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建城的歷史悠久,北京作為都城的歷史同樣悠久。
風云變幻,前塵舊事訴諸筆端;晨鐘暮鼓,光影穿梭數百年。
在趙振華眼中,這座古老的都城莊重而神秘,處處是風景,處處是故事。作為一名世代居住于斯400余年的“老北京”,這座城的一磚一瓦、一草一木無處不承載時光,悠遠厚重的城市記憶已然深深植入他的內心。
我們珍惜歲月留給我們的吉光片羽,就讓這本《舊京趣談》帶著我們走進北京城的建城史,走進那段一邊是刀光劍影、一邊是平民市井的生活,撫摸這座古城圈圈年輪。
書名:《舊京趣談》
作者:趙振華
出版社:中國文史出版社
精彩試讀
1876年,崇文門箭樓東南面。
“九門八點一口鐘”還有前半句
在明朝永樂年間朱棣皇上做出了一些決定,給北京城帶來了一些變化。大家可能都聽說過老北京人常說的一句話:內九外七皇城四,其實這是前半句,還有后半句:九門八點一口鐘。
仔細分析起來,這句話的前半句和后半句說的是間隔100多年的兩件事情。
前半句話:內九外七皇城四,說的是從明朝嘉靖年間在北京建了南邊的外城之后,北京城主要的城門有二十座,內城有九座,外城有七座,皇城有四座。
而后半句話:九門八點一口鐘,說的是自從明朝永樂年間遷都之后,朱棣皇上就在都城的九座城門安排了八座城門來打點(也稱“鐘板”“響板”“鐵板”“云板”,俗稱“點”。是鐵或銅鑄成厚板,通常制作成云形。上系繩,懸而用木槌或鐵錘擊板發聲,來確定開關城門的時間)。
只有一座城門是用撞鐘來確定開關城門的時間,哪座城門撞鐘呢?是崇文門,在永樂年間還是叫文明門的。這就是九門八點一口鐘的來歷。
為什么九門不統一撞鐘
那么為什么不安排九座城門都打點,或者安排九座城門都撞鐘呢?多少年來,流傳著三種說法。
一種說法是個傳說,說建北京城的時候,崇文門開城、關城也是打點的,因為建北京城占的是原來幽州龍王的地盤,龍王不高興了,就率領龍子發大水,要水淹北京城,北京城的設計者姚廣孝與龍王、龍子搏斗,終于把龍子鎖在崇文門橋下的海眼里,龍子問:“姚軍師,你要關我到什么時候啊,工夫短了我就忍了,時間長了我可不干!”姚廣孝說:“只要你聽見這座城門開城門的時候打點,就可以出來了。”龍子一聽,每天早晚都要打點啊,很快我就能出來了,說:“那我就忍了吧。”沒想到打這兒起,姚廣孝就安排崇文門開城、關城不再打點,一直改為撞鐘了,所以龍子也就永無出頭之日了。這是傳說,肯定是假的。
還有兩種說法,一種是說崇文門離通惠河有一段距離,南方來的商船上的客人都是從崇文門進城的,撞鐘的聲音比打點的聲音傳得遠,是為了讓船上的人能聽到,趕快進城,別被關在城門外面。
第三種說法是崇文門是稅門,明清兩朝的酒必須納稅,那時候北京的酒廠大多在北京城的東南郊,運酒納稅進城的車很沉,走得比較慢,撞鐘的聲音比打點的聲音傳得遠,是為了讓酒車的車夫聽見趕快走,別耽誤了納稅進城。
筆者認為其實這些說法都不對!那為什么偏偏只安排崇文門撞鐘呢?
咱們先說說打點和撞鐘是起什么作用的。自從元朝在燕京建了都城,每座城門到晚上都要關門上鎖,在元朝的至正十九年(1359)把都城的城門增建了甕城,而且把這些城門外原有的護城河上的木橋從固定的橋改成了吊橋之后,一有風吹草動,不但要關城門,而且還要把護城河上的吊橋拽起來。元朝的時候,每天開關城門是守城官兵的一項任務,是根據鐘鼓樓的報時聲音早晨開城門、晚上關城門的,但是從明朝永樂年間遷都北京之后,開關城門的管理工作就交給九門提督了。
——《九門八點一口鐘》
《京門九衢圖》-老北京城門資料用圖。
1901年,崇文門城樓北面。
前門城樓
1900年至1905年期間,在西直門外的護城河西岸往東北方向拍攝的西直門箭樓、城樓和甕城。
1917年至1919年,美國人甘博在阜成門甕城西北側的城墻上往東南方向拍攝的阜成門城樓。
內容簡介
《舊京趣談》一書系統介紹了老北京都城建設的沿革,將老北京光陰的故事訴諸筆端,娓娓道來。
本書共分為七個部分。第一部分追根溯源:元大都都城的修建。從元朝的至元三年到至元八年,五年元大都的都城建造完成。第二部分北平戰事:元大都的改造與永樂遷都。介紹明朝永樂年間,遷都北京的起因與過程。第三部分改建都城:北京內城現雛形。介紹了明朝正統年間,阮安盡心盡力完成北京都城的改建工程,以及他還完成的一些重大工程。第四部分保衛都城:瓦剌的崛起與明朝邊防的削弱。蒙古的瓦剌大軍在正統十四年十月初一正式向北京城發兵,于謙臨危受命,擔任起保衛都城的重任。第五部分修建外城:兵臨城下與迫在眉睫。詳細介紹了修建外城的過程以及嘉靖皇上為什么安排一位武官負責這項工程。第六部分京門掌故:都城城門的故事。介紹了與北京城門有關的妙趣橫生的故事。第七部分建都逸聞:建都城的傳說。一共講了五個與建設北京城有關的傳說故事,每個故事都充滿趣味性、知識性,都體現了我國勞動人民的勇敢和智慧。
作者簡介
趙振華 ,地道的老北京人,受家庭熏陶,從小喜歡北京文化,研究老北京文化,收集老北京照片一萬余張、老北京歇后語近千句、老北京俗話近千句、老北京歌謠數百首。與北京日報社合作進行老北京知識系列講座,已三年有余,受到了廣大讀者的歡迎和好評。
如果您對這本書感興趣
3月10日(今天)上午10時
趙振華老師在正陽書局簽名售書
機不可失哦
今天抽不出時間也不要緊
3月29日、4月15日
趙振華老師也會在西城圖書館
和東城圖書館有講座
屆時朋友們可以聽講座
順便要簽名喲
文 | 摘選自趙振華《舊京趣談》
圖 | 舊京圖說
編輯 | 張小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