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最大的熱點無疑就是林場主跪地求水了。
近日,寧夏一林場主跪地求水引發社會關注,涉事煤礦雙馬一礦回應林地供水問題稱,正與林場主進行協商。3月29日,林場主孫國友對@中國新聞周刊表示,2003年在寧夏靈武市馬家灘鎮承包了2萬余畝林地植樹治沙。2009年,林場水源受到雙馬煤礦影響,雙方商定煤礦在污水處理廠建成后向林場提供綠化用水。但據孫國友說法,對方只提供了2年生活用水,林場“一直在外面買水”。煤礦曾承諾3月27日向林場供水,為此孫國友購買了相關設備,最終未等來供水。孫國友介紹,林地還有5000畝樹林沒有栽種,“2萬畝林地,現在只有1.5萬畝治好了,還有5000畝沙地”,上午當地有關部門已和煤礦溝通供水事宜。
中國新聞周刊
這撕心裂肺的吶喊可謂是讓很多網友瞬間破防,當事林場主孫國友其人也受到遠超此前的極大關注。
據介紹,早在2003年,孫國友就在寧夏靈武市馬家灘鎮承包了萬畝荒沙灘用來植樹治沙,先后投入了幾百萬。
但2008年開始,當地一家煤礦破壞了他這處林場的水源,所謂的“保證給水”成了一紙空文。
煤礦曾承諾3月27日當天向林場供水,但最終未能兌現,導致孫國友情緒崩潰跪地哭喊。
此事一出,全網嘩然。緊接著,孫國友的妻子和女兒也相繼出來發聲:
此外,孫國友老家四川南部縣富利鎮道宗廟村,有村民為他在村口立了一塊“大愛無疆”碑,上書一首“打油詩”:
治沙達人孫國友,捐款六萬把路修。
泥濘小徑變通途,恰是沙漠成綠洲。
一個六十多歲的老人,早在二十年前就已經是百萬富翁了,但他卻選擇耗盡千萬資產,攜妻帶女住進荒漠植樹治理風沙。現在他的萬畝樹木被煤礦斷水面臨枯死,這怎么能不令人動容?此事一曝光,孫國友自然贏得了不少網友的力挺。
可僅僅過去了一天,事情似乎就有了反轉。
我們所有人都知道沙漠變綠洲要靠種樹,但具體種什么樹估計不算什么常識。很多人也就知道個“胡楊”,這多半還是受《小白楊》歌詞“一棵小白楊,長在哨所旁”的影響。
而孫國友被質疑的點也在于這個“種什么樹”上。
在沙漠里種樹就一定是在做好事?未必。在沙漠里種高大的喬木,對地下水的消耗量非常大,某種程度上說反而是對生態的破壞。真正該種的是那種低矮的灌木,比如梭梭樹,可梭梭樹沒有經濟效益。
唐哲同學
據了解,灌木植株低矮又耐旱,生長周期還長,關鍵它們是真的能夠防風固沙,尤其是貫穿沙漠的鐵路旁邊基本上都是梭梭樹一類的灌木,并結合防沙網,充分做到了“生物治沙”和“工程治沙”相統一。
而高大的喬木則適合被種植在溫暖且水源充足的地方。有網友表示,喬木生長起來那簡直就像抽水機一樣,因為它們吸收地下水的能力極強,對周邊植被破壞極大,而在極度缺水的寧夏地區種植這些,無疑是給當地的惡劣環境雪上加霜。
而他所種的喬木,也有網友認了出來,是常見的經濟林樹種——我們熟悉的槐樹。因此這也引發網友不解,為什么要在缺水的地方消耗大量珍貴的水資源去種植好掙錢的樹?關鍵還打著種樹治沙做公益的旗號。
對此,有專家出面進行了表態,算是給網友做了背書:
3月30日,寧夏林場主孫國友“跪地求水”事件持續引發關注。對于網友質疑的“沙漠里不應該種需要灌溉的喬木”“靠灌溉植樹不是真正的治沙”等,陜西省林業科學院治沙研究所正高級工程師趙曉彬表示,自然條件下,在沙地腹地栽植喬木很難成活。治沙植物主要依靠降水、土壤水分以及自身頑強的生命力成活,不可能依靠長期的大面積的人工灌溉。
封面新聞
除此之外,關于他種樹的地點,也有網友扒出了更多細節。
網友表示,孫國友林場位于寧夏靈武市馬家灘,該地屬于戈壁灘不屬于沙漠,且附近是擁有水源的,且交通便利沒有沙漠化。他那離著名的毛烏素沙漠直線距離就有50公里,實際交通距離當然更遠,都快80公里了。
另外還有網友指出,孫國友并非像他自己宣稱的那樣“從來沒有任何經濟收入”,相反,他以“防沙林場主”的身份在某短視頻平臺直播帶貨,介紹自己家飼養的大批牛羊,推銷牛羊肉,還獲取了大量打賞。
不過我倒覺得這個還好,這個短視頻賬號一看就是孫國友的女兒開的,利用新媒體手段搞直播帶貨這誰都能做,無可厚非。
但一樁2014年舊聞的爆料,卻是讓孫國友深深陷入輿論的漩渦當中。
當地村民說第一次征地,一萬畝土地被以每畝地每年一塊錢的價格承包給了外地人孫國友,簡直就是白菜價。
更有網友明確指出,喬木林每年每畝補貼200,孫國友每年光補貼就能拿200萬。對比他的承包價,簡直是一本萬利。
另外,孫國友還曾將清溪封堵,導致十余戶百余人受水面斷水而受影響;以及將溪水設立封水帶,導致清溪積水,百余畝水田受損很大。
當然,也許網友只是粗略一算,不過他不缺錢這一點倒也算不上什么硬傷,畢竟他種樹20年你確實不可能讓他一直“用愛發電”。至于他和當地村民間的爭議,不用想也肯定是有的,這兩天還有當地人吐槽他填埋垃圾呢。
說到底,孫國友和伊文斯不一樣。伊文斯在繼承他爸遺產之前,就是一個堅定的環保主義者,滿世界去種樹,純粹為了實現他的理想。
《三體》第27集劇照
而孫國友則早在二十多年前就是靠建筑業發家的百萬富翁,選擇放棄建筑來種樹,實際上就是換了一種掙錢的方式,無非是這種方式更苦、更累、更不易讓人理解罷了。
你說他是不是真的想搞環保?毫無疑問他是真的想,畢竟他是真的曬黑了。
但你要問他有沒有私心?毫無疑問肯定有,該拿的他一分不少拿。
而他和煤礦的矛盾,也毫無疑問是屬于最常見的商業矛盾。
做生意就做生意,商業糾紛就商業糾紛,在商言商,就事論事,就不要扯那些理想主義公益慈善感動全世界的段子了。民營企業是企業,國企也是企業。煤礦是商業,種樹也是商業,商業的事情有商業的解法,寫小作文裹挾輿論并不能真正解決問題。
平原公子申鵬
也就是說,原本是和煤礦單方面對壘,現在孫國友通過網絡把矛盾捅到大家面前了。而他的形象、事跡在輿論初期確實給他加分不少,也就讓網友們天然地把他當成了弱勢群體,把煤礦一方成了惡人。
盡管我們常說不能要求有“完美受害人”,但就此事而言,我想恐怕不是表面看上去那么簡單。畢竟當熱度到達一個峰值后,孫國友的家人卻再次發聲表示:“不想事情升級”。
3月30日,新黃河記者聯系到了孫先生的女兒和女婿。其女兒告訴新黃河記者,“林場目前只能用水車買水救樹,但杯水車薪。我們現在也不想將這件事情升級,只希望先把樹苗救活,它們等不起了。”孫先生女婿介表示,“林場昨天有和煤礦談過話,但談話的結果并不樂觀,對方的大概意思就是目前并沒有辦法供水,事情目前還沒有解決?!?br/>濟南時報
可輿論已經上趕著到這了,想要收手是根本來不及了。
說到這,倒也不是說孫國友就這么塌房了。
你說他賣慘?不對,他辛辛苦苦二十年種樹這一點你不能否認。
你說他炒作?不像,這頂多是他年輕的女兒女婿順手上傳的。
你說他賺錢不少?無所謂,“用愛發電”本就不現實。他要是真能靠搞環保掙到錢,那也是他的本事,他應得的。
只是說,他當年為什么能夠用每年一畝地一塊錢的白菜價包下一萬畝地,又為什么選擇種吸水喬木?干擾當地村民用水到底是個什么情況?和煤礦之間爭了這么多年,樹快要死了的時候到網上吶喊求援,算不算寫小作文?
這些都有待官方出具一個結論。
事已至此,大家還是冷靜吃瓜為妙。
按鬧分配不可取,讓廣大網友寒心更不可取。
你怎么看?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