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特更美好的世界”:遠謀與近攻
撰文|DAN
編輯|路由社
3月29日,2023“福特更美好的世界”公益項目正式在京啟動。
至此,福特汽車將其在華開展多年的各項企業社會責任項目——“福特汽車環保獎”、“福特優行創新挑戰賽”及“福特員工志愿者行動”——進行了整合、聚焦與升級,以便更好地推動企業、環境和社區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
與此同時,福特汽車持續推進與快速落地中的電氣化戰略,也與公司的可持續發展目標高度一致,在產品、生產和供應鏈等各個環節展開大膽而緊迫的一系列行動,共同為創建一個更美好的世界做出了積極而富有成效的貢獻。
福特中國傳播及企業社會責任副總裁楊美虹
活動現場,福特中國傳播及企業社會責任副總裁楊美虹就表示,“福特汽車的可持續發展目標是公司長期發展的戰略核心。作為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一部分,福特中國從今年起,把旗下的企業社會責任公益項目也進行全面整合升級,通過’福特更美好的世界’項目,繼續在環境保護、青年創新和回饋社區方面貢獻力量,讓更多的人能夠自由出行,追逐夢想。”
一、近攻:聚焦三大領域
此前多年,在福特中國的企業社會責任實踐中,建設一個“更美好世界”,始終離不開三個切入點:環保、青創與回饋社區。
此次,全新整合而來的“福特更美好的世界”項目,同樣聚焦以上這三大領域,并且在多年長期投入、成效顯著的基礎上,迎來新的側重點和突破口。
首先,是環境保護領域的“福特汽車環保獎”。
作為國內由企業發起并獨立運作規模最大、持續時間最長、累計惠及環保組織數量最多的環保公益評選活動,“福特汽車環保獎”在長達20余年的持續運作中,一直在不斷提高獎金額度、靈活調整獎勵方式。
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12月,該獎項已累計資助506個優秀環保項目或組織,授予獎金3,260萬人民幣;為來自全國33個省市的560家環保組織,提供累計超過5,110小時的能力建設培訓,參與人數達6萬多人次,支持超過17萬名公眾更好地了解環保公益項目。
最近三年來,“福特汽車環保獎”也與時俱進,持續更新與拓展評獎項目。
譬如,為倡導野生動物影像保護,推出的“野影計劃”、“原野計劃”;為支持和鼓勵各類自然保護地面向公眾開展生態旅游的優秀項目,新設“生態旅游路線獎”;為鼓勵在減緩、適應氣候變化,以及規模化的低碳生活方式中發揮實際作用的環保公益項目,而新設的“應對氣候變化行動獎”,等等。
其次,是青年創新領域的“福特優行創新挑戰賽”。
2018年,誕生于“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政策背景下的“福特優行創新挑戰賽”,志在通過比賽、培訓相結合的方式賦能青年,激發他們的創新意識,培育未來出行人才。并結合出行領域的真實議題與新興需求,持續拓展挑戰賽的主題。2022年就新設了“車輛智能座艙”主題。
值得注意的是,相比前幾年更側重公益項目和出行創意的“賽”,2023年,該項目將聚焦“育”、“賽”、“研”三個模塊,通過與各大高校的深度合作,尤其是對國際領先的創新設計思維工具的使用,建立有趣、有效的創新賦能體系,幫助汽車行業持續培養創新青年人才。
再次,是積極關注與回饋社區的“福特員工志愿者行動”。
盡管,看似只是一項公司級的社區志愿者服務項目,其效果與持續的影響力卻不容小覷。
自2012年在南京、上海兩地成立福特員工志愿者協會,并為其員工提供每年16小時的帶薪志愿服務時間,以志愿服務回饋當地社區以來,過去10年間,福特員工志愿行動共組織了680場活動,超過20,000名福特員工及家屬參與了各類社會公益服務活動,累計服務時長超過120,000小時。
時值新冠褪去的“后疫情時代”,正如社會學家項飆提出的“關注附近”、“重建附近”的倡議,“福特員工志愿行動”對于當下無疑具有獨特的價值與意義——構建一個“更美好的世界”,始終離不開自下而上的行動。
今年,福特員工仍將結合自身專業技能,積極參與到“福特汽車環保獎”、“福特優行創新挑戰賽”當中,從切近的專業出發,從身邊的社區出發,為前兩個項目提供強大的智力與專業支持。
事實上,這種從“附近”出發的立足點、側重培育體系建設與持續賦能青年的方法論,同樣也是另外兩個領域的項目在2023年的著重發力點。
譬如,除了繼續對環保從業者進行賦能培訓、結合旗艦車型打造生態之旅之外,今年,“福特汽車環保獎”還將啟動車輛捐贈計劃,為民間環保組織提供車輛支持。
譬如,“福特優行創新挑戰賽”方面,今年也將發布首個高校汽車人才藍皮書,以消除企業與人才的信息壁壘,從而推動建立汽車行業可持續的人才培養體系。
由上可見,以上三個項目并非彼此孤立,而是相互關聯、彼此支撐,背后內在邏輯是:立足長期、著眼未來、重視附近。路由社認為,關于構建一個“更美好的世界”的戰略構想,福特既有長遠的藍圖又有具體、切近的行動,既鎖定目標持之以恒,又有持續不斷的升級、迭代與突破。
二、遠謀:抓住兩個指引
當然,福特對可持續發展議題的關注與探索,并不僅僅限于通過持續踐行企業社會責任項目,保持對外部環境的高度關注、對特定群體的持續賦能。
作為一家百年汽車公司,尤其是站在當下行業變革的十字路口,選擇All in電氣化的福特,也在回歸造車本源與制造者的本份,踐行汽車全生命周期綠色環保理念。同時,在“綠色”、“智能”兩大方針的指引之下,展開一系列跬步千里的減碳行動。
其一,是福特在車輛設計、生產制造、零部件供應等全產業鏈上秉持節能減排理念,以打造全生命周期的綠色環保汽車。
作為唯一一家與《巴黎協定》保持一致的美國全線汽車制造商,福特已經將綠色環保的理念融入了企業運營和產業鏈的每一個環節。
譬如在供應鏈環節,福特最新版《供應商行為準則》就要求所有的一級供應商需要與《巴黎協定》保持一致,盡己所能地降低對氣候變化的影響,打造綠色供應鏈。
身為汽車材料創新的引領者,福特還在車輛設計之初就大量使用回收和可再生材料,減少汽車行業對石化材料的依賴。
2001年,福特更是成立專門的部門研發、推廣包括麥稈、牛仔布料、礦泉水瓶、龍舌蘭植物纖維等可循環利用、可再生材料。二十多年來,這些可持續材料不斷被應用到福特全球產品線的各種車型當中。
在中國市場,福特同樣積極推廣和應用這項“革命性”的工具,在國產化車型中廣泛應用各種可再生材料,為中國用戶提供獨特的環保體驗。
就拿蒙迪歐(參數丨圖片)為例,作為長安福特的主銷車型,蒙迪歐后備箱毛氈中應用了可再生材料竹原纖維——這種可以就地取材的環保材料,整車使用量接近700g;座椅面料(紗線)采用了消費后可回收材料(相當于每臺車使用了18個礦泉水瓶);儲物格、布線支架由番茄表皮加工而成的番茄纖維制作;內部座墊罩、地毯、車頂棚及車門飾條等部件,生產原材料的30%均是植物成分。
可以想見的是,作為一款主銷與暢銷車型,蒙迪歐在國內銷售得越多,就有越多的消費者能享受到獨特的環保體驗,產生的低碳環保價值也就越大。
其次,積極回應汽車“新四化”轉型的時代呼聲,福特汽車正不斷加速自身電氣化進程。
作為一家最早轉型科技公司并All in電氣化的美國汽車公司,基于綠色、智能產品打下的牢固基礎,福特有著一份堪稱激進的電氣化與碳中和轉型時間表。
一方面,它清晰地提出了多個中長線的戰略目標。
到2030年,電動汽車銷量占全球銷量50%;2040年前,全球在售新車實現零排放;2050年,全球業務運營實現碳中和。
另一方面,近年來,福特也在將電氣化落實為一系列具體的投資、建設和生產行動。
譬如,2021年4月,福特宣布成立全球電池創新中心Ford Ion Park,以加速動力電池組和電池單體技術的研發,以及未來動力電池的制造;2021年9月,福特又宣布,與SK Innovation合作投資114億美元,在美國田納西州和肯塔基州整合動力電池生產鏈路的巨型園區和全新電芯生產基地,以加速電芯、電池組的規模化生產。
作為電氣化轉型方面的最新動作,今年,福特還將投資35億美元,在密歇根州全資建設一座全新的磷酸鐵鋰電池工廠,年產能約為35GWh,新工廠預計于2026年正式投產,為2026年實現200萬輛電動車年產能做好準備。
“行動本身就是一種思想的表達”。
在路由社看來,如果說圍繞建設一個包容、公平和可持續的未來,福特中國此次對旗下幾個明星公益項目進行整合、聚焦與升級,是一番日拱一卒的“近攻”;那么,在“綠色”、“智能”兩個指針的指引下,福特汽車在產品全生命周期的節能減排努力和推進電氣化進程,則是一種基于長期主義的“遠謀”。而兩者背后一致的邏輯與主線無疑就是“行動”。
作為一家最早提出向科技公司轉型的汽車巨頭,福特始終站在時代前沿,既展開深入的戰略思考,又在采取積極的戰術行動。這一點,在企業社會責任領域同樣如此。
以下兩個例子足以證實這一點:
其一,2023年7月中旬,作為“TED未來論壇”創始成員公司,福特將參與TED 2023全球氣候大會——“TED倒計時”峰會,并在全新開放的密歇根中心參與探討移動出行和社會交織所面臨的挑戰,這是對未來移動出行的前瞻性戰略思考。
其二,2023年,福特把在中國開展多年的三大公益項目全面整合、升級,并以“福特更美好的世界”為主題重新亮相,既是一種內核聚焦,也是一次形象的煥新,也是對踐行可持續發展之道品牌化、規模化的戰術探索。
如今,在碳達峰、碳中和的雙碳語境下,當越來越多企業紛紛在從傳統的CSR向現代的ESG轉型與升級之時,福特作為這個領域的先行者與引領者,再次與時俱進站在了時代最沿,主動擁抱變化,積極探索新語境下的可持續發展與踐行之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