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4日,由NPO法人亞洲藝術文化協會主辦,中國駐日本大使館文化部、埼玉県日中友好協會等單位作為展覽後援的第二屆“扇面書畫的世界”展覽會在埼玉縣立近代美術館舉行。
在埼玉縣立近代美術館前合影
本次展覽匯集了在日華人收藏家和日本收藏家收集的自清代以來的扇面真跡,及近現代中日書畫家、篆刻家的扇面精品。藏品有代表畫家吳昌碩、丁輔之、溥心畬、楊硯、朱偁、張熊、任薰、任熊、胡公壽等的作品,尤其是海派畫家的數量最多。中國書畫家和篆刻家有楊永琚、王子江、李文培、劉銘、何鳴、周麗霞、李冰奇、韋丹意、毛國倫、何為、馬景泉、林暉等,日本書法家包括天田研石、瀧澤虛往、高橋維周等。展覽期間,主辦方每天安排有專業老師講座、書畫名家扇面示范、美術評論家講解等活動。
川口市市長奧ノ木信夫先生(右四)光臨
4日畫展開幕第一天講演會,由旅日畫家楊永琚首位開講,題為《一把扇子見真情》,通過一段由扇子而結誼的往事,闡述中日之間的文化藝術的源流和互補促進的發展歷程。隨后分別由橋本清一(團體役員)、加藤展桁(團體役員)、幕田魁心(書家)、李永亮(作家)、王子江(畫家)等作了關于中日書畫文流內容為中心的演講。
楊永琚老師講演
次日(5日)下午,旅日畫家楊永琚在【扇面書畫的世界】展覽會場里舉行了關于扇面畫構圖和構成的講座并現場表演。
從上午開始陸陸續續從東京等地來了不少朋友,中國大使館文化部派員前來,川口市市長奧ノ木信夫先生也在百忙之中光臨會場,和大家一起神情專注地觀賞作品。
楊永琚老師的扇面書畫講座從中國繪畫的核心理論,扇面的構圖和構成的基礎,到扇面的繪畫技法實演,都感覺到藝術家對中國傳統的崇敬之心和樸實胸懷。
楊永琚老師扇面畫實演
6日的展覽會上,進行了畫廊解說,清華大學美術院王少杰博士他親赴埼玉近代美術館,為我們講解“扇面書畫的世界”展覽會的名作。這是一位真正的博士,無須贅言他的學識與見地,大道至簡,他能夠把深奧的美學原理,用通俗易懂的言語表達出來。通俗易懂又有趣,很受各位的歡迎。
王少杰博士講解展覽作品
7日水墨花文字現場實演,這字里有畫,畫中有字的藝術形式,似乎把象形文字發揮到了極致。在過去的十幾年的時間,彩虹書師宣芳女士走遍日本東南西北的商業設施,她創作書寫的水墨花文字累計有一萬余幅,其中大部分都贈送給了日本友人。值得慶賀的是:今天水墨花文字終于要走進日本一流的美術館了。臨場的觀眾得到宣芳老師贈送的作品都十分高興!
宣芳老師水墨花文字現場實演
8日執教于日本慶應大學的吳敏老師,在會場進行扇面書法的實演。出生于上海書香門第的她從小就練就了一手娟秀流暢的毛筆書法,可謂是字如其人??此谏厦鎸?,下面窄的扇面上寫字,如同在不對稱的舞臺上跳舞,其難度并不亞于蜀道之險。可是吳敏老師卻佈局掌控嚴謹,行筆揮灑自如,令觀者贊嘆不已!
吳敏老師扇面書法實演
杉山怡萍老師進行作品講解
9日由杉山怡萍老師在會場進行作品講解,怡萍老師為了更好地說明展覽作品,認真的作了準備,用功地閱讀著那些令人舒心而又叫人頭疼的文獻資料,在會場研究分析每一幅作品,熟悉每位作者和畫中的題詞和詩句。說起來如數家珍。用“以情動人,娓娓道來”來形容怡萍的講解風格,是非常恰如其分的。因為她始終與觀眾保持著一種雙向溝通的渠道,與觀眾共同分享賞心悅目的作品,使人留下難忘的印象。
“扇面書畫的世界”的企劃,從立案到作品的收集·制作。到完成為止,大約經過了一年的時間。
這個展覽會以中國清代的許多扇面書畫名作為首,近現代中日畫家、書法家們的扇面書畫作品匯聚一堂。
展覽會場一隅
扇面書畫在日本被稱為“扇繪”,中日兩國的扇面書畫歷史悠久,源遠流長,特別是在中國的明清時代,經過書畫家們的匠心經營,扇面書畫確定了其藝術地位,成為文人雅士樂意把玩、收藏的藝術品,從而廣泛普及,流傳至今。
楊永琚老師為奧ノ木信夫市長講解
展覽前言由NPO法人亞洲藝術文化協會理事長李永亮撰文。他在前言中寄語,希望通過此次扇面展推動中日文化藝術的交流和發展,同時讓中日兩國人民能夠切身感受到扇面書畫的魅力。據悉,展覽持續至4月9日結束。
展覽工作參加者合影
熱心的參觀者
熱心的參觀者
熱心的參觀者
熱心的參觀者
熱心的參觀者
川口市日中友好協會加藤理事長(左二)、林副理事長(右一)、旅日畫家李文培先生(左三)、李文培先生之女李曼(左一)、旅日畫家楊永琚先生(右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