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預期,美聯儲會議于星期三結束之后,宣布升息25個基點,美國聯邦基準利率來到了4.75%~5.00%。
也如預期,美聯儲與美國財政部要穩住美國金融業的流動性問題。除了前幾日瑞士信貸爆雷,最后被收購之外,這星期美國并沒有爆出新的風波,美國金融業接二連三的爆雷問題,似乎暫時穩住。
那么,美國金融業的暴雷風波解決了嗎?當然沒有解決,因為埋藏在底下的是更大的風暴,正如我們上星期所說的,基本問題沒有解決之下,什么時候再度爆發風暴,只是時間遲早的問題。
1 美國面臨四大難題
除了流動性問題沒有解決之外,美國現在還面臨四大問題。
第一,通貨膨脹仍然處于高位。
第二,債務上限觸頂的問題。
第三,各國持續減持美債。
第四,美元信用正在流失。
這四大問題碰在一起,這在美國歷史上是非常罕見的,起碼是從二次大戰以來未曾見過的情況。如果這些問題持續下去,美國金融帝國的地位會首先受到挑戰。美國金融帝國的地位如果崩塌,美國的軍事霸權也將難以維持,最終將導致美國霸權的衰微。
2 美國天之驕子應付不了通脹
我們先看美國的通貨膨脹問題。這是近來美國爆發金融問題的首要來源,所以我們把它擺在了第一位。
2021年3月5日的內容,“中美通脹大戰 這是中美博弈的 新戰場 ”。我們揭示了通貨膨脹將會成為中美博弈的主戰場之一。我們判斷,美國將會面臨高通貨膨脹,中美兩國將各自面臨通脹的問題,在通脹議題上交鋒。
原本美國是全球主要經濟體中,最能夠應對通貨膨脹的國家,美國有豐富的能源資源(石油、天然氣與煤炭),糧食農作物,以及許多礦藏。美國的能源與農產品還可以出口。和其他國家相比,美國更能經受通貨膨脹的壓力。
況且,美國手上還有美元霸權這一張王牌。美元是全球許多大宗商品的定價與支付貨幣,就連稀土元素也擁有定價權。以至于掌握全球主要稀土元素生產的中國,這幾年積極地同美國(美元)爭搶稀土元素的定價權。
美元是全球主要支付貨幣,擁有美元霸權的美國,還可以透過美元的漲跌,來應對通貨膨脹。
擁有這么多優勢的美國,竟然還是栽在了通貨膨脹上,真是令人唏噓啊!
美國在上個世紀1970年代,已經面臨一次“超級”通脹,美國自以為有了充足的經驗,可以防范,以至于放肆印鈔,搞量化寬松。或是到時候通貨膨脹真的來了,還可以從容地壓制通脹。最不濟,也可以將通貨膨脹轉嫁出去,轉嫁給其他的國家。
美國萬萬沒想到,經過精密的布局,疊加俄烏戰爭促使各國資金前來美國避險,通貨膨脹竟然還是壓制不了,還闖出了流動性的問題,三月以來美國金融業接連爆雷,風雨動蕩。
無論如何,美國具備那么多的優秀條件,最后還是應對不了通貨膨脹,這是美方主政者的疏忽,也是主其事者的驕傲所致,漠視通貨膨脹的風險。
3 債務上限觸頂
接著是債務上限觸頂的問題。美國國家債務在一月的時候,達到了創紀錄的31.4萬億美元。不過,美國兩黨還在搞政治斗爭,共和黨不愿意就此同意拜登政府提高債務上限,非得要“搞一搞”拜登。
其實,這也怪不了共和黨,2018年,美國前任總統特朗普在任時期,民主黨掌控的眾議院,就曾經拒絕撥款給特朗普政府。這是江湖恩怨,你搞我,我也要搞你,大家扯平。
不過,美國的債務上限問題還不是最大的問題,最終還是會獲得解決。問題是這20年來,美國不斷地提高債務上限,預示了這個國家只能夠依靠舉債,來維持國家的運轉,維持聯邦公務員的薪水。
如果美國不再能夠輕易地發債,美國財政將急劇惡化,美國的經濟會大受影響,從而影響美國的國力。
4 各國持續減持美債
美國第三大問題,美國國債泡沫,以及各國持續減持美債。
美國國家債務飆升,達到GDP的125%。美國政府的赤字預算,從2020年到2022年,分別為3.13萬億美元、2.77萬億美元和1.5萬億美元。
看起來每年的赤字預算是逐年降低,這應該是個好現象,對吧?不過,前兩年的赤字預算特別高是因為疫情的緣故。預計,美國今后幾年的赤字預算仍然會在1萬億美元左右,或是接近1萬億美元。
美國政客的說法不可信,總是說,經濟好了赤字預算就會降下來,國家債務就會降低。但事實上,雖然美國兩黨的政策不同,但都無法有效降低美國的國家債務。
共和黨搞減稅,理由是減稅可以刺激經濟的增長,經濟增長提升了,政府稅收自然增加,債務自然降低。但事實上,經濟增長或許因此提高了一些,但大多數經濟增長的果實,進入到富豪的口袋。而減稅的措施,卻減少了政府的收入,抵消經濟增長的稅收收入。
民主黨的主張是加稅,加稅可以增加政府收入,降低債務。可是,民主黨的花費更多。拜登一上任就推出了1.9萬億美元的疫情紓困方案。還接連推出各種的開支法案。政府的開支多了,赤字就增加。
而且,這兩黨是天衣無縫地配合,共和黨總統上臺搞減稅,民主黨總統上臺加稅,你減的稅,我一上臺就加回來。共和黨總統上臺增加油氣、油管的建設,民主黨總統上臺就把建設案撤掉。然后,民主黨上臺增加福利政策的開支,共和黨上臺就減少這方面的開支。兩黨“完美配合”。
美國兩黨政治的結構,走到今天,不論是哪一個黨上臺,都無法降低債務,美國債務問題變成一個沒有終點的循環,成了高債務的不歸路。
美國的赤字預算解決不了,國家債務只好一直膨脹,再膨脹,直到爆破為止。
5 美國赤字預算無法挽回
為什么我們說,美國的赤字預算在未來幾年還是會維持這個水平呢?美國之所以會有龐大的赤字預算,有兩個主要原因。
第一,美國政府的開支太大。每當經濟陷入衰退的時候,美國就會增加政府支出,試圖刺激經濟的增長。只不過當經濟衰退過去,增長回復之后,美國政府不會想要節省開支,反而繼續花錢,因為花錢成了習慣。
前面才說,美國兩黨的施政風格都會增加政府的財政赤字。所以財政赤字就一直持續下去。
美聯儲于22日下調美國2023年GDP的增長預期到0.4%;2024年GDP增長預期為1.2%;2025年GDP的增長預期為1.9%。長期GDP的增幅預期為1.8%。美國經濟低增長,財政赤字難以改善。
第二個原因是,美國要跟中國拼經濟,就不得不增加政府預算,維持龐大的開支。舉凡《削減通漲法案》,《芯片與科學法案》的補貼方案等。再加上龐大的軍事預算,都會讓美國的赤字預算降不下來。
6 債泡沫沒垮,是因為沒有強權出手
可能有人會說,日本的國家債務更高,是日本GDP的262%。
日本這么高的政府債務都沒有垮掉,美國的債務是GDP的125%,因此美國的債務也不會崩潰。
日本的情況稍有不同。日本國債這么高卻還沒有崩潰,有兩個主要的原因。
第一個原因是,日本的儲蓄率高,日本國債的購買者有許多是來自國內的資金,這一點跟美國的情況不同。美國國債的購買者除了國內的資金之外,還有海外的買家,以及美聯儲。
現在海外的買家已經縮手了,不減持美債已經不錯了。至于美國國內資金購買美債的能量,已經差不多枯竭了。硅谷銀行不就是個案例嗎?這些年美國國內的資金已經大量購買美債,甚至于是杠桿操作。由于美聯儲大幅加息,美債價格因而大幅走低,這些美債持有者有許多出現了流動性問題,再也沒有多余的能量可以購買美債。
至于美聯儲,由于通貨膨脹的關系,美聯儲已經無法再大量購買美債。如果還是要強行購買,可以,那么通脹就無法降下來。
第二個原因是,日本債市沒有被壓垮,是因為還沒有強權國家打壓日本的債市。如果美國出手打壓日本債市,日本債市會同去年的英國養老基金一樣,撐不住。美國可以很簡單,很粗暴地打壓日本債市,只要讓一些分析師出面,唱衰日本的經濟,唱衰日本債券,再交由對沖基金、投資銀行、與金融大鱷等,
日本債市也只有爆裂一途。
除了美國兩黨在債務問題上,互相添加柴火之外,美聯儲也幫了不少的忙。美聯儲縱容美國兩任總統大搞財政赤字,沒有盡到專業的責任。兩年之內把幾萬億美元往市場里丟。現在好了,由于通貨膨脹的緣故,必須進行貨幣緊縮。然后,又導致了流動性問題。問題一發難以收拾。
所以,這是一個完美的泡沫,人人有份,都逃不了責任。
這三個問題都是結構性的問題,哪里能夠輕易解決。
美國債務的破洞太大,自己都解決不了,中國想幫也幫不了,我們也不預期中國會幫忙。
美國現在所面臨的問題,就像是一棵枝繁葉茂的大樹,只要秋風一吹,葉子就會紛紛落下。這還算好的。如果是一場金融風暴來襲,那就是風卷殘云了。
7 美元信用正在流失
當前面這三項問題爆發出來的時候,最終會導致美國的經濟走向衰退。除了經濟衰退之外,美國最終還是會面臨美元信用的問題,從而影響美元的世界貨幣地位。
還記得 一年多前,美國財政部耶倫曾經為美元辯護,耶倫說,美元有良好的流通性,美國的經濟強大,法律健全,全球沒有任何其他的貨幣可以取代美元。
耶倫說的話也沒錯,但是要加上一個時間點。美元的世界貨幣地位,其實已經慢慢地遭受侵蝕。現在又面臨美債的信用問題。美國又隨意凍結,或是沒收他國的外匯儲備,甚至于是凍結或沒收個人的資產。
前陣子美國不就凍結了兩家中國企業在美國的資產嗎?
至于時間點的問題,我們可以參考上個世紀美元取代英鎊所需的時間。當美國的工業總量超過英國的時候,又花了50年的時間,才讓美元取代英鎊的世界貨幣地位。
另一方面,中國目前的計劃并不是要讓人民幣取代美元,而是推動一個多極的國際社會,國際社會將因此有幾個主要貨幣。當美債、美元失去信用,再加上全球多極格局的建構,美元走下神壇的時間會加速,不需要五十年。
8 耶倫將如何挽救?
那么,耶倫將如何挽救這樣的頹勢呢?
耶倫首先能夠考慮的就是找中國幫忙。可是,美國如果能夠在國內解決這個問題,耶倫也不會三番兩次地想來北京跟中國商談吧?
只是,中國大幫忙嗎?美國這棵大樹能夠形成今天的規模,也著實不容易。只不過,美國濫用權力的后果,這棵大樹的根已經腐蝕了不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