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子珍離開延安后,一位從上海來到延安的女子慢慢靠近毛主席,最后和毛主席結婚,成為了延安的風云人物,她就是江青。
江青頻繁地去找毛主席聊天,而且還幫助毛主席做家務,一來二去有了感情,這件事中央經過慎重決定才同意,并且對江青約法三章,其中一條就是20年內,不準她參與政事。
另一邊,賀子珍到蘇聯后,兩件事壓得她喘不過氣來。
第一件:她到蘇聯后生下了第六個孩子,取名廖瓦,但是因為孩子身體虛弱,出生不久便夭折了。
第二件:她在閱覽室讀報紙的時候,意外得知了愛人再婚的消息,她曾寫信求證實,毛主席回信表示“以后我們就是同志了”。
她知道,她想要再回去已然沒有了可能,與此同時,毛主席把嬌嬌也送到了蘇聯陪伴賀子珍,賀子珍總算在精神上有了寄托。
當時毛主席的兩個孩子毛岸英和毛岸青也在蘇聯,他們也陪伴了賀子珍很長時間,并親切地稱呼她為“媽媽”。
嬌嬌在蘇聯生活了7年,變化很大。坦言講,賀子珍作為一個女性,獨自在蘇聯生活是很困難的,她帶著女兒吃了巨大的苦頭,甚至嬌嬌生病的時候還曾被送到太平間,還是賀子珍親自去帶回家的。
一直到1947年,王稼祥到蘇聯治病,把被關在瘋人院地賀子珍帶出來,請示了毛主席后,決定讓賀子珍回國。
1947年秋,賀子珍帶著嬌嬌和毛岸青,穿越大山大河,回到了朝思暮想的中國,暫時居住在了哈爾濱。
但是已經出國10年的賀子珍,現在可以做什么呢?她怎么安排呢?當時去迎接賀子珍的林彪就犯了難題,要知道,在賀子珍眼里,當年林彪還是個跟隨在毛主席身邊的小戰士。
賀子珍逝世后,李敏回憶說:“媽媽在哈爾濱的時候,曾對一個老友說過自己的愿望,第一,不要因為自己曾經做過‘第一夫人’就把她禁起來了;第二,她想見到毛主席,哪怕是說一句話,握握手都行?!?/strong>
但現實是殘酷的,1949年初,嬌嬌被送到了北京,但賀子珍卻只能選擇南下,去了上海。她沒有想到,這一去居然是幾十年。
嬌嬌到北京后,在毛主席的安排下去了八一小學讀書,毛主席還給她起了新名字:李敏。
期間所有成績都不錯,從1949年到1959年,李敏茁壯成長,最后考入了北京師范大學。
而賀子珍的那個“想和毛主席見面”的愿望,終于在1959年得以實現,當時毛主席要去廬山開會,從曾志的口中意外得知賀子珍就在南昌,隨后決定和賀子珍見一面。
賀子珍于1958年從上海搬到南昌,江西是她的老家,江西省委的領導楊尚奎等人都很敬重她,照顧她。有的省級領導還是永新人,與她是同鄉,更有一種親切感。江西省委歡迎她到南昌來居住,特地給她安排了一個優雅的住處,給她配備了護士和炊事員,生活上給予她無微不至的關懷,省委的領導還時時去探望她.
享受到副部級干部待遇的賀子珍,生活依然簡樸,一身普通干部的打扮。
她沒有想到,在毛主席“精心策劃”下,她于1959年7月9日,在廬山見到毛主席,起初,她只是以為,她是被人邀請上山避暑呢。
如今,分別22年的二人終于重逢,賀子珍壓抑在心里20多年的痛苦終于得到了釋放。她的淚水根本止不住,毛主席安慰說:“我們終于見面了,你不說話一直哭,以后見不到了,又想和我說了?!?/p>
賀子珍平靜了一下思緒,把這些年受到的委屈全部告訴了毛主席,期間還說到了她們女兒李敏的婚事,賀子珍高興地說:“你是他們的爸爸,你同意了,我也同意?!?/strong>
賀子珍或許永遠都沒有想到,這居然是她們人生中的最后一面了。
廬山會議后不久,毛主席不顧風塵仆仆,專門趕回北京,為女兒舉辦了婚禮,或許是因為高興,毛主席在這場婚宴上頻頻舉杯,向來不善飲酒的他,這種情況極其少見。
但宴會后第二天,就從南昌傳來了賀子珍病重的消息,毛主席知道,22年不見,突如其來的一面,賀子珍心里難以承受,再加上也沒有參加女兒的婚禮。
隨后,毛主席安排李敏馬上南下去照顧賀子珍,中辦還專門安排了專機。
果然,毛主席的預感是對的,李敏到南昌后,帶去了毛主席的信件,還有一些水果,賀子珍見到李敏后,病情好了一大半。
當時李敏在南昌照顧了一個月,賀子珍病情全好后說:“你快回北京吧,好好陪陪你爸爸,好好陪陪孔令華。”
從1959年到1976年,賀子珍再也沒見到過毛主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