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門見山,我先簡單粗暴下個結論:一年一度的“微博之夜”是中國大文娛產業關注度最高的超級IP,沒有之一。
因為人是萬物的尺度,也是最大的場景。眾所周知,文娛產業看明星,明星都在微博上,“微博之夜”自然就成了年度的亮相、總結和競爭。
據悉,共有120多個話題相繼登上熱搜,12個總榜和文娛榜雙榜爆詞。
【微博之夜創歷史新高,“連接器”作用無人取代】
熱搜以外,據說 “微博之夜”直播創下了歷史新高!直播觀看人次超過6.9億,觀看總時長達1000多萬小時。尤其是在頒發年度品質演員、年度質感演員互動、年度突破電影人三大獎項時,直播在線人數超越微博歷史峰值。
那么問題來了,為啥粉絲們都喜歡在微博和偶像互動?其它互聯網產品平臺就做不到如此大之規模、如此強之勢能?
作為中國乃至世界最大的社交媒體平臺之一,微博客觀上起到了明星和粉絲之間“連接器”的價值。再沒有任何一個平臺可以做到對人物如此全面的聚合,對事件如此及時的互動,對社群如此強烈的歸屬感。在視野之內,無人可以取代。
【“場外應援”只是小插曲,影響不了“理性引導”的主旋律】
或有人說,現場不是發生了一點小插曲嗎?據說活動當晚有大批粉絲場外應援,為保證“微博之夜”活動的安全順利進行,走紅毯環節臨時取消。作為主辦方,微博也第一時間通知了場館外的粉絲盡快有序撤離,現場有條不紊。
先得說一下背景,微博之夜年年有,為啥今年熱度高?這是因為大疫三年剛剛結束,三年來,因為疫情,基本上演唱會等文娛活動都擱置了,放開之后大家熱情很高,“微博之夜”等于是起了頭。
再說粉絲追星的場外應援活動,其實在國外許多國家都客觀存在,這是粉絲對偶像表達喜愛和支持的常見方式,不可能完全杜絕。作為平臺方的微博,這幾年一直在重拳出擊,經過治理,粉絲的理性明顯增加了。那種瘋狂、邪教式追星目前看基本消失了,比如這次粉絲團都在主辦方引導下,開了場“粉絲運動會”,這種創新的方式,目前看效果不錯。
自古大禹治水,用疏不用堵。坦率講,粉絲對偶像的喜愛和支持總是需要渠道表達出來,不是在線上就是在線下,不是在這里就是在那里。試圖絕對消滅不但不現實,執行中也做不到,關鍵是如何有效引導和管控。而再沒有任何一個平臺,能像微博那樣發揮關鍵作用。
所以我說,這只是小插曲,影響不了主旋律。
【打響大文娛產業復蘇頭炮,豐富精神文化需求】
我還必須嚴肅說一句,文娛業也是大產業,也是實體經濟,也是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組成部分。
可以說,“微博之夜”代表3年來文娛線下活動開始全面復蘇!從售票平臺上看,近兩個月,光在上海就有幾十場演出,周杰倫、張信哲、韓紅、黃綺珊、華晨宇等眾多明星后續都將開啟個人演唱會。大自然的春天正在到來,大文娛產業也是如此。
那么多電影、那么多電視劇、那么多歌曲、那么多演唱會……哪個不需要在微博宣傳?而且不客氣地說,微博就是中國大文娛產業最大也最重要的營銷平臺!而這些將直接、間接帶動多少就業?貢獻多少GDP?滿足人民群眾多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從這個意義講,“微博之夜”的兩大社會價值凸顯:打響了文娛復蘇頭炮,也不斷疏導粉絲正能量。讓他/她們在滿足精神消費之余,更努力積極地投入生活和工作,不負韶華,不負青春。相信隨著微博等平臺的不斷治理和引導,效果會越來越好。
雄觀,資深新經濟觀察家、知名意見領袖,國內首個嚴肅科技脫口秀“雄辯”主講人、十大科技自媒體(見各大權威榜單)。曾在阿里巴巴、360、搜狗、藍港等著名互聯網公司負責相關營銷工作,參與5次IPO,橫跨行業主要領域。每日一篇深度文章+科技熱點快評,發布于微信、微博、頭條、百度,各大門戶及科技博客、媒體社群、短視頻等30+全部主流平臺,覆蓋400萬中國最核心商業、科技人群。為FT金融時報、福布斯等世界級媒體撰稿人,觀點被媒體廣泛轉載引用,影響力極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