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今天的目光審視開心麻花的電影作品,《夏洛特煩惱》可謂精致。
曾有導演在后來兩年間與我說起當年的這部爆款,因為當時他也想拍一部喜劇片——
在喜劇泛濫的電影年代,有什么比拍喜劇更安全的呢?
導演與我在解讀《夏洛特煩惱》時講述了他的觀感:
劇情緊湊,包袱一個接一個,讓觀眾目不暇接,全場哄笑,拍喜劇肯定穩賺……
沒了。
不用懷疑,這就是當時大多數跟風者對于一部爆款作品的理解,或是說對正當熱火朝天的電影市場的理解。
而在沈騰和馬麗這對銀幕組合尚未正式成為“沈馬”神話前,他們的定義僅限于春晚小品的搞笑擔當。
至于這部《夏洛特煩惱》于未上映前便組織了一次院線和發行團隊的看片會,大家普遍點贊。因為這種以“穿越”為主題,曾被某些影視劇用爛了的故事套路,在開心麻花的集體智慧下煥發出了新的生機與別樣的驚喜。
于是后來,開心麻花火了,小劇場爆滿,沈騰也幾乎一夜之間成了喜劇頂流。
1
《夏洛特煩惱》爆火之后,宣發方、影評人和各路大神都對其故事主題做過解讀,從立意到核心,從渣男之辯到配角光彩,甚至連“喔滴老噶……”也成了一種魔性洗腦。
幾年后,《西虹市首富》上映,遺憾的是關于“我的區長父親”那一段“高空自由落體壓血花”的片段被刪減,否則必然會讓袁華在《夏洛特煩惱》中的落魄串聯出一個合理的解釋。
不過關于袁華(尹正 飾)和秋雅(王智 飾)依然攜手亮相于《羞羞的鐵拳》,回眸一笑,依舊《一剪梅》,這在當時的影院里再一次引起觀眾心照不宣的笑聲。
人們由此片刻回憶起2015年初見《夏洛特煩惱》時的歡樂與悲傷。
這部電影更像是一番中年人對過去時代的懺悔與懊惱,以及“假如一切重來一遍,我不至于如此”的遐想。
至于年輕觀眾看到的則可能是另外一種景象:
落魄失意的人回到學生時代,以未來的感知獲得過去的榮光,收獲女神打敗情敵,讓自己登上人生巔峰。然而在一切遐想被病痛擊潰后,他忽然明白原來值得珍惜的依然是守護自己的人。
那么“找一個愛我的人”還是“我愛的人”這種情感話題再度引發思考。
擁有不同人生經歷的觀眾看待夏洛的情感會有不同的感悟。
尚未真正面對人生跌宕和定論的人可能僅僅處于“糟糠不可棄”的道德感慶祝渣男夢醒,已經經歷過人世變幻的人也許真的會痛心疾首,并對枕邊人咬牙切齒:
“當初、錯付、也許、更好。”
所以電影終究改變不了什么,電影就是電影,喜劇也只是喜劇。
不信的話在若干年后的今天隨便問一個普通觀眾對《夏洛特煩惱》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
是“以后各論各的,我管你叫哥,你管我叫爸”?還是“馬什么梅?馬冬梅”這般的抖音片段?
2
“我把一切都給你,你把冬梅還給我。”
夏洛(沈騰 飾)對大春(艾倫 飾)說。
在經歷了人生如夢的變幻后,一天下午夏洛來到馬冬梅(馬麗 飾)的家里,已為人婦的馬麗熱情地招待了他,在夏洛的娓娓道來中,室內的場景一分為二,“現實”中已是大明星的夏洛只是在對老同學講一個自己曾經做過的夢,“夢”中卻是真實發生過的點滴幸福。
這個片段我覺得是全片的神來之筆,伴隨著夏洛的敘述和面前的茴香面,許多觀眾會冷靜下來,在那么一刻替這個男人思考人生的奧義:
得到的和失去的,究竟是否都是值得的?
那么夏洛在穿越回去贏得了他想要的人生時最終得到的是什么?
女神秋雅?她依舊還是會跟落魄的袁華上床。
連原本應該早逝的母親在這個時空里都會讓自己的同學莫名地成了自己的“張叔叔”。
還有那些成名之后的負累,包括內涵周天王的“貪吃蛇”之怒,其實夏洛內心依然是恐懼的,因為他知道自己所得到的這一切,可能都不如馬冬梅冬夜里為了他跟流氓“鉆小樹林”來得真切。
幾年后我看九把刀的《那些年》,一天夜里沈佳宜在電話中仰望天空,對柯景騰說:
“在那個時空里,我們應該還在一起吧。”
夏洛則干脆直接以魂穿的形式真的體驗了一把人生如果重來的抉擇,遺憾的是,他是在懊悔中度過的,以生命終結的形式不得不回到了現實中。
至此才開始了每天黏著馬冬梅的人生。
3
開心麻花在當年以一種全新的方式向不熟悉他們的觀眾展示了“如何以最小的篇幅展示富有層次感的喜劇”,把一切可以讓人會心一笑的元素用自然的形式表現出來。
比如“我的區長父親”和夏洛代表班級參賽最后在抹滿了腮紅的主持人的激昂聲中大聲宣布“一等獎是《我為祖國獻石油》……”當然,還有本片的靈魂人物之一——王老師(田雨 飾)在同學會里的那句“送掛歷?老師不記得”的現實。
這些諷刺的藝術表現得不那么“刺激”,也不那么“搗亂”,相反,它們只是一晃而過,似乎就如現實中大家的感知一樣,那么自然又那么理所應當。
夏洛便把觀眾帶入到了一個曾經經歷并依舊在經歷的時代里,沒有熱血澎湃,也沒有建設祖國的心思,每個人都是普通人,也都是有缺點的人,正因為這些缺點碰撞在一起才有了喜劇般的化學反應。會讓人哈哈大笑,偏偏又無可奈何。
只是當真的有觀眾在影院里為了夏洛逝去的愛而痛哭時,有些人似乎能意識到:
《夏洛特煩惱》中的人生,才是大多數人的人生——
總是懊悔失去了的,不在乎得到了的。
因此,當《一次就好》這首歌的旋律響起時,人們看的是夕陽下騎著單車充滿熱情的馬冬梅,和無論如何也改變不了屌絲本質的夏洛。
他們,是人生不同經歷和狀態下的面貌,他們和你我一樣,生活在過去、現在和未來中。
“喜劇的內核是悲劇”,《夏洛特煩惱》完美地詮釋了這句話。
在隨后的日子里,開心麻花一躍成為中國喜劇電影的代表力量之一。
再后來,歡脫依舊是歡脫的,只是少了一些意味深長。
4
2023年春節聯歡晚會上,沈騰馬麗再度聯手表演了小品《坑》。
馬麗舉著手機說:
“你們來看看這個人,這種干部。”
沈騰桀驁地說:
“你拍我我也是這么說……我們是為人民服務的……”
它以“一件小事”迅速引發了觀眾們的熱議,甚至當晚中紀委發聲——
不能讓“躺平式干部”再坑人了。
實話說,這種現象很讓我意外,因為同許多“皆大歡喜”相比,“意猶未盡”總是無法溢于言表。
結合去年年末和今年年初的一些變化,《坑》顯然意味深長又讓人拍手叫好:
我喜歡的沈騰馬麗又回來了。
這不是他們第一次這么干。
他們依舊在講述一些會“刺痛”神經的故事,也依然用喜劇的形式在表達一種“不喜歡”和“不圓滿”的人生。
因此,再度復述當年那位導演與我解析的《夏洛特煩惱》:
劇情緊湊,包袱一個接一個,讓觀眾目不暇接,全場哄笑,拍喜劇肯定穩賺……
沒了。
時至今日,我竟有些恍惚:
電影市場的低迷不前,總不好全怪資本和觀眾。
也許說真話往往不討喜,那么換一種方式,用“喜劇”的方式說真話或者能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如果將電影,或者說喜劇以擬人態的形式表現出來,那么我覺得可能它也會像夏洛一樣說:
“我把一切都給你,你把冬梅還給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