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逝世后,華國鋒曾召集中央政治局成員,討論了關于毛主席的后事處理辦法。
其實按照毛主席生前的遺愿,他是希望遺體被火化的,但華國鋒認為,毛主席是挽救中國革命的偉大領袖,他的遺體應該被后人永遠瞻仰。
華國鋒的提議得到了很多同志的支持,更得到了全國人民的支持。
隨后,他提出,先做好遺體防腐工作,然后制造水晶棺,接著就是建造毛主席紀念堂,并在一年之內完成。
宏偉建筑,一年內竣工,這些偉大的工程,離不開華國鋒的督促。
1977年,毛主席紀念堂正式對外開放,很多地方的群眾都趕到北京,只為見毛主席一面。
1981年春節后,《人民日報》在報道華國鋒的職務時,多以“同志”代替,實際上華國鋒已經慢慢退出了大眾視野,走向了退休生活。
鮮為人知的晚年
華國鋒曾是黨的領導人,但是據中南海的攝影師回憶,華國鋒在任職期間,出席什么活動,從來沒有帶著夫人出席過,這是他對家人的嚴格要求。
退休后,他對子女的要求更是如此。
在北京西皇城9號,是華國鋒晚年居住的四合院,朋友們登門拜訪,進門就能看到一個巨大的葡萄架子,這是華國鋒晚年的愛好。
原來,華國鋒曾經在北京找了好幾個葡萄園,學習了很久,如何種植葡萄,如何管理農場。
如今在自己的小院,他種了很多葡萄,有人來了就說:“快來吃點葡萄吧。”
作為地地道道的山西人,學習種葡萄本身就是稀奇事,可他不亦樂乎。
華國鋒的家里更是陳列簡單,除了客廳掛著一張毛主席像外,基本沒有什么顯眼的東西。
除了喜歡種葡萄,華國鋒還喜歡寫毛筆字,他的墻上掛著一張巨大的字幅,上面寫著“清靜”,或許這就是他的心理狀態。
2006年,華國鋒的家里來了一位特殊的客人,原來正是袁隆平。
早年間,袁隆平在研究雜交水稻時,華國鋒給予了莫大的幫助,他沒有忘記這份恩情,華國鋒說:“袁隆平同志,全國人民不會忘記你的?!?/p>
袁隆平則是說:“華老啊,沒有您的支持,哪有雜交水稻的今天啊。”
當時兩位老人坐在一起聊天暢談,跨越了一個世紀,真是讓人感動。
當然,對于華國鋒而言,還有一件極其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去毛主席紀念堂看望毛主席。
自從1977年毛主席紀念堂對外開放,華國鋒每年都會去毛主席紀念堂瞻仰他老人家,每年如此,年年如此。
每次到了毛主席紀念堂,華國鋒都會帶頭喊道:“像偉大的領袖毛主席鞠躬!”那種呼聲,是發自內心的,更是觸及心靈的。
時間來到2008年,華國鋒因為身體原因,不得不住進了醫院,當時正好是奧運會開幕期間,朋友勸他去看一看。
他說:“我走不動了?!辈辉?,這居然是華國鋒最后的時光了。
2008年8月20日,華國鋒在北京與世長辭。黨中央對華國鋒的評價是中肯的,自從從領導崗位退下來后,他一直關心著改革開放事業和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直到生命最后一刻。
歷史自有功過,相信后人不會忘記華國鋒的貢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