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日這天,莫斯科正為一位重要訪客的到來興奮不已,然而,美國笑不出來了。對美國而言,這意味著美國孤立俄羅斯企圖的失敗。與此同時,關于俄烏局勢,風向似乎也發生了微妙的變化。
首先,聯合國開始呼吁停火。在此之前,白宮代表約翰·柯比聲稱,拜登政府不支持俄烏在現階段停火,認為這是對俄羅斯的成全。然而據塔斯社21日報道,聯合國秘書長副代表法爾漢·哈克指出,對聯合國來說,重要的是盡快停止敵對行動。
哈克強調,自己拒絕對柯比的言論發表評價,說白了,聯合國實際上是在變相打臉美國。
其次,捷克認為,俄烏沖突有望迎來轉折點。捷克總統彼得·帕維爾預測,2023年來,俄烏沖突必須出現某種轉折點。至于是軍事上的轉折點還是外交層面的轉折點,捷克總統也沒有明確指出。
但是,2023年,俄烏沖突確實出現了太多變數,比如一些大國的態度轉變、中東格局的變天、美國內部的政治經濟風波。因此,俄烏沖突在2023年迎來轉折點的可能性不小。
然而,美國既不想看到俄烏沖突盡快結束,更不想看到俄方如愿以償,為此,美國緊急采取了兩大動作。
其一,美國又為烏克蘭送上新的援助。
美國要避免俄方取勝,首先是需要維持烏軍的作戰能力。烏軍預計在兩個月內發起反攻,然而,烏軍的軍事物資需求仍未得到滿足。據塔斯社20日報道,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宣布,美國另外向烏克蘭提供一套價值3.5億美元的軍事援助,其中包括海馬斯炮彈、榴彈炮以及反坦克武器。
布林肯強調,只要俄烏沖突持續,拜登政府就會一直支援烏克蘭。美國試圖給烏克蘭吃下“定心丸”。然而,美國的援烏規模越來越小,歐洲對烏提供彈藥也相當吃力,這不禁讓人懷疑西方的持續援烏能力。
其二,美國又向俄羅斯邊境發出新的核威懾。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21日報道,20日當天,美軍兩架В-52Н戰略轟炸機在波羅的海上空飛往俄邊界,俄軍一架蘇35戰機緊急升空并成功攔截。美軍戰略轟炸機在20日這一敏感時刻逼近俄邊界,其意圖再明顯不過。
據悉,根據美俄協定,B-52H戰略核武器轟炸機允許攜帶核武器。美國既希望借此展示對俄羅斯的核威懾,又希望向東歐國家展示美國在波羅的海上空的核力量,給東歐國家吃下“定心丸”。
然而,自從美軍無人機在黑海墜機之后,美國即使動用戰略核武器轟炸機,也只是采取騷擾性動作,依然讓人難以把握美國的真實魄力。
此外,烏軍也坐不住了。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21日報道,克里米亞行政長官謝爾蓋? 阿克肖諾夫宣稱,20日晚,因應對烏軍無人機襲擊克里米亞,占科伊地區的防空系統緊急啟動,占科伊市隨即進入緊急狀態。
據悉,烏軍成功摧毀了一列運載口徑導彈的列車。烏軍挑中占科伊市這一克里米亞鐵路線交匯點,無疑是在向俄方展示烏軍破壞俄軍后方補給線的能力,同時也是在展示烏軍繼續作戰的決心。
當然,烏軍的大規模反攻還沒開始,烏軍此時襲擊克里米亞,很可能是得到了美國的授意。
美軍無人機墜毀黑海后,美國希望找回場子,然而,盡管白宮宣稱美國拒絕遵守俄方設置飛行限制要求,美軍卻不好直接出動了。俄烏已經處于交戰狀態,烏軍襲擊克里米亞,也是給美國出一口氣。從中也可以看出,俄方的防空始終存在疏漏處,除非俄方摧毀烏軍的軍事能力,克里米亞將施政處于烏軍的空中打擊威脅之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