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在上美影制作了被傳為經典的《天書奇譚》的另一個平行時空中,香港于當年年末上映了一部《A計劃》,因為當時的特殊原因,大多數內地觀眾看到這部動作片時已是1985年之后,臨近1990年代,且與其在四年之后的1987年上映的續集一起為人所知。
錄像廳時代里,成龍的作品并不一定是最受歡迎的,但一定是最能刺激觀眾神經的,他同當年盛行的吳宇森的槍戰片一起展現了一個市井英雄的世界。
今天一些人認為成龍在當年于內地如何受歡迎,如何成為功夫片的經典代表人物,但客觀地說,彼時最受成龍電影影響的是好萊塢。尤其是在成、洪逐漸在武行中崛起之后,歐美電影里幾乎所有的含有功夫元素的電影幕后,都能看見他們的身影。
出身草根,憑一身筋骨生生扛住野蠻摔打的武師們以成龍為首,同時向影視劇中的男女主位置進發。今人得見的李賽鳳、楊盼盼、大島由加利、楊麗菁等后來者也趁著這股功夫潮接過了鄭佩佩的衣缽。
至于成龍,這個后來成為“大哥”的男人之所以出現在本文中,同樣也是因為他此前出演過的代表作具有小人物不畏強權,反殺各種大BOSS的快感曾影響了一代觀眾,人們除了覺得在家具城里打不過他之外,也頗為感念當年成龍電影中傳遞出來的樸素的價值觀。
曾幾何時,作為草根英雄的代表人物,“馬如龍”這個名字成了平民百姓們心目中所能依靠的神話。
盡管他和所有人一樣,在警隊會遇到霸凌(水陸警之爭),執行任務時會屢遭危險(從打海盜到打惡霸),遭遇上司欺負(“鎮三環”(林威 飾)栽贓嫁禍),但功夫巨星成龍年輕時似乎永遠不會耗盡的活力讓他扮演的英雄一路高歌猛進。
同時,區別于《A計劃》單純的“打怪”行動,在《A計劃》續集里,成龍主動(編劇、導演、主演)讓“馬如龍”表達了大多數市井百姓對政治斗爭的態度——
逃亡香港的革命黨萬天晴(呂良偉 飾)、白影紅(關之琳 飾)和秋玲(劉嘉玲 飾)設計讓“鎮三環”栽贓馬如龍,然后見他被人下黑手又救了他,見他醒來后對他訴說革命大義和栽贓他的不得已,并邀請他加入革命黨。
馬如龍用輕松又無奈的語氣說(大意):
“我不知道政治和革命到底是為了什么,如果是為了老百姓的幸福,那么請做得光明正大一些,不管怎么樣,用詭計獲得的革命成果本身就很骯臟。”
原片里自然沒有這么文學化的表達,但馬如龍的確代表了“旁觀者”,或者說當時許多“旁觀者”面對朝代更迭時的心愿。
這種心態在成龍的早期作品中屢屢展現,不止是《A計劃》系列,還有《醉拳2》及《警察故事》等——
我要做的是除惡務盡,不是指點江山。
我要護的是黎民百姓,不是千秋萬代。
因此,早期的成龍電影看起來并不壓抑,不用帶著太多的家國情懷,頂多響應了一聲“國寶讓外國人搶走了,我們的子孫以后看什么?(醉拳2)便不惜以身犯險與群魔大戰。
簡單、質樸、清晰。
在這種前提下,觀眾們方能驚呼當時成龍電影中所有的實打實的高難度動作以及演員真實感受到的痛苦效果。
成龍憑借著這些獲得了無數的贊譽,更因此在很多年后在片場說:
“這就是我們的命。”
把時光拉回1980年代,馬如龍,這個香港影人臆造出來的英雄在當年嘉禾、拳威與寰亞的共同加持下迅速打開了日韓及東南亞市場,此時距離李小龍逝世已經過去了幾個春秋,許多國外同行驚訝地發現,少了一臉嚴肅和以死相搏之后,功夫居然還可以這么幽默?!
在他的功夫中只有正邪善惡,并沒有立場大義,于是緊接著作為引領一個時代的人物,成龍不但奮起續寫了《飛鷹計劃》,還跑去美國與當時的摔跤手們切磋起來。
功夫小子成龍,終于成了當時頂流。
這便有了香港“一成二周”之說。
而在一湖之隔的內地,很多年后坊間雖然流傳起了“代言之王”的黑色幽默,可廣告上每次給到他的名頭“國際巨星成龍”卻是貨真價實的。
即便在新世紀后的今天,垂垂老矣的成龍經歷過許多榮譽,也承受了許多非議,都不能抹殺掉他對于華語功夫片的巨大貢獻,因為恰恰沒有立場、只論善惡的小人物,用微笑和幽默感動了許多愿與他一樣平凡卻依舊崇尚英雄的觀眾們——
在一個月黑風高的海邊,馬如龍對身邊僅存的小伙伴們說:
“你們走吧,回去照顧好你們的父母妻兒,我留下來弄死這幫海盜。”
當他走出幾步回過頭來,卻發現這些人選擇與他并肩作戰:
“憑什么……只有你才能當英雄?”
又過了很多很多年,成龍不止一次地說:
“我也很想休息,但我身邊的兄弟們沒了我就沒飯吃,他們跟了我那么多年,他們也老了。我只能繼續拼下去……”
此時,功夫片,終于存在于漸行漸遠的傳說里:
曾經有一個時代,拍打戲的人不用威亞,敢從幾十層樓上跳下去,還敢爬火山,和汽車賽跑……我說的不是神話,是曾經發生過的真事……
馬如龍,也成了曾經漫天繁星中璀璨過的流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