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轉眼,孩子們已經開學一個多月了,不過目前看來,好像還有很多孩子和家長沒有適應過來,為什么這么說,主要是因為這次的寒假放得有點久了,之前大家習慣了上網課,一下子重新回到校園,家長又要重新回到雞飛狗跳的生活,的確有點吃不消。
還記得開學前,有好幾個熱搜說的都是關于孩子開學的的事情,一個是開學前一夜,才是真正的萬家燈火,因為學生們都在趕作業;還有一個是孩子不寫作業,他老爹批評他,還頂嘴,結果當爹的一氣之下報警了等等。
隨著新學期的到來,孩子和家長之間的關系又迎來了一次大挑戰,畢竟之前大家都是網課,沒有那么多對比,家長和孩子的心都有點松懈下來了,現在一上學,這種緊張感又重新撲面而來,難怪親子關系會緊張起來。
不過身邊總有很多過來人會分享,自己跟孩子的相處之道,他們說:在跟孩子的相處不能把他們當作下屬,整天高高在上命令他們可不行,要把他們當作朋友;可又有人會說:當朋友太兒戲了,他們壓根不把自己放在眼里;還有人會說:我們已經把孩子當祖宗來伺候了,可就是不行。
那我們到底要用什么樣的相處方式,該把孩子當作什么人,才能更和諧地相處,著名心理學家李松蔚老師有個很微妙的比方,就是把孩子當成一個“不靠譜的領導”,這話應該怎么理解?
如何把孩子當作一個不靠譜的領導
1、給他解決方案
既然這個“領導”是不靠譜,意思就是說,他做事沒經驗、不成熟,經常會出現錯誤,那我們該怎么辦,我們總不能罵領導吧,那我們就可以用提供解決方案的思路來跟孩子溝通。
例如孩子非要去做一些危險的事情,那很多人會選擇說“你如果不聽我的,等下受傷別來找我”這話孩子聽著就會覺得不爽,加上一些叛逆的情緒,分分鐘會跟家長對著干。
那如果家長說"之前新聞上有說過,有孩子去這地方玩耍,不小心掉進去了,經過多名消防員努力才把他給救出來,孩子都嚇壞了。”接著給孩子提供一個替換方案說”我們不如去另外一個地方,那邊有沙池,也有滑梯,會更加安全和好玩“。
這么說,家長可以把事情的嚴重性和可能遇到的后果跟孩子說,也給出一個解決方案,那孩子就會更加容易接受。
2、把決定權交給孩子
很多事情我們責怪孩子沒有主見,往往是因為我們在生活中沒有給太多機會他們做決定,家長需要擺正自己的位置,我們只是他的“下屬”,只負責提供意見,但要知道決定權在孩子手里。
因為每次我們都幫孩子做決定,他日后就只會越來越依賴你,不能獨自面對這個世界,更不能快速成長,雖然孩子是我們很重要的人,但不可否認的是,總有一天,他們終究會長大,會離開我們,獨立去面對外面的世界。
那我們只能在他的成長過程中,不斷讓他們試著做決定,并承擔一些可控的后果,這樣他們才會在一次又一次的失敗中長大。
3、接納孩子的壞情緒
在教育或者說在輔導作業的過程中,免不了一些爭吵,但我們要知道,盡管面前這個“領導”有多不靠譜,這份工,我們是不能辭職的,所以這些壞情緒只會影響彼此的關系。
我們需要接納他們這些壞情緒,例如領導批評我們,我們也不好當面懟回去,我們可以用其他方法,巧妙化解他的怒氣,讓這件事情盡快推進下去,這樣做才更有意義。
4、統一意見
一般在會議上,如果一個員工提供了一個方案,需要領導給答復,領導一般不會直接給出自己的意見,他會先問問其他人有什么意見,然后才會發表自己的看法。
這種情況如果放在家里,父母都希望孩子去做某件事,那父母兩方的態度就應該統一,不要一個說東,一個說西,這樣孩子也無法判斷自己到底應該聽誰的。
只有兩個人意見先統一,并給孩子說清楚理由后,孩子才能做出自己的判斷。
總結
作為父母要知道,孩子會不斷成長,我們不能用教育3歲孩子的方式去教育13歲的他,我們需要跟著這位“領導”一起成長,這樣整個“公司“,整個家庭才能按照一個持續成長的路徑一直發展下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