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精密運轉的社會機器下,無人再敢忽視女性的力量。
母親、妻子、女兒、教師、外賣員、科學家、企業家...越來越多的“她”正在完成從奉獻者角色到創造者角色的轉變。她們野心勃勃表達欲望與野心,她們自主書寫人生每一處注腳,她們開始進入舞臺中央,不再依附,拒絕仰視,在成為“真正的自己”這條路上,她們不再在意他人目光,越來越多女性開始拋掉外界定義,去向內求索。
眾面(ID:ZhongMian_ZM)特發起《先鋒女性》欄目,本欄目通過聚焦一批不分職業、不論年紀,擁有獨立自由、先鋒前衛的女性,去記錄、見證和書寫她們的思想與人生。
本文是該系列第2篇,主角是一位被網暴的女性,如何完成蛻變,實現自我的故事。
考上研究生后,把與爺爺的合照發在社交媒體,卻因粉色頭發被造謠成“爺孫戀”,謾罵、侮辱、嘲諷像黑夜里一雙雙無形的手,逐漸將其推進了萬丈深淵。24歲女孩不堪忍受被網暴,最終離開了這個世界。
這是最好的時代,網絡發達,人人都是麥克風,每個人都擁有一夜成名的可能性,信息平權成為現實;當然,這也是最壞的時代,說話的權力讓每個人成為高高在上的評判者,謾罵、造謠、嘲諷,發型、著裝、妝容、外貌,都有可能成為被攻擊的線索。
有的人不堪謾罵,輕者退出網絡,重者退出這個世界,而今天的主人公,是一位在網暴中實現自救,成功上岸的旅游博主,也是一名網紅——迪拜醬。
1、““我不認識他們,但他們就能來罵你”
全網200萬粉絲,香港中文大學碩士,常居迪拜的旅游博主,這是迪拜醬對外的標簽。作為一名網紅,迪拜醬可謂是在一路“罵聲中”成名的。
“毫無理由,我也不認識他們,但他們就想來罵你”。“丑”“不好看”“法令紋太深了”,這種外貌攻擊是最常見的。偶然幾條善意的贊美“小姐姐好有氣質,羨慕你這種有錢有閑的生活”,下面還會跟著一兩條陰陽怪氣的跟評“你確定?”“你這什么眼光?”惡意與善意如冰與火的碰撞,有時還會在評論區掀起一陣對罵。
從小到大迪拜醬便是“別人家的孩子”,當上網紅后,來自陌生人的惡意像風暴一般涌來,這與她前20多年接受的教育環境截然不同,每一句謾罵就像一只只蟲子,通過網線爬過來,不斷啃噬著迪拜醬的精神世界,她陷入無限的自我懷疑、痛苦、低落中。
▲圖:迪拜醬日常
“我一開始其實非常怕看到這些東西,無論是外貌的,還是對事業的攻擊,一條評論就能夠讓我難過好幾天”。在最初被罵的那段時間,迪拜醬最嚴重時,甚至請了專業的心理醫生介入疏導。
讓她想不到的是,埋藏在內心深處多年的傷疤,也會被躲在鍵盤下的人無情揭露開來。
當迪拜醬還是學生時,在新西蘭出過很嚴重的車禍,她乘坐的大巴車發生劇烈碰撞,事故造成一死多傷,慶幸的是她在那場事故里幸免于難,但也造成了非常重的心理陰影。這件事她在很早期的社交媒體上說過,但她完全沒想到,這件事會在多年后被有心之人扒出來,成為遞給網暴者的刀子。
有一次迪拜醬在直播時,有個陌生人不停詛咒她“出車禍”“活該”“去死”,各種惡毒的字眼占滿了整個評論區。甚至有人還人肉了她早期在各類社交媒體上的信息,在其他平臺上窮追不舍辱罵,攻擊的內容均是她過往或悲傷或痛苦的真實經歷。
“我當時整個人都懵了,一想起那些話我現在都心有余悸。”這種曾經想深埋心底的傷疤被血淋淋地揭開,在那之后,迪拜醬很長一段時間都不敢再開直播。
▲圖:迪拜醬(左)
心理醫生教給她一個“鴕鳥”辦法:當無法接受時,那就直接回避它,減少甚至不去攝入這些東西,讓別人幫忙管理評論,看到不好的就刪掉。
來自陌生人的網暴更像是他們自己的一場網絡狂歡,借著鍵盤發泄生活憤懣與不滿,網絡的隱蔽性、自由化、公開化賦予了草根逆襲的的權利,卻也造就了一幫躲在暗處射出一支支暗箭的網暴者,施暴者肆意踐踏和摧殘著被暴者的精神世界,卻裝作若無其事,被網暴的人,有人深陷其中,沉入深淵,所幸,迪拜醬成功上岸。
2、“接受流量的甜蜜與毒藥”
流量至上的時代,網紅兩個字似乎總伴隨著貶義,出位的噱頭,低俗的段子…有些人靠這些吸引眼球,從而以點帶面,使得很多鍵盤俠對網紅抱有成見,進一步污名化。
今天在馬爾代夫游泳,明天到土耳其坐熱氣球,對于迪拜醬而言,日常且正常的生活,在他們看來確實在“炫富”,而忽視了她作為一名網紅,對這份“職業”的付出,以及對于夢想的野心與執著。
作為一名旅游網紅,翻開迪拜醬的視頻,不難發現視頻里的她沒有包袱,內容也并非千篇一律的旅游打卡推介。同樣是寫酒店攻略,她寫的“如何在寶格麗酒店薅羊毛”,這為她帶來了近5000萬的流量;同樣是寫馬爾代夫的攻略,迪拜醬卻從一只蚊子說起,請海洋學者從科學角度剖析為什么同樣作為海島的馬代,卻沒有蚊子;同樣是寫文化輸出,迪拜醬寫的是“請外國人吃螺螄粉是一種什么樣的體驗”...
看起來,迪拜醬依然把自己定位為一名內容創作者,外貌不出眾的她,也接受了自己就是普通人的人設,“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好玩的內容才能萬里挑一”。
“我從小就很喜歡旅游,很羨慕那些以旅游為事業的博主和五星級酒店的試睡官。” 剛到迪拜時,迪拜醬收入不高,但每月依然會省下工資里的四分之一作為旅游基金,靠著做代購賺稿費,只為了可以住上心儀的酒店。
▲圖:迪拜醬日常
從人均一兩百的民宿,到每晚一兩千的五星級酒店,堅持把自己的入住感受,攻略心得發布到社交媒體上,起初沒有粉絲,迪拜醬憑借新聞人的天賦與敏感,不斷轉方向,轉平臺,轉形式,終于在某一天,她接到了人生中第一個五星級度假酒店的免費試睡offer。
但漸漸地,流量來了,更大范圍的網暴也來了。除了不認識的網友,也有一些來自于同行,迪拜醬剛入駐視頻平臺時,優質的內容迅速獲得了流量傾斜,卻也開始被其他同行“盯”上。某天,她發現大量粉絲在另一個博主賬號評論區艾特自己,自己的評論區也有很多類似于“從XXX(博主名)過來的”,她點過去一看,原來有博主,將她最火的視頻夸張化搞笑化,用充滿嘲諷的語氣,編成視頻給自己帶來流量。
起初,迪拜醬還會去和對方互動,但逐漸有些粉絲會相信這些嘲諷,然后去質疑她的內容,“甚至那段時間我很用心做的一些干貨視頻,評論區也會一邊倒地刷屏‘從XXX賬號過來的’,這種對我整個事業的影響還是挺大的。”
流量的甜蜜帶給迪拜醬成就感與滿足感,但甜蜜背面是毒藥,面對這一切,迪拜醬沒有被吞噬,沉入深淵,而是選擇自救,與撕裂。
3、撕裂網暴這張網
“當網紅第一課,就是學會如何與網暴共存。”
“有些評論說得還是很真實的,例如我的法令紋,就當給我賬號增加活躍度了”。坦承自己的不完美,別人扔過來的石頭,迪拜醬成功把它變成了鋪路墊腳石。外貌攻擊對于迪拜醬的殺傷力也下降了,“我那么喜歡的女明星都有人說她丑呢,何況我?”當遇到一些侮辱性的語言或者詛咒時,她選擇忽略不看直接刪除。
偶爾,當受到一些情緒影響時,迪拜醬選擇在旅游中排解不良情緒,通過讀書找尋自救答案。那段時間里她反復回味一本書《被討厭的勇氣》,里面有一句“即便有人不喜歡你,那也不是你的課題,不畏懼被人討厭而是勇往直前,不隨波逐流而是激流勇進,這才是對人而言的自由。”
有時,迪拜醬把語句摘錄下來,貼在書桌上。“你管不住別人的口,那就管住自己的眼”,現在的她,看到惡評便立刻刪除,有時看的煩了,就讓別人幫她管理評論區。以前一條惡評可能要花上幾天甚至一周的時間去消化,但現在只要一鍵刪除,所有網暴記憶也可以瞬間清空。
▲圖:迪拜醬日常
“要當聚光燈下的網紅,就得有被人討厭的勇氣”。
現在的迪拜醬,當遇到同行嘲諷時,起初還會去評論區互剛,但逐漸,只覺得這種行為沒有任何意義。
拼湊著被罵聲擊碎的自己,迪拜醬逐漸完成重生,那些通過網線爬過來的侵蝕著精神世界的蟲子,開始消失了。她發現,沉溺在這張網中,她的人生失去了太多色彩。
去年迪拜醬發了一條視頻《我用了5年成為了自己想成為的人》,講述自己如何一步步從小白成長為旅游網紅的故事,評論區滿是贊賞與許愿,“姐姐太優秀了,給人努力的動力”“吸引力法則,希望自己28歲財富自由”“愿28歲成為帶編老師”。
翻看這些評論,迪拜醬意識到這個世界,有很多人需要從他人的經歷汲取力量,化作自己源源不斷的內在動力,而正好她可以成為這樣一個永動機。“既能做著喜歡的工作,又能給別人帶來力量,這件事太酷了,至于其他的聲音,就愛誰誰吧!”
此時的女孩,已經成功撕裂網暴這張網。
作者|張丫丫
編輯|胡展嘉
運營|陳佳慧
出品|眾面(ID:ZhongMian_Z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