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海內外收藏界來說,可以說找不到任何一個與永樂青花執(zhí)壺相媲美的藏品。1987年,這件天下無雙的孤品在香港蘇富比拍賣會上亮相,由一位船王趙從衍親自獻拍,成為蘇富比圖錄封面上的明星拍品,最終以572萬港幣的高價易手。之后,這件執(zhí)壺整整36年未再現(xiàn)于市場之中。
(左)趙從衍
近日,執(zhí)壺再次出現(xiàn)在香港蘇富比50周年拍賣會上,起拍價為6,000萬港幣,吸引了18位競拍者,最終以9,100萬港幣的價格成交,加上傭金,成交價高達1.07億港幣。從1987年的572萬港幣到2023年的1.07億港幣,這件拍品在36年間升值逾18倍之多。
拍賣師司徒河偉最初以6,000萬港幣開拍,很快就引來了現(xiàn)場和電話競標方的眾多叫價,很快就突破了8,000萬港幣的關口。當蘇富比亞洲區(qū)主席林宛嫻受電話委托出價8,400萬港幣時,其他競投者都已退出。然而,在拍賣師即將落槌的時候,現(xiàn)場后方突然出現(xiàn)了一份價值8,600萬港幣的網絡競價。
在如此高額的爭奪戰(zhàn)中,特別是在古董領域,極少有藏家通過網絡參與競標,這使得拍賣廳現(xiàn)場一片繁忙。不過,林宛嫻電話上的"L0030"號碼客戶沒有放棄,最終以9,100萬港幣的價格獲勝,成為了這件珍貴藏品的新主人,連同傭金共計1.07億港幣。
永宣青花是全球享有盛譽的瓷器。使用西亞入口顏料蘇麻離青,燒制出來的青花色彩鮮艷絢麗。由于顏料含有高量的鐵,因此常常形成不均勻的黑藍色結晶斑點,在深凹的瓷骨中,與艷麗的藍色相得益彰,更增添了藝術魅力。執(zhí)壺上的五爪飛龍游于蒼穹祥云之間,氣魄懾人,奠定有明一代此后御瓷龍紋基礎,可說是中國皇權象征的祖宗級圖紋。
縱觀永宣青花執(zhí)壺,器身和壺嘴幾乎都滿繪花卉。該壺空間感更為舒朗,與中華傳統(tǒng)的留白美學不謀而合,以使他在一眾永宣名器中別樹一幟。
基于蘇麻離青這個特點,永宣青花雖然少有描繪人物,但渲染飛龍、花鳥、海水、園景卻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同在宣紙作畫留下的筆觸、墨痕,極富風韻。
執(zhí)壺這個器形,約隋唐開始流行,盛載酒液或其他飲料之用。據學者考究,原型可能是周邊游牧民族的金屬用器。傳至中土后,除了保留原有的金屬版本,也衍生出了同類瓷器。
永樂朝執(zhí)壺,多見花鳥或花卉裝飾,以龍為圖紋的本就稀少,如本器般的杏葉形開光龍,則是從未所見。
明代永樂御制青花云龍紋執(zhí)壺的出處為:
莫士撝,倫敦
倫敦蘇富比1974年7月8日,編號199
倫敦蘇富比1977年7月5日,編號205
趙從衍(1912-1999年)收藏,香港
香港蘇富比1987年5月19日,編號228及封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