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毛澤東的三位妻子,為他生下了四男二女,其中三兒子毛岸龍和四兒子毛岸紅失蹤,生死不明,二兒子毛岸青身體不好,最讓他心疼的是大兒子毛岸英的早逝,給他的打擊實在是太大了。
圖|毛主席和長子毛岸英的舊照
開慧之死,百身莫贖
有人說,妻子就像是一面鏡子,從另一個側面照出一個人的心靈。
楊開慧是毛澤東的老師楊昌濟的女兒,這位書香閨秀,身材適中,聰明睿智,熱情溫柔。
當她全心全意愛上毛澤東以后,便不顧任何艱難險阻,全力支持毛澤東的事業,他們是親密伴侶,更是革命伉儷。
從毛澤東給楊開慧寫的一首詞就可以看出來。
1923年底,毛澤東為了革命事業離開長沙,臨走前寫了一首詞名叫《賀新郎》。
“揮手從茲去,更那堪凄然相向,苦情重訴……”
北京師范大學康震教授感動地講述,這首詞中,毛澤東生動地表達了對楊開慧這位“知己”的深深感情,甚至說是心心相印,比翼齊飛。
圖|毛澤東一家(劇照)
1927年大革命失敗后,毛澤東再次告別楊開慧和三個孩子,不久便上了井岡山,從此和楊開慧失去了聯系,最后得到的是楊開慧被敵人殘忍殺害的消息。
1930年楊開慧和長子毛岸英一起被捕入獄,面對敵人的威逼利誘,楊開慧咬牙回答:“我死不足惜,只愿潤之革命早日成功。”
楊開慧犧牲時,年僅29歲。
隨后,毛岸英被組織營救出來,帶給了毛澤東的弟弟毛澤民,毛岸英哭著告訴毛澤民:“媽媽被敵人殺害了。”不輕易落淚的毛澤民得知后悲痛而泣。
為了三個孩子的安全,楊家人火速把三個孩子送到了上海。他們先是在幼兒園讀書,后來不得不走上大街流浪。
圖|毛岸英三兄弟
當時相傳毛岸龍已經不幸夭折,他和弟弟毛岸青在上海吃盡了苦頭,翻過垃圾桶,睡過公園,賣過報紙。
直到1936年,毛岸英二人才被組織上找到,火速送到蘇聯避難,毛岸英和毛岸青從此生活在蘇聯,走上了安靜的讀書之路。
而毛澤東這邊,他在1930年讀報紙的時候,突然從報紙上證實,楊開慧犧牲在何健的屠刀之下,悲痛萬分,隨后說了八個大字:開慧之死,百身莫贖。
或許毛澤東不知道,當時的楊開慧對他的思念猶如漫漫長河,這從楊開慧1928年寫的一首詩中可得到佐證。
這首詩名叫《偶感》,其中有一句:
天陰起朔風,濃寒入肌骨……足疾已否痊?寒衣是否備?
從這幾句中可以看到“足疾已否痊”指的是毛澤東在離家時腳上有傷,一直沒有痊愈,楊開慧的關心可謂細致而感動。
多年以后,賀子珍在回憶和毛澤東初次見面時也證實,當時毛澤東腳上磨起了泡,似乎患有嚴重的足疾,再加上長時間走路,情況似乎更為嚴重。
圖 | 楊開慧和孩子
遺憾的是,楊開慧的這首詩《偶感》是在1982年工作人員修繕楊開慧故居時,在墻縫中發現的,此時毛主席已經逝世多年,他生前沒有看到這些字跡。
新中國成立后,楊開慧上學時的同窗好友李淑一,曾給毛主席寫信,表達對楊開慧的思念之情,毛澤東觸景生情,抑制不住對亡妻的厚愛,這才創作了悲壯而浪漫的著名詩詞《蝶戀花·答李淑一》。
其中開頭便是:我失驕楊君失柳,楊柳輕飏直上重霄九。
“驕楊”正是楊開慧,說明楊開慧在毛澤東的心里,是驕傲的,自豪的,更是尊貴的。
據毛岸青回憶,有一次他讓爸爸重新寫一遍《蝶戀花》,毛主席提筆寫下四個字“我失楊花”。
毛岸英提醒道:“爸爸,你是不是寫錯了?不是驕楊嗎?”
再看毛澤東,他已老淚縱橫,情不自禁。他緩緩說道:“岸青,楊花也很貼切。”
原來,在偉大領袖毛澤東的心里,他的愛妻楊開慧從來都是一朵“楊花”,只是他一直藏在心里,不為人所道。
我做毛澤東的兒子合格嗎?
毛岸英在蘇聯的時候,毛澤東是非常想念的,他多次給兩個孩子寄信,信中不忘記給孩子們寄去照片還有李訥的畫畫作品。
在每封信中,毛澤東寫了“十分喜歡”“期盼回來”的字樣,希望他們快樂成長,不斷進步。
父愛相隔千山萬水,仍然隱隱可見,日理萬機的毛主席每天從百忙之中寫的那些信,便是偉大的父愛。
圖|毛岸英
1945年底,毛澤東身體不好,或許是積勞成疾,延安的中醫無法根治,中央的一些同志建議讓蘇聯派幾個醫生過來。
那天毛澤東正在家里養病,蘇聯來電說,派到中國的醫生已經出發,同行的還有毛澤東的長子毛岸英。
看到最后這句話,毛澤東猛地從床上坐起來,趕緊讓警衛員備車,他不惜抱病也要去機場,為的就是親自接自己的兒子。
飛機抵達延安那天,當毛岸英穿著蘇聯陸軍上尉的軍裝走下來時,已經十多年沒有見到兒子毛澤東悄然落淚了,他走上前緊緊地抱住毛岸英:“你都長這么高了!我的岸英啊!”
毛岸英回到延安后,毛澤東的病情還沒有經過醫生的診斷就有了大的好轉,一如毛澤東說的,這是“思念的疾病”。
父子兩,多年不見,徹夜長談。
但很快,毛澤東就發現了毛岸英身上存在的小問題,他常年在蘇聯長大,吃的是洋墨水,喝的是牛奶,穿著干干凈凈,每當出門,都吸引了無數的人圍觀。
其實毛澤東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是這樣的。
一天,毛澤東沉下心來和毛岸英說:“岸英啊,爸爸對你有一個要求,不知道你怎么想的。”
毛澤東說得極其含蓄,他又說:“你在蘇聯大學上的學,還參加了蘇聯衛國戰爭,可是你對中國的實際情況還了解的不夠,應該補補課。”
毛岸英是個聰明的孩子,他雖然低著頭一言不發,但早已經明白了爸爸的意思。
第二天,毛岸英脫下軍裝,背著行李,來到了模范村吳家棗園,讓農民帶著自己下地勞動了,他要和農民伯伯同吃同住同勞動。
毛澤東得知后,滿意地笑了。
周恩來見狀,曾對毛主席說:“主席啊,你這樣是不是對岸英太嚴格了,他從小受的委屈就夠多了。”
結果毛主席說:“誰讓他是我的毛澤東的孩子呢。”
1946年下半年,胡宗南進攻延安,局勢緊張,毛岸英回到延安給父親匯報學習成果。
當毛澤東看到皮膚黝黑,手上起了老繭,并且大變樣的兒子,心疼地說:“岸英啊,你的學習成果不錯啊。”
為了趁熱打鐵,毛澤東還讓毛岸英去參加了土改,繼續接受鍛煉,毛岸英樂此不疲。
中央機關遷到西柏坡后,李訥的媽媽曾為毛岸英介紹了一個對象,人很漂亮,是從北京來的,但是毛主席卻不以為然,他對毛岸英說:“人光長得漂亮有什么用呢?她的理想,她的性格,你知道嗎?”
不久,毛岸英在西柏坡認識了一個姑娘,名叫劉思齊。
其實,劉思齊是毛澤東的干女兒,早在十年前,毛澤東在看戲的時候就見過這個女孩,她是烈士劉謙初的孩子。
毛主席心疼地說:“你原來是烈士的孩子,那你以后就當我的干女兒吧。”或許毛主席也沒有想到,日后這個女孩會成為自己的準兒媳婦。
當毛岸英得知這么一回事后,激動壞了,這是親上加親啊。
毛主席雖然表面上同意了這樁婚事,但因為劉思齊當時年紀還小,不滿18歲,而且還在讀書,所以不允許現在結婚,要等一等。
1949年10月1日,開國大典在北京天安門隆重舉行,半個月后,毛主席把毛岸英和劉思齊叫在身邊,決定為他們舉辦婚事。
這次婚禮雖然場面不大,但規格極高,請來的都是貴賓,比如周恩來、劉少奇、朱德、任弼時、還有他們的夫人等。
毛岸英和劉思齊胸前佩戴大紅花,喜慶十足。據李敏回憶,毛岸英和劉思齊結婚后十分幸福,毛岸英在工廠上班,劉思齊在學校繼續讀書。
毛岸英曾多次問劉思齊:“你覺得我做毛澤東的兒子合格嗎?”
合格,當然合格。在劉思齊的眼里,毛岸英是毛主席的好兒子,更是他的好丈夫。
然而劉思齊沒有想到,這個問題還沒有當面問毛主席,他便永遠把自己留在了異國他鄉。
在大火中永生
朝鮮戰爭爆發后,毛主席在中南海緊急開會,研究要不要出兵的問題。
他曾對彭德懷說:“為了我們后面幾代人的幸福,這一仗必須要打。”
用電影《長津湖》中的一句臺詞,毛主席說:“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
隨后,毛主席下令成立了中國人民志愿軍,彭德懷為總司令,也正是在這時候,剛剛從老家探親歸來的毛岸英,突然找到彭德懷,表示要去朝鮮參戰。
彭德懷收到毛岸英的這個請求其實并沒有感到意外,但他卻一萬個不同意。
圖|毛主席和彭德懷
彭德懷說:“你們兄弟三個,一個在上海失蹤,一個身體不好,現在能陪在你爸爸身邊的,可只有你了。”
但毛岸英堅決要去,他找到毛主席,讓毛主席為彭老總說情。
毛主席是懂自己的孩子的,他也知道毛岸英的優秀,最后專門宴請了彭德懷,希望彭德懷可以把他帶到朝鮮。
在這時候,聶榮臻這邊給毛主席匯報,說志愿軍司令部缺少一位政治經驗可靠的俄語翻譯,毛主席想了想說:“那就讓毛岸英去吧。”
就這樣,毛岸英以俄語翻譯的身份,跟隨彭德懷跨過了鴨綠江,來到了朝鮮戰場。
臨走前,細心的毛岸英專門去給妻子劉思齊做了告別,他囑咐妻子三件事:第一,每周去中南海看望爸爸,第二,好好完成學業,第三,幫他照顧好毛岸青。
毛岸英在朝鮮的表現是極好的,據和毛岸英曾經在一起待過的趙南起回憶,毛岸英在蘇聯學習了一身的本領都用在了朝鮮戰場。
他還熱心地幫助戰友們寫家書,還有一次,朝鮮居民遇到了大火,毛岸英從居民家搶救出了一個小女孩。
但命運無情。
1950年12月25日早上,志愿軍司令部大榆洞,傳來了兩聲敵機戰斗機的轟鳴,按照慣例,大家要一起去防空洞。
當時彭德懷和大家都已經轉移到了防空洞,彭德懷專門問了問有沒有落下人。
敵機飛過后,大家本想著敵機已經離開了,不料還沒有幾分鐘,敵機掉頭回來了,然后朝著大榆洞扔下了百枚凝固汽油彈。
當時大榆洞一片火海,毛岸英的戰友回憶:“大火的氣浪很大,把我們沖出幾米遠。”
但是當大火過后,有人突然報告,犧牲了兩位戰友,彭德懷左右看了看,毛岸英不在身邊,意識到大事不妙。
經過清理現場,發現了兩具燒焦的遺體,一個是秘書高瑞欣,一個就是毛岸英。
事發后,彭德懷馬上給中央發電,匯報這一慘烈結果。
彭德懷在電報中寫道:
11時他們4人返回房子內,忽又來敵機四架,投下近百枚燃燒彈,命中房子,兩名參謀跑出。毛岸英及高瑞欣未及時跑出被燒死。……
電報傳回北京后,周恩來擔心毛主席難以忍受,便悄悄把電報壓了下來,直到1951年初,周恩來才讓葉子龍把電報給毛主席看。
父親得知兒子犧牲,是什么感受呢?
葉子龍回憶,毛主席盯著電報看了很久,他把頭突然埋得很低,想去拿支煙抽,可是那個火柴盒明明就在他面前,他還一直在口袋里找。
他沉默了很久,嘆息地對周圍的人說:“沒什么大不了的,誰讓他是我的毛澤東的孩子呢!”
他還說:“不要以為是我的兒子犧牲了就怎么樣了,那么多志愿軍戰士哪個不是爹娘養的。”
關于毛岸英,毛主席不止一次說過“誰讓他是我毛澤東的孩子呢。”
這句簡單而質樸的話,足以表明,毛主席雖然鐘愛毛岸英,但又始終很嚴格,直到孩子犧牲,他仍然忍著淚水,把孩子當成自己的驕傲,這種胸懷不是每個人可以有的。
圖 | 毛岸英生前影像
后來,抗美援朝即將結束時,周恩來曾提議把毛岸英的遺體運回國安葬在楊開慧身邊,但毛主席不同意,他說:“就讓他留在朝鮮吧,不是還有千千萬萬的志愿軍烈士在朝鮮嗎?”
正所謂,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尸還。
毛岸英和其他志愿軍烈士一起,留在了異國他鄉。
“我做毛澤東的孩子合格嗎?”
毛岸英犧牲后,劉思齊把這個問題轉告給了毛主席。
毛主席含淚答:“合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