰好被老板看到了。
老板積累已久的不滿,一下子爆發出來,當著全公司的面,就直接對麥可梁說:我每個月給你開工資,就是請你來看新聞的嗎?難怪開單一直開不了。你別干了,滾蛋吧!
麥可梁又羞又愧,只好灰溜溜地滾蛋了。
當時,他在上海工作半年多,沒有存下錢,金融危機沖擊之下,找工作也不好找,加上這一份工作離開得又很不光彩,心理非常壓抑,也沒有一個朋友可以傾訴,半夜里實在睡不著,只好一個人跑到隔壁的一個籃球場去投籃,投到凌晨一兩點鐘,把自己搞得筋疲力盡,才能回來稍微睡著一會兒。
這樣的狀態持續了一個月,投的所有簡歷都沒有任何回音,而房租還得一個月一個月地交著。
麥可梁覺得自己在上海待不下去了,就把房子退了,東西寄存在一個前同事的家里,自己買張硬座票,就回了家。
6
家就是這樣一個地方,盡管你可能曾經在這里有過痛苦,盡管爸媽有時會罵你、口頭上嫌棄你,但是當你最走投無路的時候,你也永遠還是會把這里當成最后的依靠。
但麥可梁剛回到家就接到了上海的電話,他之前投的一個簡歷有回音了,對方約他第二天面試。于是麥可梁馬上又買了當晚回程的火車票,第二天早上到達上海,拖著行李箱就過去了面試。
由于他已經有了幾年的外貿經驗,所以面試輕易通過了。但是在對方問期望工資的時候,他根本就沒有任何自信,生怕自己提的要求太高,被對方淘汰,就只能忐忑地寫一個“2000+”,最后拿到offer,給的工資是2500一個月,他還很感激。直到第二年,他才知道,和他同時進入公司的同事,每月工資是接近五千。
在這家公司大半年后,老板由于業務重心調整,準備把公司搬到昆山,上海辦公室基本撤掉,只留一個女孩在這里處理一些業務,其他人可以選擇一起去昆山,還是離職。
麥可梁不想去昆山,便只好離開公司。老板還很好心地多發了他一個月的工資,讓麥可梁至今依然感恩在心,覺得老板真的是一個心地特別善良的人。
這次失業的時間更長,整整兩個月都沒找到工作。當時麥可梁又覺得上海待不下去了,連浙江和河南的工作,他都去投簡歷。最后好在還是有一家在上海的公司愿意招他。
這家公司的老板是臺灣人,原來是雅虎臺灣公司的,來大陸搞電商創業。雖然只是一家創業公司,但已經是麥可梁工作以來,去過的規模最大,管理最規范的公司了。
麥可梁下定決心,一定要在這家公司好好干。他非常勤奮,不管哪個部門的人讓他干任何活,都馬上答應,并且盡最大的努力去干好。
可也正因為這樣,他的部門領導不滿意了,覺得他本部門工作沒干好,一個月沒到,就直接把他給辭掉了。
那時已臨近過年。以往的春節,麥可梁都是在家里度過,但這一回,他覺得自己沒臉回家,也不想回家。一是春運的票太難搶,二來自己一來一回車票要好幾百,三是還要經受七大姑八大姨的各種無法回答的問候和毫不掩飾的鄙夷。于是,他便有史以來第一次在外面過年。
大年三十的上海,空空蕩蕩,與他合租的三個人,都已經回家,只剩他一個人,獨守空房。街面上大部分的店全都關門了,只有蘭州拉面還開著。
麥可梁打包了一份餃子,由于是過年,還特地買了一瓶白酒,并且花二十塊錢加了一份牛肉。結果那牛肉難吃得要死,讓他心疼死了白花的二十塊錢。
節后開工了,麥可梁繼續投簡歷。也許是簡歷沒寫好,也許是運氣太差,投出去的大部分簡歷,依然如以前一樣泥牛入海。
那段時間,他都對自己要不要繼續做外貿電商這一行產生了懷疑,想著要不干脆改行做別的算了。但是投了一圈別的行業,發現更沒人理會,只好還是回到這個行業。
好不容易,終于碰到了一個很欣賞他的老板。老板人很隨和,但對外貿電商并不太熟悉,所以在當時的麥可梁看來,公司的很多業務并不專業。
這樣的情形反而對麥可梁是一個利好,他很快就成了公司的頂梁柱,把公司的營收從每月二三十萬直接拉升到了七八十萬。
由于業績突出,他的工資漲到了四千多,而且在年底的時候,人生第一次拿到了上萬的年終獎。當然,比起他創造的價值來說,這只不過是很小的一部分而已。他既高興,又有些失落。好在老板安慰他說,以后會越來越好的。
正當麥可梁想要大展拳腳的時候,情況又起了變化。老板當時覺得,如果在美國直接找一個人干,會比麥可梁在上海運作業務,效率會更高,于是把原來麥可梁的很多工作以及職權,都直接交給了在美國雇傭的一個白人,而讓麥可梁去干一些其他的雜活。
但最后,那個美國人干得一塌糊涂,老板才知道麥可梁的價值,只好又把麥可梁請回來,重新負責原來的業務。
麥可梁以一己之力,把被美國人折騰得快要倒閉的公司挽救回來,并且業績比以前更上一層樓。他為此也付出了巨大的心血:由于當時他在國內,而老板和客戶都在美國,十幾個小時的時差,導致麥可梁日夜都是顛倒的。有時凌晨一兩點睡得正熟,老板從美國一個電話打過來,說有什么緊急事情需要處理一下,麥可梁就會一骨碌爬起來,忙一通宵。
但讓麥可梁大為失望的是,到了這年年底,他的工資依然是4千塊,年終獎依然是一萬。他的力挽狂瀾和用心付出,沒有換來任何回報。老板雖然給他描繪了一個美妙的未來,但是他已經不相信這種畫餅了。
這一次,他做出了人生一個關鍵性的決定:他不想再打工了,他要自己創業。
7
畢業六年,他已經渾渾噩噩打工了六年,唯一的變化,只不過是城市從洛陽換到了上海,工資從八百漲到四千而已,其他的全都一事無成。這不是他想要的生活。
恰好,另一個同事也想離職。于是,同事出資,麥可梁出技術和負責運營。他注冊了一個獨立電商網站,在美國找了一個越南裔的合伙人,又租了兩室一廳的民房作辦公室,然后又找到給自己原來打工的公司供貨的工廠,開始做起真正屬于自己的外貿業務來。
創業的日子,讓麥可梁第一次享受到了真正的自由,加之業務開展得還不錯,他感覺爽得飛起。這才是自己應該做的事情嘛。
可是,創業,哪是那么簡單、容易的事。當時的他還不知道,正是這次創業,把他拖進了人生最痛苦的深淵。
首先是美國那個越南合伙人出了問題。由于他在美國,麥可梁和另一位同事都在中國,根本就沒辦法監控,越南人就干了很多小動作,不僅把打包、發貨這些活都給自己毫無經驗的親戚來干,而且在租倉庫、發物流等需要付錢的時候,都找最便宜的,然后把省下來的錢自己吞了。
接著是后院起火。他們創業時,麥可梁是已經辭職了,但是合伙的那個同事還沒有辭職,還在原來的公司干著。雖然他主要是出資,但畢竟新公司的很多事情,他也必須兼著干一點,結果就被原來的老板發現了,鬧得很不愉快。
最后是供應鏈也出問題了。由于他們合作的工廠就是原公司的供應商,前老板知道后,就去壓那個工廠,讓他們不要跟麥可梁的新公司合作。前老板和那家工廠是多年的合作關系,而且比起麥可梁他們的小公司來說,他是絕對的大客戶,工廠自然聽前老板的,就不給麥可梁他們供貨了。
在所有這些因素內外夾擊之下,新公司只做了半年,攤子就散了。
于是創業半年最后的結果就是:公司只剩下麥可梁一人,獨自守著兩居室的辦公室,全部賬上只剩下兩千美元(約一萬三千元人民幣)。
而比起創業失敗更令麥可梁難過的是,前老板發現他們的創業之后,不僅用強力手段阻止了他們,而且說了很多難聽的話。麥可梁自己也認為,他們確實是有道義上站不住腳的地方,對于在道德上有一定潔癖的麥可梁來說,這才是最致命的心理打擊。
一個人守在空蕩蕩的兩居室里,創業失敗的沮喪,被人騙錢的憤怒,以及良心上的強烈羞愧,這些情緒共同沖擊著麥可梁脆弱的靈魂。
那一年,麥可梁30歲。回顧自己30年的人生,麥可梁覺得所有地方全是失敗。事業上沒有成功,情感上沒談過女朋友,原來一直引以為傲的人品似乎也出現了裂痕。三十歲,青春沒有了,什么都沒有了。
那段時間,麥可梁無數次想到過要結束自己的生命,但是最終也沒有勇氣走到那一步。只是,他心里的負擔越來越重,他覺得自己快要窒息了。
他把自己的感受跟一個心理學專業的同學聊了,但那個同學不僅沒幫上忙,在聊天過程中還顯示出很不耐煩的態度,說了一些指責他的話,使麥可梁覺得更難過了。
內心的求生欲望驅使著他離開上海這個讓人精神緊張的地方,回到洛陽老家,他懷著一絲希望,試圖從家庭尋找最后的理解和溫暖。
剛回去時,父母和弟弟還能說一些寬慰的話,但面對麥可梁向他們傾訴自己的壓力和痛苦,他們很快也都變成了不耐煩甚至指責。
他們無法理解麥可梁內心的痛苦,反而認為他不應該這么頹廢,應該振作起來。在他們看來,麥可梁是在逃避家庭的責任,因為也失去了最后的耐心和同情。
在最難的時候,麥可梁感覺自己腦子里似乎有一根細細的弦,而這根弦在越繃越緊,似乎再加一點壓力,馬上就會崩斷。
他最后殘存的神志告訴自己,如果這根弦崩斷,他可能整個人生就會直接毀掉。
麥可梁覺得自己已經無法走出來,只能求助于醫生。去醫院一查才知道,原來自己已經是非常嚴重的抑郁癥。
但是醫生的水平也有高有低,他換了好幾個醫院,看了不同的醫生,每次和醫生聊完,總感覺沒有效果,心里的負擔反而更加重了。
他開始整晚整晚地失眠,睡不著就一顆又一顆地抽煙,雖然天氣很冷,但他全身出虛汗,精神特別虛弱,偶爾好不容易能睡著一下,過一兩個小時又會驚醒。
在一個很有名的精神專科醫院,麥可梁終于碰到一位他覺得對自己有幫助的主任。主任說,你不要老去回想起小時候、童年時的陰影,要向前看,不要老是回憶過去的痛苦,那些已經過去了,很難去彌補,最好就是不要去想它,就是往前看。
一邊接受心理治療,一邊大把大把地吃抗抑郁的藥,在這些的作用下,麥可梁的腦中的那根弦,終于在漸漸地放松。他也在積極地給自己做心理疏導:我這一輩子也就這樣,就這么渾渾噩噩地過吧,不想太多了。
期間,有一位從小學到高中都是同學的青梅竹馬的好友,給了麥可梁巨大的幫助。當時,她還在讀博,因為生小孩而暫時休學在家,聽說了麥可梁的狀況后,經常過來和老同學聊天談心。
因為他倆有著類似的家庭生活和童年經歷,她很能理解麥可梁內心的苦悶,也特別大方地要從自己還不多的存款里面拿出一大筆,來幫助麥可梁緩解經濟上的壓力。
雖然麥可梁沒有接受這筆錢,但灰暗的內心終于有了一抹亮光和溫暖,讓他重新感受到了來自世界的關心和暖意,感受到了存在的意義和樂趣。至今麥可梁心中都對這位好友心存無比的感激。
麥可梁的心情在逐漸好轉。他在網上下了一百多集的韓劇,每天就跟著劇中人傻笑,或者哭。不看劇的時候,就和弟弟下下棋,在村邊的田地里走走,看著地上的野草,天邊的白云,空中飛過的大雁,看著太陽從嵩山升起,從伊洛平原落下……
8
休息了半年,麥可梁覺得自己慢慢回歸正常了,加上生活的壓力畢竟還沉甸甸地壓在這個家庭,他準備再次出發。
剛好,北京一位同樣做跨境的朋友一直在關心著麥可梁,看麥可梁的朋友圈知道他最近一直處于心理的低潮階段,就邀請他到北京轉一轉。
麥可梁在朋友家住了兩三天,去了頤和園,去了向往已久的北大和清華,心情也開朗了不少。
回到上海后,麥可梁先是找了一家公司,但沒待滿一個月,就覺得不合適,離開了——已經創業過的人,再回去打工,往往就會有這樣的不適應。就像曾在空中飛翔過的蝴蝶,再也不愿意像毛毛蟲在地上爬行一樣。
麥可梁開始重新創業。他找了一家自己以前曾經研究過的美國公司,這家公司是賣五金衛浴產品的,有自己專門的銷售網站,但沒有在亞馬遜開店。美國有很多這樣的公司,他們的營業額達到幾千萬、幾億美元的時候,為了保護數據安全和維持獨立性,就不愿意在eBay、亞馬遜這樣的平臺上開店,而是更喜歡自己在公司官網銷售。
麥可梁聯系了這家公司,以批量采購的方式,拿到了折扣優惠,直接把他們的產品加價5-10%,搬到自己的亞馬遜店鋪上賣。
值得一提的是,前一次創業雖然失敗,但是有一個意想不到的收獲:他最初賣貨自建的英文獨立網站,由于品類專業垂直,被美國亞馬遜總部的招商人員看到了,就邀請他進駐亞馬遜。于是,他就擁有了一個由美國亞馬遜總部招商邀請進駐的店鋪。
正是這個店鋪,讓他現在有了便捷的創業路徑——他把美國公司的產品放到自己的亞馬遜店,有了訂單之后,就以郵件的方式通知對方發貨。
畢竟有了這么多年的電商運營經驗,這個店鋪慢慢地開始起來,從最開始幾乎不賺錢,到后來一個月能賺三四千塊錢,再后來一個月就上萬,再到幾萬了。
身體好起來,事業發展起來的同時,麥可梁三十年不變的感情世界,終于掀起了波瀾。在青梅竹馬的好友的介紹下,他認識了一個女孩。女孩其實是初中和他同校,但是在學校時他倆并不熟悉——在緣分的世界里,或許學校太大,世界太小。
女孩很樸實,是個過日子的人,對金錢什么的也沒太高的要求,只是注重踏實穩重的人品。倆人交往了一年多之后,終于走進了婚姻的殿堂。
婚后,妻子跟著麥可梁一起到了上海。妻子找了一個設計公司的工作,麥可梁繼續運營著亞馬遜的店鋪。
這期間,他終于有實力可以租稍微像樣一點的辦公室,也能招得起員工了。
但創業走過了最初階段,業務穩定下來之后,就遇到了瓶頸。如果想要做得更大,就需要更多、質量更高的員工。而以麥可梁這個位于小區民房的小公司的實力,給不起好的工資來請人,也沒有好的待遇留住人。
于是,公司又陷入了“招員工-教員工-員工離職-又招員工”的怪圈,麥可梁做得非常累,但是只能維持公司的基本生存,要說發展,卻一點希望都沒有。
由于員工總是不穩定,無數個日日夜夜,麥可梁不得不硬著頭皮頂上所有的工作。沒有設計人員,他就自學平面設計;沒有程序員,他就自學寫代碼;產品材料工藝不懂,就上網啃專業知識;沒有質檢員,就自己當QC;沒有客服人員,就自己當客服。
因為要和美國對時差,麥可梁經常一坐就是輕則凌晨12點,有時候甚至為了參加美國的線上培訓,定鬧鐘凌晨2點起來參加,會議結束就是凌晨3-4點。這段拼命的經歷,也給身體埋下了另外一個隱患。
這時,由于有了自己的小家庭,麥可梁身上肩負的責任感又完全不同了。一個很簡單的問題:他們三十多歲了,一直都是租房住,要不要買個房?
在上海買房,需要先具備購房資格。本來,麥可梁一直在上海交社保,但中間由于生病回老家了幾個月,再加上第二次創業為了省錢,社保就中斷了。而上海的政策要求,非上海戶口在上海買房必須得連續5年繳納社保,中間不得間斷。
等麥可梁業務初步穩定,重新把社保交起來,原來的幾年就白交了,又需要從頭開始計算。他們根本就等不起。
再說了,就算等得起,以現在手頭的存款,在上海連一個廁所都買不起。于是麥可梁和妻子商量,要不干脆回鄭州買房,把家和公司都安在鄭州。
于是,2016年,麥可梁和老婆在鄭州買了房,2017年拿到房本后,就回到了鄭州。由于鄭州的房租和人員工資都比上海要低很多,所以他花同樣的錢租的辦公室和招的人,都比上海好了很多。
9
2017年底,公司終于走上了正軌,麥可梁也對未來充滿了信心。
但過完年,美國那邊突然新出臺了一個法案,涉及到商品跨州貿易的稅收政策調整。麥可梁的業務恰好在這個新的法案涉及的范圍內,新增的稅收一下子導致他的總體成本增加了6%-10%,等于把原來的利潤全部都給吃沒了。
眼看著剛剛有點起色的公司,在命運的重錘之下又搖搖欲墜。他想了各種辦法,最后發現,最好的辦法,莫過于不再跟那家美國公司合作,而是自己直接造產品。
但是自己做產品,各種困難也是不可想象的。要創立品牌,要設計、開模、尋找生產廠家……一個簡單的金屬開模,動不動就是4-5千美金的開模費,一整套產品下來,往往好要上萬美金的模具費,幾套產品就是好幾萬美金幾十萬人民幣,對于小公司來說,這都是巨大的投入。
這些困難,也是之前麥可梁一直猶豫,沒有啟動自己做產品的決心的因素。可是現在形勢已經到了這個關口,再不破釜沉舟,就意味著公司慢慢走下坡路,直至死亡。
麥可梁決定不再聽從命運的安排,而是挺身和命運搏斗。
他在美國創立了自己的品牌,在中國找人設計和制作產品,從最基本的材料、設計圖紙、開模等問題開始學起,一個一個弄明白,在江蘇、浙江、廣東等地尋找加工廠。
到2019年,麥可梁自己注冊的品牌、自己創造的產品,終于登上了自己的亞馬遜店鋪。產品的類別還是五金衛浴,但是用的材料、工藝比原來的美國公司更好,而且麥可梁自己在產品設計過程中傾注了很多的心血,改進了好幾處原來產品的缺點。結果一上架之后,直接就賣火了。
這樣一來,產品品牌是自己的,生產是工廠代工,成本比以前從美國公司進貨要低了一大半;而產品的外形、質量、功能等,又比原來更好,銷售量比以前多了好幾倍。公司的營收和利潤率,也都迅速上來了。
為了做好美國業務,麥可梁也如饑似渴地學習關于美國的一切知識。他曾經把美國的50個州全稱,簡稱,地理位置,郵編,山川地理,河流湖泊海洋,200多個城市,還有美國的歷史發展,人口分布,種族,喜好,美國的法定節日、時區等,全部都爛熟于胸,以至于去美國跟美國人交流時,美國朋友都驚呼他竟然對美國這么熟悉。
2020年,突如其來的疫情,又打破了原來發展的節奏。封城、集裝箱短缺、海運費飛漲、美國貨運工人的緊缺等,每一個問題都是公司前進路上的一個大坑,稍有不慎就會直接死掉。
但此時,麥可梁已經是一個逐漸成熟起來的創業者,這么多年的歷練,他早已明白,創業就是不斷遇到問題,然后不斷解決問題的過程,碰到問題不要緊,不要影響情緒,解決它就行了。
他一方面見招拆招,出現什么坑就填什么坑,另一方面,又不斷開發新的產品款式,同時拓展以原產品為核心的周邊產品。疫情期間業務量不僅沒有下降,反而實現了每年百分之二三十的增長。
2022年初,麥可梁敏銳地覺察到,中國的疫情政策可能會極度收緊。二月底原本要發兩個集裝箱的貨,他果斷地追加了一個集裝箱。結果,他的貨二月份剛出港,上海這邊三月就封城了,也波及到周邊的地方,生產、交通、港口基本上都停了。
后面整整三個月,他都沒辦法補貨,只能靠那三個集裝箱的貨頂著——如果當初沒有多發一箱,最后一個月他的店鋪就得關門了。
而很多沒有像他這樣未雨綢繆的商家,就只能停售,包括一些中國友商的店鋪,都沒有貨可賣了。麥可梁的店鋪卻貨源充足。所以那幾個月,他美美地小賺了一筆。
到鄭州后的幾年里,麥可梁也開始注重提升自己的經營管理水平,花了好幾十萬在國內、日本、美國,參訪知名企業,上一些管理學的課程。包括參加何加鹽·名企研習營,也是因為這個契機。
在此過程中,他的眼界更加開闊,經營管理能力也得到了提升,原來很不穩定的員工隊伍,現在已經非常穩定了,這兩三年來,基本上只有人進來,而很少有人跳槽。
10
現在,麥可梁的公司,已經做到了年營收幾千萬的規模,而且繼續保持著每年20-30%的增速。
雖然比起那些動輒百億、千億的巨頭來說,他只能算是一家剛起步的小公司,但是想想僅僅是幾年前,麥可梁曾經遭受過的那些,他現在所擁有的,已經是翻天覆地的變化,是當時完全都不敢想象的。
但早年的折磨,也并沒有完全放過他。之前長期的精神壓力,高血壓,還有創業階段的打拼,都對他身體造成了不小的損傷。他的心臟已經做過兩次手術,放進去5個支架。從2012年至今,每天都在不停服藥,以后還要長期服藥。可以說,他是真正經歷過生死考驗的人。
但即便如此,麥可梁依然是笑著面對人生。每一次何加鹽·名企研習營的活動,我們看到麥可梁,卻總能聽到他爽朗的笑聲。從朋友圈和微信群里,總能看到他奔忙的步伐。
從麥可梁的身上,我看到了一個出身于底層的平凡人能具有的了不起的成長力量,看到了一個經歷過世間最痛苦的磨難,依然能夠站起來,挺身與命運搏斗,并最終戰勝命運的奮進者的靈魂。
他是一個平凡人,但也是一個超級英雄。
謹以此文,向麥可梁,也向普天下的奮進者,致敬!
---end---
題外話:麥可梁也是手猶香的發起股東和城市合伙人。
2022年下半年,當我們發起手猶香酒的項目時,雖然麥可梁因為身體原因不能喝酒,但還是毫不猶豫,第一時間就加入進來。
這些年的歷練,早已讓他能夠看清楚,什么樣的生意是值得做的生意,什么樣的人是值得共事的人。
更重要的是,他曾經掉進痛苦的深淵,他曾經走在崩潰的邊緣,他曾經經歷過生死的考驗,他已經知道,人活一世,什么是最重要的。用他的話來說:
每一個創業者,都是孤獨的。我們會經歷很多酸甜苦辣咸澀,但是無人可以訴說。我們內心渴望找到能理解我們的人,渴望有三五知己,一路同行。
以后,我們會為手猶香的每一個合伙人,都寫一篇人生故事。
如果你喜歡這樣的創業故事,請關注何加鹽公眾號,并設為星標(點擊下面鏈接,按右上角的“···”,選擇“設為星標”),以便及時看到。
如果你也想要成為手猶香合伙人,請加微信聯系:
微信一:Matong-Aric0502
微信二:sishzg
或者直接掃碼加好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