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掌國美零售1年多,黃光裕沒有讓公司重返行業一線陣營,恢復原有的市場地位,而是讓國美零售背負了高達190億元的虧損包袱。接下來,黃光裕怎么辦,國美又怎么辦?直播帶貨、開放加盟,能讓國美活下去嗎?
荀玉||撰寫
國美零售在這個春天卻面臨著“雪上加霜”的考驗。
日前,國美零售發布一份業績預警公告:2022年預計銷售收入下滑約55%至65%左右,虧損在170億元至人民幣190億元之間。而就在2021年,國美同期虧損僅為44億元。有意思的是,國美零售目前的董事局主席,并不是公司創始人黃光裕,而是曾經的被收購對象大中電器創始人張大中。
就在國美零售這份業績預虧公告發布之前,公司還在積極造勢并謀求自救。核心內容就2點:一是公司開放加盟,吸引各方力量來國提貨;二是公司關掉不賺錢的實體店轉為全面線上直播賣貨。
國美電器在對外發布的通告中宣布:以線上線下深度融合,帶動業務多元創新的新發展模式,通過直播帶貨、社會推手、外渠平臺以及MCN機構的合作、小b招商分發、加盟、投資合伙等業務的開展來提升綜合實力。此后,國美對外發布的內容則包括國美零售發力直播賽道再交亮眼“成績單”,將加強MCN合作提升商業化能力等。
不過全國多個城市的消費者,卻不斷向媒體求助,在國美門店購買的家電產品,既不發貨也不退款。那么,在黃光裕重新執掌國美經營管理的一年多時間里,國美內部到底發生了什么?
預警公告顯示:在170億至190億虧損金額背后,有65億至85億左右的商譽減值。而公司經營性歸母凈利潤則為虧損45億至55億元。這一系列的操作,顯然讓外界關注:黃光裕這是對國美采取“不破不立”的經營手段,而是想徹底清空過去的歷史包袱,吸引新的投資進入?
在經歷了2022年的欠薪、裁員、虧損、債務逾期等消息之后,黃光裕2023年初繼續大賣國美零售的股份。港交所披露的數據顯示,在2023年開局僅半個月,黃光裕卻仍在持續減持國美零售股份:經過最新一輪1月11日的減持,目前黃光裕所持股份額已降低至10.79%。就在2021年底時,黃光裕在國美零售的持股還高達60.98%。
關注智家電(ijiadian):智能互聯網時代的家電新媒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