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839年化學家羅伯特·科尼利厄斯拍攝出人類第一張自拍,到2000年世界上第一臺帶有攝像功能的手機夏普J-SH04投入市場,再到2008年美圖秀秀橫空出世,至2018年月活用戶上億占據應用商店第一梯隊,“自拍”軟件已經成為全民級應用。接下來,本文將從美圖秀秀的三重功能——自拍、美顏、分享分別闡述其作用機制。
一、自拍
彰顯在場的“自我技術”
點擊相機的翻轉鍵,選取微微向下45度的視角,擺出一個“剪刀手”的pose,最后配上文藝范兒的濾鏡,就輕松得到了一張“完美”的自拍照,而這種自拍行為本身即蘊含了自我形象與自我認同感的建構。
首先,自拍行為極大彰顯了主體在現實空間的身體在場。移動終端的普及與攝影技術的“傻瓜化”帶來“無名者的出場”,過去作為“背景”的普通人成為自己鏡頭下的主角,身體在場的記錄方式蘊含著可以炫耀的能力或資本,如與明星的合影。其次,自拍作為一種新型“自我技術”能讓人“自己表征自己”,塑造和建構“新的自我”。??略岢鏊姆N技術,其中“自我技術”的目的是通過自我控制或自我認知的關系,去確定個體身份并保持或改變這種身份,語言是最典型的一種“自我技術”。而在互聯網社會,自拍通過攝影主體的轉換,實現了“自我言說”,自拍者可以按照自己的審美進行形象記錄,借助美圖軟件,手機成為我們實現“自我臨摹”的視覺終端,自拍成為人們彰顯在場的“自我技術”。
二、美顏
身體敘事下的“賽博造顏”
美圖秀秀最新版本主要包含六個板塊,分別為“相機”、“圖片美化”、“人像美容”、“拼圖”、“視頻剪輯”和“視頻美容”,最常被使用的是“人像美容”板塊,里面包含如“美妝”、“面部重塑”、“瘦臉瘦身”等19項琳瑯滿目的工具,使用者可以隨意對照片中的自己進行“賽博整容”。在這一過程中,自拍者享受著身體主宰權的“最大化”,以符號化的方式為容貌賦予新的意義,從而將自身的“自然存在”孤立出來,形塑為自我膜拜的對象。
圖1 美圖秀秀功能板塊
圖2 “人像美容”部分功能
從積極角度來說,該功能可以增強個體自我認同感與自信,使人們彰顯個性。波斯特認為,賽博空間正“釋放出巨大的幻想、自我發現和自我構建的潛能,能容許參與者進入想象中的世界?!彪S著消費文化盛行下身體日益成為符號價值的載體,人們逐漸提升對身體的重視程度,將其作為自我的構成要素。美圖秀秀幫助人們進入波斯特所言的“想象的世界”,賦予人們修改身體、重塑身體和重讀身體等數字造顏的權力。
但是,一方面,美顏調試后的身體不再是以整體形式存在的有機身體,而是可以被拆解重塑的符號身體:高挺的鼻子、彩色的頭發、下移的發際線,各種“身體零件”的移植使“自我”的完整概念被逐漸消解,形成德勒茲筆下的“無器官身體”;另一方面,美顏的過度使用可能導致依賴——使用者越來越難接受未經美顏的“原片”,在心中已經將自己默認為美化后的樣子。但實際上,大家進行美顏時往往會故意保留少量“瑕疵”,不希望虛擬自我與真實自我形象有過大反差,這也側面說明,自拍者并非完全的迷失,而是在偏軌的自我認知下反復游移,在對數字美顏的深層依賴中,逐漸喪失真實的自我表達愿望及能力,其結果不止是自我形象的失焦,更是自我認知的失真與自我感知能力的退化。
三、分享
“顏值即正義”下的“群體凝視”
除了各類修圖工具,美圖秀秀還提供了一系列“美圖配方”,如“奶油肌溫柔濾鏡”、“ing愛心自拍配方分享”、“質感暗調韓系濾鏡人像自拍”等,最多使用次數已突破千萬級。軟件還設有“美圖社交圈”板塊,可以自行上傳照片并進行點贊、評論等互動。借助這些功能,自拍建構了一種從“他者”視角下形塑出的“理想自我”。
首先,使用“美圖配方”得到的“美照”更多是一種“他者”視角的形象。使用者通過美圖秀秀提供的模版了解當下流行趨勢,并在小紅書、嗶哩嗶哩等社交媒體的重復內容中涵化得到如“白幼瘦”“bm風”等審美取向。正如凱爾納所言,“時尚和現代性攜手并進地造就現代的人格”,“美圖配方”既是對流行的審美的一種呼應,又反過來加強了審美的趨同。在使用“配方”時,機器視覺與市場標準馴化了主體,使用者越來越認同于機器之眼的審美和市場之手的操縱,不是個性的張揚,而是個性的削弱。
其次,“美圖社交圈”的分享功能使得使用者在與他人的點贊、評論中來評估自我及社會關系。“鏡中我”理論指出,他人的態度與行為是一面鏡子,只有在互動中才可以形成“社會我”,用戶“曬”出滿意的自拍以期獲得積極反饋,若得到負面反饋,則采取刪除自拍或調整美顏策略進行自我調適。但這一過程有三重隱憂:其一,高頻率的“曬”可能會給他人帶來壓迫感,被誤讀為炫耀或張揚,引致他人惡評,損傷自我形象;其二,過度關注他人評價是“自戀綜合癥”的表現之一,用戶主體失去自我認同感,只能依靠他者認同確認自身主體性;其三,個體對“顏值”的過度關注可能會導致社會價值的崩塌,在“顏值即正義”的號召下,個體不再關注自身品德,而將“成功”“出名”等結果完全歸因于淺浮的外表。
最后,這些美顏模版多以年輕女性為主體。據極光數據研究院報告統計,拍照P圖用戶中有58.8%為女性,55.6%的用戶不到30歲,年輕“紅顏”似乎撐起美圖秀秀的“半邊天”。從社會角度,人們也更傾向于看到女性網民在網上曬自拍,男性網民進行相同行為則很難被社會接受。由此出發,美圖軟件在形塑自我認識的同時也助推了社會性別的建構,這也契合了瑞典學者福斯曼的思考。
圖3 美圖秀秀全新功能“男生輕修”
有趣的是,當下男性容貌焦慮也已經成為難以忽略的社會議題。男性求美群體正快速崛起,主動求美意愿凸顯,消費潛力逐漸釋放,引發從“她經濟”向“他經濟”的全新熱潮。美圖秀秀平臺的《男生修圖偏好11問》市場調研發現,有46%的男生愿意每個月在修圖上花費至少20元,31%的男生只用過美圖秀秀來進行修圖,甚至還有40%的男生希望美圖秀秀可以增加男生專屬修圖入口?;诖?,軟件新增了“男生輕修”功能以滿足這一廣大藍海群體的需求。特別的是,這一功能把“輕”作為關鍵詞,一方面男性群體在事實層面的確對濾鏡、特效等修圖功能的操作相對陌生,簡化流程有助于其快速上手;但另一層面,這又何嘗不是又一輪性別“凝視”?
以“美圖秀秀”為代表的自拍美顏應用對現代個體的自我認知產生重要影響。在正視其帶來的個性解放、數字賦權等積極結果的同時,也要意識到其中深藏的種種問題——我們需要的是在直面自身平凡中珍視自我,而不是在虛幻的美顏中假想幸福。
文案:張玉涵
圖片來源:美圖秀秀APP
編輯:肖敏雪
審核:李瑋
李佳倫
蒲海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