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間,“閏月清明不上墳,上墳惹禍上門”這句俗語,在網絡傳播比較廣泛,一下子火起來了。
我的一位親戚問我,看到網上說,今年清明不能掛青(注:掛清,我家鄉俗稱,即清明掃墓),是真的嗎?
我回答說,2004年的清明,你去掛青了嗎?
他說,去掛青了呀,我年年掛青,沒間隔過一年。
我說,那就對了,2004年也是閏二月,那時沒有這種說法,說明我們家鄉沒有這種民俗禁忌。
2004年智能手機還沒有普及,網絡信息傳播對人們生活影響不大,各地的節日習俗,都是按照當地的老規矩辦。因此,那時我們家鄉還沒有閏二月不能掛青的傳言。
那么閏二月不能上墳的說法,民間有沒有習俗呢?
確實有一些地方的民俗禁忌,我所在地的隔壁省某個別地方就有這種習俗,這里我就不點具體地方了。
有這種習俗的原始說法是,閏二月清明節那天不能上墳,但是,也有“前三后四”之說。也就是閏二月清明節這種上墳雖然有禁忌,可是,清明節的前三天和后四天可以上墳。
這種地方的民俗禁忌,經過一些人的過分解讀,就變成了“閏二月不能上墳”,甚至還有的說是“閏天不能上墳”,如此,就與原始的地方民俗禁忌相去甚遠了,被描述成整個閏二月清明期間都不能上墳了。這種解讀當然是錯誤的。
俗語說“百里不同俗,十里改規矩”,這就說明了民俗風俗既有多樣性,也有地域性,地區與地區之間又有差異性。
這里我講一個發生在我身邊的故事。
我兒時的一位伙伴,小學時就考入縣城中學,并考上大學,大學畢業后,一直在縣城工作,對我們村里的傳統習俗不是很了解。
去年農歷十二月初,他老母去世后,葬在村里的墓地里。縣城距我們村雖然只有20公里,但在傳統習俗上存在很大差異。
按照縣城周邊村莊的習俗,老人去世三年內,每年的臘月底,通常是臘月二十三到二十四過小年后,直到除夕,要到墳頭給老人燒年紙。
去年臘月二十六,我那位小時的伙伴開著小汽車,帶著一家人打算到他母親的墳頭燒年紙。
回到村里時,正好碰到他的叔叔,叔叔問明他回村的目的后,對他一頓訓斥,說道:我們這里有一句老話說“叫花子燒年紙”。你說說看,是你是叫花子呢,還是你老娘是叫花子?真是沒規矩!
我那位小時伙伴討了個沒趣,只好灰頭土臉地開著小汽車回了縣城。
這就是地域上的民俗差異。在甲地的禁忌,到了乙地就未必是禁忌,在乙地能做的事,到甲地未必能做。
比如,過去一些農村,女兒女婿一起回娘家時,過夜不能同房住,要分開睡,民間還流傳這樣的話:“公公不進兒媳房,女婿娘家不同床”。
然而,有一些農村則沒有這種習俗,女兒女婿回娘家時可以住一個房間。
下面我給讀者朋友介紹一下,我們縣農村清明掃墓的一些民俗差異。
一是時間差異。我縣的北邊,清明掃墓的時間,通常在清明節以前,過了清明節后,包括清明節,都不能掃墓。這種習俗在時間上有嚴格的限制。
我們縣的南邊,清明掃墓的時間,既講究“三月清明掛在前,二月清明掛在后”,也講究“前三后四”。
也就是說,逢農歷三月的清明節,一般在清明節以前掛青,而農歷二月的清明,一般在清明節以前掛青,閏二月清明通常被視為三月清明,在清明節以前掛青。
不管是農歷二月清明,還是農歷三月清明,在清明節的前三天和后四天掛青,都是可以的。這種習俗,掛青的時間上比較靈活。
二是掃墓參加人員的差異。這種差異比時間差異更大,我們縣境內掃墓參加人員的差異,可分為四大版。
其一、外嫁女不允許到娘家掛青。其二、外嫁女、家里女人不允許到墳頭上去掛青。其三、外嫁女可以到娘家掛青。其四、不僅外嫁女可以到娘家掛青,還可邀請外姓人參加掛青,人越多越好。
三是掃墓燒錢紙的差異。我們縣域北邊,清明不用寫包封(也稱包袱),直接把紙錢在墳頭燒掉。而南邊則要把紙錢包成包封,寫上收錢人和寄錢人的姓名,在墳頭上燒掉。
除了以上三種比較明顯的差異外,我們縣境內,還存在鄉與鄉、自然村與自然村之間的掛青風俗差異。
我們縣是一個不足四十萬人口的縣,境內各種習俗的差異就這么大,從全國的角度來看,習俗差異就更大了。
實際上,這種風俗之間的差異,自古以來就存在,《禮記·曲禮上》:“入境而問禁,入國而問俗,入門而問諱。”后來,這句話演變出三句成語:入鄉問俗、入鄉隨俗、入國問禁。
如果各地的風俗是一樣的,沒有差別,那就不必“問”,也不必“隨”了。就像在自己的村里一樣,村里有哪些禁忌和風俗,從小到大已了如指掌,不必費口舌去“問”,更不用花心思去“隨”了。
再回到閏二月能不能上墳的問題。前面已經說清楚了,這種清明習俗,既然是一種個別地方習俗,出于對地方傳統習俗的尊重,不好輕易作出評論。
但是,如果沒有這種習俗的地方,也就沒有必要聽人忽悠,不用盲目遵從,更不能把地方習俗有意拔高,說成是全國普遍性的習俗。
我國民間還有一種普遍的說法,說正月初二外甥給舅舅拜年,清明節上墳祭掃祖先,這兩個日子是古代皇上金口玉牙欽定的,不論是黃道黑道,百無禁忌。
正月初二該給舅舅拜年的去給舅舅拜年,清明節該給祖先祭掃的去給祖先祭掃。這種習俗才是一種普遍的習俗。讀者朋友,你說對不對?歡迎在評論區留言探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