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甲流”進入高發期。中國國家流感中心發布的2023年第8周第741期流感監測周報顯示,第8周流感病毒檢測陽性率持續上升,以甲型流感病毒為主。
查詢百度指數發現,自2月26日以來,“甲流”的搜索及報道量呈顯著上升趨勢,僅2月28日就有266128的搜索量。
孕婦是流感的高危人群,罹患流感后發生重癥、死亡和不良妊娠結局的風險更高。
2009年8月8日出版的《柳葉刀》雜志指出, 孕期婦女會出現體能和激素方面的變化,心血管和呼吸道也會出現變化,免疫能力下降;另外由于子宮擴大,向上擠壓橫隔膜,肺舒張的空間減少,肺活量因此降低。這些導致感染甲流孕婦患重病概率比常人高3倍。[1]
那么,面對來勢洶洶的甲流,孕婦應該如何預防和治療呢?小潔今天就和大家好好說說。
孕婦一定要做好預防工作
最有效的預防方式:打疫苗
所有預防甲流的手段中,流感疫苗接種是孕婦最直接和最有效的方式。
《中國流感疫苗預防接種技術指南(2022-2023)》指出,建議孕婦可在妊娠任何階段接種流感疫苗。
孕婦接種流感疫苗,不僅保護孕婦自身降低孕期患流感、孕期發熱、子癇前期、胎盤早破的風險,也可通過胎傳抗體保護6月齡內無法接種流感疫苗的新生兒免于罹患流感[2]
我國現已批準上市的流感疫苗有三價滅活流感疫苗(IIV3)、四價滅活流感疫苗(IIV4)和三價減毒活疫苗(LAIV3)。孕婦可選擇三價或四價滅活疫苗。三價減毒活疫苗中由于含有活的流感病毒禁止孕婦使用。
勤洗手
勤洗手是預防流感傳播最簡單、最重要的措施之一。外出回家后、接觸公共物品后、打噴嚏或擤鼻涕后、觸摸口腔/鼻/眼睛前后、飯前便后等都應該及時洗手。
戴口罩
和普通感冒一樣,主要通過患者呼吸道分泌物的飛沫傳播,也可以通過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間接接觸傳播。因此,戴好口罩同樣十分重要。
除此之外,還應保持良好的呼吸道衛生習慣,咳嗽或打噴嚏時,用紙巾、毛巾等遮住口鼻。注意均衡飲食,適量運動,充足休息,室內定時開窗通風等。
最直接的預防:避免近距離接觸有流感樣癥狀的人
流感患者和隱性感染者是主要的傳染源。流感流行季節,應盡量避免去人群聚集的場所。家里有人感染流感,建議盡可能隔離。不得不接觸時,可佩戴口罩,以降低感染風險。
如何判斷是否得了甲流
感染甲流后,臨床表現并不完全一樣,多數表現為急性起病。通常表現為流感樣癥狀,包括發熱、咽痛、流涕、鼻塞、咳嗽、頭痛、乏力、全身肌肉酸痛,部分患者出現嘔吐、腹瀉,少數患者僅有輕微的上呼吸道癥狀,無發熱。體征主要包括咽部充血和扁桃體腫大。
但因為癥狀相似,大部分人要想辨別是得了普通感冒、流感還是新冠,還是十分困難的。對此,小潔推薦參考以下三種方法:
是否接觸過甲流患者
最重要的是判斷流行病學史,如果接觸過甲流患者,或身邊很多人出現發熱、咳嗽、咽痛等相似癥狀,則有可能是甲流。
根據臨床表現判斷
流感的癥狀通常為全身癥狀,除發熱、咳嗽、咽痛、鼻塞、流涕外,往往伴有頭痛、乏力、全身酸痛等癥狀。
病原體檢測
通過病原體檢測來鑒別,比如甲流咽拭子檢測等。
得了甲流,癥狀如何緩解?
孕婦得了甲流后,不建議擅自用藥,必須在專業的醫師指導下治療。
流感,目前常用藥主要是奧司他韋。
根據產品說明書建議
奧司他韋最佳服用時間:流感患者一旦發病,應盡快開始服用奧司他韋,理想情況是癥狀出現48小時內開始;奧司他韋用于預防時,也應在接觸流感患者48小時之內服用。
考慮到孕婦患流感而不治療的情況對母胎危害較大,CDC在指南中推薦孕婦使用奧司他韋治療流感。
對于已經感染流感的妊娠或產后2周內的女性,《流行性感冒抗病毒藥物治療與預防應用中國專家共識》建議,應盡早開始抗病毒治療,推薦的治療劑量與成人相同。
與疑似或確診流感感染者(癥狀發作前 1 天至發熱癥狀消退后 24 h)密切接觸后,建議預防性應用抗病毒藥物。
小潔提醒:
奧司他韋為處方藥,需在專業醫師指導下使用,切勿擅自用藥。
參考資料:
[1]王有國.孕婦、兒童甲型流感患者高死亡率原因及治療分析[J].家庭醫藥·醫藥論壇,2009,1(1):50-51.
[2]國家免疫規劃技術工作組流感疫苗工作組. 中國流感疫苗預防接種技術指南(2022-2023)[J]. 中華流行病學雜志, 2022, 43(10): 1515-1544.
—END—
歡迎轉發至朋友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