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的遺憾
那么左權如果沒有犧牲,1955年會授什么軍銜呢?
要知道,左權犧牲前的職務是八路軍副參謀長,兼任第二縱隊司令員,當時整個八路軍共有四個縱隊。
其中第一縱隊的司令員是徐向前,建國后授予元帥軍銜,第3縱隊司令員是呂正操,建國后授予上將軍銜,從資歷來看,可能是因為他沒有參加過長征。
此外,第四縱隊司令員是蕭克,建國后授予上將軍銜,但蕭克的資歷不淺,按理說是有大將的底子,所以毛主席當時就說,蕭克如果是大將,沒什么可說的。
由此可以分析,左權如果沒有犧牲,從這個角度來說,應該是大將和元帥之間。
這里還要考慮的一個因素是,如果左權沒有犧牲,此后還會經歷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前面我們提到,左權是伏龍芝的高材生, 憑他的才能得到中央重用是必然的。
拿粟裕來說,他的輝煌時期就是解放戰爭,最后粟裕被授予大將軍銜。
另外,在十大元帥中,最后一位是葉劍英元帥,從十大元帥的履歷來看,只有葉帥不一樣,他長期一直從事的情報工作,如果非要擠出一個空額,葉帥可能會暫不授元帥。
從當時八路軍的職位看,總參謀長是葉劍英,左權是副參謀長,按道理是可以入選元帥的。
那么有人就問,如果左權入選,那一定是葉劍英不參與授銜嗎?不一定。當時授銜有要求,在地方參加工作的不一定會授銜,如果左權還活著,當時的情況一定會發生很多變化,所以十大元帥中,極有可能有的不再參與授銜,要知道到那時陳毅就是這種情況,是周總理極力爭取的。
因此從這個角度來說,元帥可能排名是,左權在徐向前之后。
那么如果不是元帥,能不能評選為大將?我們先來看大將的條件。
第一,重要武裝起義的參加者。第二,在土地革命時期擔任過師長以上的紅軍干部。拿第一開國上將蕭克來說,他是有這個底子的,但最后還是上將。
第三,在八路軍中擔任旅長以上的高級干部,這點左權自然不用說。第四,解放戰爭中,至少達到各大戰略區部隊領導人。這里要插一句,十大將軍中,除了粟裕是代司令員外,其他都是所屬部門的領導人,另外解放戰爭擔任第九縱隊司令員兼政治委員的張震,授予軍銜時是“中將”。
第五,建國后,出任總部八大部的部長或者國防部長、軍種、兵種司令等重要職務。
如果單從硬性條件來說,左權除了第一個不滿足,其他基本上是有能力完成的。所以,這也是很多人爭議的原因之一,當然,他的學歷較高,是否可以在這點上添光加色?
綜上,筆者認為,如果左權沒有犧牲,且沒有授予元帥軍銜的話,大將最有可能。當然,歷史沒有如果,也希望讀者朋友們可以說說自己的看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