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5月14日早上,江青趁護士離開之際,用幾條手帕綁在一起,吊死在了衛生間,終年77歲。
5月18日,江青的遺體被火化。
半個月后,媒體發通報,說江青在北京自殺身亡,生前曾被判處死刑,她的故事,多年來一直鮮為人知。
圖、江青和毛主席
和毛主席認識的節點
江青,還沒有叫江青前,已經是上海的風云人物,她的過往我們不再贅述。
毛主席的秘書師哲回憶,江青到達延安的時間是1937年秋冬,當時她去魯迅藝術院學習,當時正是賀子珍離開延安的不久。
賀子珍是誰?她是毛主席的第二任妻子,李敏便是毛主席和賀子珍的孩子。
圖、毛主席和賀子珍
時間倒退十年,1927年,剛剛經歷過秋收起義的青年毛澤東,帶著隊伍走投無路,毅然奔赴井岡山,和袁文才合作。
當時跟著袁文才身邊的有好幾個身手不凡的虎將,除了賀敏學,就是能文能武的賀子珍。
第一次見到賀子珍,青年毛澤東詫異地說:“我還以為這是你的女兒呢,好年輕,好俊俏。”
袁文才笑著說:“你可別小看她,她是我們井岡山很有才的女戰士。”
毛澤東對她的印象很好。
不久,袁文才發現,毛澤東身邊連個秘書也沒有,便讓賀子珍去臨時照顧毛澤東。
賀子珍平時除了幫助毛澤東處理家務外,還會幫助毛澤東抄寫文章。
當時毛澤東是黨內的重要領導,每次開會都要擬定稿子,賀子珍便抄寫一份,開會大家都看到的是賀子珍抄寫的稿子。
賀子珍的書法很好,毛澤東很滿意,1928年初,毛澤東要到永新做調查,因為聽不懂當地方言,便讓賀子珍做向導。
在這個過程中,兩個人慢慢培養了感情,后來,在袁文才的撮合下,賀子珍和毛澤東在井岡山結為夫妻。
圖、青年賀子珍
在革命初期,很多工作都是極其艱苦的,毛澤東因為上井岡山一事,遭到共產國際方面的不滿,并三番五次地派人來做批評。
當時在黨內的工作不固定,而且他還生了一場大病,在缺醫少藥的山區,情況十分危急。
一方面,陳毅和周恩來等人火速在上海找藥,另一方面,賀子珍不離不棄地照顧著毛澤東,最后終于康復。
由于在黨內的職務不定,他多次被排擠,紅軍在沒有正確領導人的情況下屢次屏蔽,尤其是第五次反“圍剿”的戰斗,紅軍損失慘重。
一直到1935年遵義會議,毛主席在黨內的領袖地位才確定,隨后,他帶領戰士們披荊斬棘,完成了長征奇跡,到達了陜北。
圖、賀子珍和毛主席在陜北
而賀子珍,在長征路上也受了巨大苦難,首先是頻繁地生子,導致身體不好,再是她曾為了掩護戰友,自己不幸身負重傷。
到了陜北后,賀子珍的身體一直備受煎熬,1936年冬,賀子珍在陜北的保安縣生了第五個孩子,也就是日后的李敏。
毛主席和賀子珍對這個孩子十分喜歡,給孩子取名“嬌嬌”,但遺憾的是,在嬌嬌還沒有一歲的時候,賀子珍便離開了延安。
賀子珍曾對錢希均說過,自己要去蘇聯學習兩年就要返回國內,因為她一直覺得自己的文化水平跟不上大家。
但至于到底什么原因,較為復雜。等到兩年后,延安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她想回到愛人身邊,已然是沒有了可能。
1937年11月,從南方來的江青出現在大家眼前,她本是魯迅藝術學院的學生,但是一直去找毛主席。
師哲曾回憶了江青初次和毛主席交流的一些情節。
江青第一次到毛主席那里,毛主席詫異地說:“你對我有什么幫助?”江青笑著說:“我可以做家務啊。”
毛主席因為忙著其他事情,一般不和她說話,但江青閑不住,一會擦桌子,一會收拾床鋪。
久而久之,毛主席和江青慢慢熟悉,江青也多次給毛主席補衣服,大家慢慢發現,兩人的關系似乎很親密了,甚至傳出來,他們兩個要結婚。
圖、毛主席和朱德
當時朱德找到毛澤東問:“潤之,聽說你要和江青結婚?”毛主席點了點頭。
至于當時情形到底如何,毛主席曾在50年代和周世釗說過中央高層處理他們婚事的過程。
因為江青的背景不清楚,中央的領導要求慎重,他們結婚是可以的,但要約法三章。
當時中央對江青的規定如下:
第一,在毛主席和賀子珍的關系沒有解除前,江青不能以毛澤東夫人的身份自居。
第二,江青目前照顧毛主席的生活起居,以后誰也不能私自提出這樣的要求。
第三,在此后20年內,江青禁止在黨內擔任任何職務,不能干預其他政治。
從此,江青這個人便走入了中央高層視野,此后,江青的名字也慢慢被人熟知。
江青唯一的女兒
1940年,江青在楊家嶺的窯洞生下一個女孩,47歲的毛主席喜得千金,他給孩子取名李訥,“訥”是來源于《論語》中的一句。
兩年后,毛主席和江青搬到了棗園居住,當時的李訥已經可以在地上跑路了。
圖、李訥和爸爸媽媽
毛主席此前還有多個孩子,除了在蘇聯的毛岸英和毛岸青,嬌嬌也剛被送到蘇聯,所以現在在身邊唯一的孩子就是李訥了。
李訥小時候很乖,見到周恩來等人,都親切地稱呼為叔叔,大家經常能看到在毛主席辦公室開完會后,李訥就會喊著:“叔叔再見,伯伯再見。”
胡宗南進攻延安的時候,毛主席要轉戰陜北,他抱著李訥去山上看飛機,毛主席問:“你怕不怕呀?”
李訥說:“爸爸不怕,我也不怕。”
毛主席說:“讓你現在看看飛機大炮,是對你的鍛煉呢。”
圖、李訥和爸爸媽媽
1948年毛主席入住西柏坡,因為當時沒有正規的學校,毛主席便把已經到了上學年紀的李訥交給了韓桂馨。
韓桂馨中學畢業,教李訥識字應該是綽綽有余了,毛主席等到忙完也會去教李訥一些常識。
一直到新中國成立后,李訥才正式入學,到育英小學插班四年級,當時李訥已經成長為了一個德才兼備的好孩子。
毛主席對李訥的要求是很嚴格的,在學校時,毛主席要求李訥不能說自己爸爸的名字,也不準說自己住在中南海。
圖、毛主席
李銀橋對此印象深刻,一次李銀橋出門辦事,正好遇到周末,便順路把李訥接回來了。
毛主席得知李訥坐了中南海的專車,大發雷霆,李銀橋說自己害怕李訥坐公交不安全,毛主席說:“我的孩子是孩子,別人的孩子就不是了?別人的孩子能坐公交,能騎自行車,我的孩子怎么就不行了?”
父親的嚴格,加上自己的勤奮,李訥在學校的成績一直很好,1958年李訥高中畢業,最后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北京大學。
圖、李訥1959年考入北京大學歷史系
上大學后,毛主席對李訥的要求絲毫沒有減退,他讓李訥住校,同時只允許周末回家,不準坐中南海的汽車。
李訥對自己也是嚴格要求,在她的同學中,知道她是開國領袖毛主席的孩子的人很少。
從60年代到70年代,李訥真正地長大了,畢業后,她到報社工作,但毛主席想讓她好好鍛煉鍛煉,于是到了江西的五七干校。
也正是在這里,李訥認識了一個和他關系不錯,同時也對她很好的男生,最后兩個人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圖、李訥和爸爸
毛主席曾對江青說過,李訥的婚姻他不會過多干涉,只要他們真心相愛就行了。
婚后不久,李訥生了一個兒子,但同時,她的婚姻也是不幸的,小兩口不僅一直吵架,甚至到了要離婚的地步。
終于,李訥獨自帶著兒子回到了北京,讓她沒有想到的是,此時的毛主席已經病重,她陪伴了父親兩年的時間后,便和父親永遠地告別了。
1976年9月9日,毛主席在北京逝世。
圖、毛主席和女兒李訥
在臨終前,毛主席很擔心李訥,看著剛剛離婚的李訥,毛主席于心不忍。
不久,“四人幫”被粉碎后,李銀橋由天津調回北京,他注意到,李訥生活似乎很困難。
據李銀橋的妻子韓桂馨回憶,他們一起去看望李訥,覺得李訥胖了,臉色也不好,提起來江青,她總是刻意規避。
最后韓桂馨勸說李訥好好休息,好好養病。
他們離開后商量:“我們是看著李訥長大了的,應該再給她介紹個對象,才能對得起毛主席。”
1984年,在李銀橋和韓桂馨的介紹下,李訥認識了李銀橋曾經的一個同事,名叫王景清。兩個人雖都人到暮年,但一見鐘情。
不久,他們訂婚了,還給組織寫了結婚報告,李訥還帶著王景清去看望了江青,最后得到了江青的批準。
起初,李訥是不愿意說起來母親的,她曾對韓桂馨說:“我媽媽是江青,誰肯再娶我呀。”
如今她和王景清終于走到了婚姻的殿堂。
江青最后人生
讓李訥沒有想到的是,江青永遠地離開了。
1991年5月14日早上,江青趁護士離開之際,用幾條手帕綁在一起,自殺在衛生間,終年77歲。
多年來,李訥和王景清一直深居簡出,有人上門拜訪,她一般都謝絕,因為不想提及自己的母親。
只有在紀念毛主席的活動上,李訥才會在王景清的陪伴下出來走走,她去過延安,也去過韶山,北京毛主席紀念堂,她更是常客。
對于江青的死,很多人都沒有過多評價,但是在上海的《解放日報》曾發表過評價江青的文章,其中寫道:
這妖婆是自殺的,她終于下地獄去了,她橫下心來,早點結束這樣的日子。
至于李訥,她的晚年十分幸福,她和王景清結婚后,給孩子也改了“王”姓,她說:“我老王讓我從陰霾中走出來,他對我很好。”
每天除了養養花,打打太極拳,就是看看報紙,生活還比較愜意。
遺憾的是,2021年3月1日,王景清因病逝世,享年94歲。李訥哭著說:“你怎么能扔下我自己走了呢?”
在王景清的告別儀式上,很多老前輩的后代都來參加,王效芝和他的妻子也都淚流滿面。
如今的李訥,已經完全是個退休老人了,她說話不緊不慢,生活也平靜自然,這就是毛主席的孩子,平平凡凡的晚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