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自從1959年結婚后,一直生活在中南海,1962年,李敏生下了第一個兒子,毛主席給孩子取名:孔繼寧。
據李敏說,給孩子取這個名字也大有來頭。
李敏生娃后,毛主席曾問:“給孩子起名了沒有?”李敏說:“還沒有,沈陽那邊讓外公給起名呢?”
毛主席笑著說:“你們孔家的孫子,怎么讓我起名呢?看來親家公真相信我啊。”
其實讓毛主席起個名字不在話下,但李敏說:“人家用過得‘虎’‘城’等字不能再用了,最好和一個偉人聯系起來。”
毛主席最后給孩子起名:孔繼寧。意思就是繼承列寧的遺志,李敏對這個名字極其滿意,拍手叫好。
不想,一年后,可能因為江青,李敏不得不搬離中南海,她和丈夫孔令華商量了很久,決定搬到北京民巷里一個普通院子里,過自己的平民生活。
毛主席得知后傷心地說:“何必要走呢?”
圖、李敏一家
李敏搬出中南海后,干什么都需要自己做,李敏還在讀書,所有的開支都是父親資助的幾十元錢,李敏只希望盡早步入社會。
李敏后來回憶說:
把家稍事收拾,把孩子安頓好,我就動手自己用生爐子做飯了。開頭,木柴和煤擱不好,熏得滿眼淚水,一屋是煙。做飯吧,也真不知道多少米該放多少水,不是做成了夾生飯,就是做成了糊糊的粥飯,蒸饅頭就更不好把握,不是面發酵時間短了,就是過了,蒸出來的饅頭發不起來,小個小個的,一點兒也不松軟。
孔令華也不介意,有什么就吃什么,他還一直夸李敏做的飯好吃,兩個人相互照應,相互支持,在朋友眼里都是模范夫妻。
一個月后,李敏曾去看望父親,毛主席沉重地說:“嬌嬌,以后你要多來看看我呀。”李敏握著爸爸的手說:“會的爸爸,我一定會經常來看您的。”
圖、李敏和爸爸
毛主席又說:“你有什么困難就和爸爸說,爸爸資助你。”李敏擺擺手:“爸爸,我怎么能什么事都靠你呢,我會獨立自主的。”
不久后,李敏大學畢業,有了正式的工作,自己也有了工資,她再也不能需要爸爸的資助了,她和孔令華兩個人咬咬牙,獨立地生活了很久。
70年代初,李敏曾到中南海看望爸爸,此時毛主席的身體已經出現了問題,李敏泣不成聲。這些年,她來北京的時間越來越少了。
李敏告訴爸爸,自己又懷孕了,行動不便。現在孔繼寧馬上就10歲了,開始上小學3年級了,但李敏很糾結,現在正是國家經濟困難的時期,如果生下孩子,擔心養不起。
圖、李敏和孔令華
毛主席得知她已經做了好幾次人流了,嚴肅地說:“你不能再胡鬧了,該生就生,養不起爸爸可以幫助你,從稿費里給你拿點。”
李敏說:“爸爸,不用,我和孔令華都有工資,養個孩子沒問題。”
孔令華現在在38軍338團擔任副政委,毛主席知道兩人分居兩地實在不方便,決定給她說說話,他說:“爸爸沒有為你們辦過事,這次為你們求次人吧。”
但李敏拒絕了,她說:“爸爸,您一直告訴我們不能搞特殊,怎么能為我開了先河呢。”
說著說著江青就來了,李敏不想說話,便離開了中南海。原來江青是來要錢的,她曾通過張玉鳳,向毛主席要3萬元,用來買照相機的器材。
毛主席很傷心,他說江青知道自己身體不好了,想來要遺產了。據說后來,毛主席讓張玉鳳從稿費中拿了3萬,還是沒有直接給江青,而是直接存到了銀行,不能一下子給了她。
幾年后,江青作為“四人幫”的主犯被逮捕了。
據李敏說,毛主席在晚年一直關注著一個人,那就是賀子珍,還曾給賀子珍帶去了兩萬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