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脫貧攻堅戰取得全面勝利,在習近平總書記的關心下,一個個“懸崖村”翻越世代難以逾越的“貧困大山”,大涼山鄉親們的生活變了大模樣。“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對困難群眾,我們要格外關注、格外關愛、格外關心,幫助他們排憂解難。”為此,四川省科技扶貧基金會(以下簡稱“基金會”)深入大涼山深處,聯合當地政府與有關單位開展健康幫扶工作。
涼山彝族自治州越西縣越城鎮河東小學校,位于越城鎮河東村,距越西縣城四公里。學校共有學生1059人,少數民族學生1024人。學生家庭大多地處農村,條件有限,因此學生家長對培養學生行為習慣的意識較為淺薄,缺少家庭衛生健康教育,學生的清潔衛生意識較弱。
為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增強學生衛生健康意識,3月14日,基金會聯合美團公益、共青團涼山州委、中共越西縣委宣傳部、共青團越西縣委,為涼山彝族自治州越西縣越城鎮河東小學校的學生發放了1059個洗護包,更好地培養孩子的個人衛生習慣,幫助青少年兒童健康成長。
洗護小課堂開課啦!
在發放洗護包的同時,基金會聯合美團公益、中共越西縣委宣傳部、共青團越西縣委,在學校開展《鄉村兒童洗護包》洗護小課堂活動。
洗護小課堂中介紹了《洗護包指南》,包含了洗護包中的洗漱用品介紹及對應的用途。
同時,課程還細致地羅列了“六步洗手法”,通過洗手這一生活中的小事入手,積極引導孩子們關注并養成良好的衛生健康習慣。洗護小課堂通過面對面的方式,讓孩子們直觀地學習衛生健康知識。
從孩子的角度出發,洗護包顯得最簡單、最實用、最貼心。每一個洗護包,像一個個滿懷希望拋出的漂流瓶,代表的是一份社會責任,更是愛心捐贈人的一份關懷。
此次越城鎮河東小學校已是基金會“鄉村兒童洗護包”項目發放的第30所學校。至今,“鄉村兒童洗護包”項目已累計發放14398個洗護包。下一步,基金會將繼續聯合相關單位覆蓋更多學校,做好移風易俗的“傳播者”和“踐行者”。
在發放洗護包的同時,項目組還對之前“鄉村兒童洗護包”項目執行學校進行了回訪。學校老師帶領項目組工作人員查看了學校教室、學生宿舍。
學校老師告訴我們,孩子們一直堅持使用洗護包中的物品。經過系統的洗護課程學習,孩子們現在的衛生習慣已經有了很大改善。
下一步,項目組將根據走訪學校調研需求匹配相關資源,聯合當地有關部門持續做好項目的執行與反饋工作,幫助甘阿涼地區孩子健康快樂成長,同時也讓每一份愛心落到實處。
項目介紹
鄉村兒童洗護包
健康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必然要求,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條件,是民族昌盛和國家富強的重要標志。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既是解決好衛生健康領域主要矛盾的重大制度安排,又是促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有效路徑,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基金會積極響應號召,發起《鄉村兒童洗護包》項目,為全國偏遠山區的兒童、青少年發放洗護包,同時采取課程與實物相結合的方式培養兒童、青少年的個人衛生習慣,幫助兒童、青少年健康成長。
四川省科技扶貧基金會
四川省科技扶貧基金會是經登記管理機關認定的具有公開募捐資格的慈善組織,全國先進社會組織、5A級社會組織、連續多年在基金會中心網(CFC)、全國基金會財務透明度以及信息公開披露均透明指數(FTI)全國并列第一。關注領域:科普教育、產業幫扶、科學減防災、社會組織孵化、中小企業發展等。
四川省科技扶貧基金會已入駐微信公眾號、新浪微博、抖音、今日頭條、網易號、企鵝號等10+平臺,更多信息也可登錄官網:http://www.kejifupin.org/查看,感謝您的支持,歡迎您的監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