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體》電視劇,雖然節奏慢得讓人不耐煩,還是快進著看完了,同時調出書來重新看了遍??赐昱萘藟夭枳谠豪锫?,腦子里就剩下羅輯那句話:人類唯一能做的,就是享受生活。
為什么是喝茶,因為一壺茶可以坐在那兒續上喝了又喝,所以咖啡都不能明我享受生活的志,非得慢悠悠的茶不行。
這是第四遍過《三體》,聽一遍看兩遍加上一遍電視劇,雖然不懂的地方還是不懂,但邏輯上越來越順,文科生讀科幻盡力的天花板到此,膚淺有理。
三
體
葉文潔
電視劇其實是只是改編了《三體》的第一部——《地球往事》。目前看三體粉們普遍還算接納,原因是還原度高。作為粉的要求一向是這樣,別瞎改編,老老實實照著原著拍就好。
《地球往事》講三體的前世今生,故事性比較強,而且最后以渺小的蟲子不死的作為結局,挺正能量。后面兩部直接進入宇宙層面短兵相接,科幻色彩濃烈,還原起來難度就很大,特效弄不好就成了游樂場聲光電。加之渺小的永遠回不去的被二維化了的地球灰暗未來,如果審查桎梏太多,高度還原的路子就成了有點不可能任務,小小期待一下網飛吧。
第一部分的女主葉文潔演得不錯,她因為確定“人類不能靠自身能力抑制自己的瘋狂”而里通外球,為地球招來太空野蠻殖民者三體人,后來在降臨派和拯救派的對峙中承認“我點了一把火,卻不能控制它”,這些層次都表現出來了。
這個過程,她一直通過她很接受的眼睛蹦倒計時數目字兒的汪淼來傳達遑論對錯的躺平宇宙觀:“小汪啊,其實你到了我這個年紀,就會發現,當年以為天要塌下來的那些大事,其實沒有什么的。”這樣的話誰都可以說,但葉文潔最有資格說。
無論是女兒自殺,還是申雨菲被殺,無論是做統帥還是做階下囚,經歷和視野是宇宙維度的葉文潔都很難被驚到。被捕以后,她還盡自己最大的能力,給地球點撥了一個未來的執劍人羅輯,為地球多爭取到了幾十年的好日子。
蟲子
智子管人類叫的那聲蟲子的確侮辱性極大。后來科盲大史用“蟲子從來沒有被真正戰勝過”的理論,把幾個被質子整崩潰的科學家鼓勵得又支棱起來了,尤其放在一部劇的結尾,妥妥蟲子逆襲:大史說:
“蟲子與我們的差距,遠大于我們與三體文明的差距。人類竭盡全力消滅它們,用盡各種毒劑,用飛機噴灑,引進和培養它們的天敵,搜尋并毀掉它們的卵,用基因改造使它們絕育;用火燒它們,用水淹它們,每個家庭都有對付它們的滅害靈,每個辦公桌下都有像蒼蠅拍這種擊殺它們的武器……這場漫長的戰爭伴隨著整個人類文明,現在仍然勝負未定,蟲子并沒有被滅絕,它們照樣傲行于天地之間,它們的數量也并不比人類出現前少。把人類看做蟲子的三體人似乎忘記了一個事實:蟲子從來就沒有被真正戰勝過。”
想想張愛玲都被蟲子逼成什么樣了。
宇宙雖然不懂,蟲子這個事我也是有發言權的。在紐村過日子,蟲子就是家庭一員。我家從搬進來就發現螞蟻,我買了各種螞蟻藥,在各個犄角旮旯都涂上還圍追堵截地噴藥,這方面軍全軍覆滅了,那方面軍又重整旗鼓。還有我的玫瑰,簡直就是蟲子孵化器,各種打藥,蟲子們那叫一個前赴后繼,流水的玫瑰鐵打的蟲子。
這一段看得蟲子人我也樂觀起來了,智子管人類叫蟲子不是辱沒,簡直就是贊美。
羅輯
通過羅輯這個貫穿《三體》三部曲的重量級人物,我最先窺到的是大劉的直男審美。
羅輯幻想出來一個美到非人類的莊顏,我記得莊顏第一次在羅輯幻想中出現,穿的是淡黃羊毛衣,紅圍巾,白大衣,這顏色搭的,還能再向陽大院一點嗎。后來他成為面壁人在北歐未名湖區躺平,并向組織提出尋找他幻想中女生無理要求后得到滿足。莊顏萬里迢迢來了,“穿著白色的褲子和深色的外套,一圈潔白的領子與外套的深色形成鮮明對比,又使他想起了百合花?!笨梢院喎Q百合花審美。當然不能要求寫出這么牛的硬科幻的大劉老師,在審美上,也有染指米蘭時裝周的維度,就是覺得有點好玩。
鴨子跟我說,她超級不喜歡羅輯這個人物,幻想出來一個美女,仗著面壁人的特權,活活夢想照進現實,以工作助理的名義,給弄到身邊并轉正成老婆,給他生孩子??粗筒凰腥藨{什么啊。
我倒是沒有年輕人那么憤世嫉俗,一個剛畢業的藝術生,有機會認識羅輯這樣的世界級人物并生活在一起,眼界和見識層面考量,算不上多大犧牲,何況其實羅輯還是用魅力和思想征服了莊顏的,不是權色交易那么簡單,此處可以稍稍聯想楊政寧翁帆伉儷。比如他帶著莊顏去羅浮宮,雖然莊顏是藝術生,但邏輯在此給她上了堂人生大課:
“邏輯指著那些來自亞洲和非洲的雕塑、繪畫以及古文卷說道,這就是一個先進文明,從落后文明那里弄來的東西,有的是搶來的,有的是偷來或騙來的,但你看看現在,他們都保存得很好,即使在二戰時期,這些東西也都被轉移到安全的地方。
他們在掛于密封玻璃柜中的敦煌壁畫前站住了,想想當年王道士把這些東西送給法國人以后,我們這塊土地上又有過多少動蕩和戰亂,如果這壁畫留在原處,你肯定他們能保存得這么好,可三體人會保存人類的文化遺產嗎?
他們根本不懂我們的文明,就因為他們說我們是蟲子,不是這么回事兒。
你知道,看重一個種族或文明的最高表現形式是什么斬盡殺絕,這是對一個文明最高的重視?!?/p>
有時候掠奪就是保護,斬盡殺絕就是最高的重視。從這個角度說掠奪和毀滅,前者不少見,后者很讓人驚悚。
羅輯大起大落的幾世人生中,雖然被成為面壁人和執劍人,他人性中最本我的那種東西,就是平凡,本色,沒執念,得過且過,不追求事業卓越,只追求至尊享受,最典型就是當執劍人那段,其他三位都在奮勇拯救地球,就他利用身份去到夢想之地和夢想中的女生生活去了,三體壓境,說出那句警世恒言,“人類唯一能做的,就是享受生活?!闭`整誤撞之下,還成為和三體世界最后對決之人。
羅輯說,逃避現實的最好方法就是把自己深深扎進現實。這句話,我也是人生到了后半截才能理解,年輕時候扮酷扮與眾不同,不食人間煙火,往來無白丁,其實很在意是否被大多數接納和贊成?,F在一頭扎進生活的細節里,具體得不得了,一點點形而上的東西都懶得去碰,但心里知道,避世之心已經不可逆。總有朋友說,看你朋友圈發的照片,紐村是美,但日子透著寂寞和孤單,沒有一點燈紅酒綠讓人感覺不踏實啊。我說,各取所求吧。我是真心對這份寂寞的不爭的命運禮包,大恩不言謝。
邏輯成為面壁人,因為不作為被質疑,后來因為宇宙廣播坐標毀滅了一個遙遠星球,因為雪地工程暗藏殺機,對三體世界形成震懾,挽救了地球被殖民厄運,屢次被封為救世主,又屢次被人類拋棄甚至審判。人類是不感恩的,所有人得到的贊美都是要歸還的,所有奮力抵達的高度,都有垂直落體的后來。
歌者
電影《2001太空漫游》劇照
歌者就是三體世界毀滅之后,更加高等的文明對這個宇宙的清理者,毀滅一個星系,感覺就跟我們每天吸塵一樣,是一個勞動習慣,期間吸走灰塵、毛發、蛛網、蟻蟲……只是清理而已,沒有善惡。歌者用二向箔,清理世界,把太陽系變成了二維空間,這個降維災難永遠不會停止,直到整個宇宙變成一個無邊無際的大紙片子。
歌者說,“三體被藍色空間號廣播之后,萬物表明那是一個危險的世界,所以清理來得很快。如此看來,有比自己的直覺更敏銳的低熵體啊,不過這不奇怪,就像長老曾經說過的那句話,在宇宙中你再快都有比你快的,你再慢也有比你慢的,一般來說,被廣播的單個坐標最終都會被清理。
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你可能認為這個坐標沒有誠意,但是在1萬個的傷世界中有一萬萬個清理員,其中總有認為他有誠意的低熵體,都有清理基因,清理是他們的本能,再說清理只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宇宙中到處都有潛在的力量,只需要誘發他們為你做事情就行了,幾乎不耗費什么,也不耽誤唱歌,如果歌者有耐心等待誠意坐標,最后都會被其他位置的低熵體清理,但這樣對母世界和種子都不利,畢竟他收到了坐標,還向坐標所指的世界看了一眼,這就與那個世界建立了某種聯系。
如果認為這種聯系是單向的,那就太幼稚了,要記住偉大的探知可逆定律,那就是如果你能看到一個低熵世界,那個低熵世界遲早也能看到你,只是時間問題。
所以什么事情都等別人做,是危險的。”
歌者顧名思義,就是唱歌的人,他每天除了唱歌,就是隨手毀滅一些看起來有點異樣的被廣播了的天體,有點像我見了螞蟻窩就要端了一樣,自己也不覺得自己造孽,因為千里之堤毀于蟻穴嘛,你不端了它,它早晚跟你分享一切。
有意思的是他的名字,一個宇宙中高等文明的御用殺手,一個殘忍毀滅者,叫個浪漫兮兮的名字——歌者??磥硪磺卸际窍嗷摲模瑑措U潛伏于康莊太平之中,浪漫潛伏于宏大毀滅之中。而對于弱小的被毀滅者來說,毀滅你,與你有何相干。
劇版《三體》楊冬
感覺程心是進化版的楊冬,骨子里一樣的物種。美麗尤物,高等大腦,胸懷大愛,為保護弱小,眼光和手段都被束縛住了,關鍵時刻沒手段,沒狠勁,對在宇宙生存存亡危機中的人類來說,她不僅沒啥用,而且是被捧得越高,越尷尬。
程心用愛心毀滅了地球兩次。
第一次接替羅輯是成為執劍人,交接儀式剛看結束,三體世界就發起了總攻,因為智子算法已經算出來她是斷斷不敢像羅輯那樣按下那個你死我死,你活你活的按鈕的,從此地球陷入被三體人殖民的泥潭。當然智子的算法還是很客觀的,她對程心說:“不必自責,事實上,人們選擇了你,也就選擇了這個結局,全人類里面,就你一個是無辜的?!?/p>
第二次是阻止光速飛船的研制。她的宇宙最強戀人云天明給地球文明暗示了三條生存之路,掩體、黑域和光速飛船,其中只有光速飛船才是真正的活路,但她把這條路堵死了。她在韋德研制光速飛船受阻的時候(光速飛船軌跡會暴露地球坐標,像三體世界那樣招致黑暗森林毀滅性打擊。)被從冬眠中喚醒,阻止了韋德冒險。
“如果她沒有阻止韋德,新環城有可能獲得獨立,即使是暫時的、有限的獨立,也有可能促使他們發現區域驅動的危機效應,這將使聯邦政府改變對光速飛船的態度,進而使人類有足夠的時間建造呢,1000多艘光速飛船,進而有可能建造黑域,避免這次維度打擊。
那時,人類會分成兩個部分,想飛向星空的和想在黑域中過安樂生活的,前者可以乘光速飛船離去,為后者留在黑域,各得其所,而她終于還是犯了第二次錯誤。
她兩次處于僅次于上帝的位置上,卻兩次以愛的名義把世界推向了深淵?!?/p>
劉慈欣在接受采訪時候說過,歷史上地球上的殖民者的惡罄竹難書,為什么我們仰望星空,會認為光年之外的高等文明,是善的,會善待人類的。
程心的問題是,宇宙不是童話,圣母情結在黑暗森林不好使。但是善良當然是有能量的,她的善良讓她自己的命運奇好,可以說是全銀河系第一好,她有云天明這樣送她星星的戀人,有韋德這樣偉人級別的對手,有艾aa這樣跨越時光的陪她一起飛出太陽系真心女友,有太陽系最后的男人關一帆陪她到宇宙毀滅又重生。
但程心自己應該是不快樂的,她一生被活在地球存亡的責任中,誰肩上背了這么重的責任誰都快樂不了,何況她還連續搞砸。她的善良又不能讓她在自身的確幸中自洽。所以書中程欣突然開始恨一個人。這個人就是韋德。她恨韋德為什么竟然遵守了諾言(把她從冬眠中喚醒做光速飛船是否繼續的終極決定。)因為她的眼界和心態決定,她做不出對人類有益的決定。
韋德
誰適合替人類做這個決定呢,當然是韋德,韋德是程心的老同事,當年他問過程心一個問題“你會把你媽媽賣到妓院嗎?”在宇宙黑暗森林中,智商和情商要求都排在次位,只有面對這個問題說是的人,也就為了實現目標,什么事都能干得出來的人,才是能帶領人類生存的人。韋德曾經為了和程心競爭執劍人刺殺程心,他不恨程心,只是知道他自己可以震懾三體世界,程心不能。所以失去一條胳膊后,仍然會去找程心合作,最后為了建光速飛船,被全人類死刑伺候。
這就是古往今來梟雄的下場,要么登頂要么墜崖,要么英雄,要么罪人。他們沒有小愛小恨小情小調,建功立業驚天動地是他們唯一生存目的,這個過程中,什么都干得出來。這樣的人的功過,在當代無法判斷,要百年甚至光年之后,才能被理解和尊重,當然也可能被鞭尸。目前看,地球人中,埃隆·馬斯克有點韋德的意思,他也是大號三體迷。
我的兩個小疑問:
1. 水滴既然可以在幾分鐘內毀滅地球龐大太空戰艦群,它為什么不追張北海所在的自然選擇號和其他六個逃跑戰艦,給三體母星毀滅留下隱患?
2. 既然質子可以低維展開,說明三體世界掌握了高維空間秘密。為什么藍色空間號和萬有引力號在四維碎片中可以躲避水滴攻擊。
我比較喜歡的段落:
1.智子簡單地宣布三體母性遭到毀滅,三體人將撤出太陽系那段?!爸亲又v話時的表情和聲音都很平靜,這種平靜不是之前僅僅充當傳聲筒時的呆滯,而是控制者靈魂和精神的真實體現,顯示出面對毀滅時人類無法企及的高貴和尊嚴。面對這個母星世界已經毀滅的文明,所有人都感到從未有過的敬畏?!?/p>
生命體對毀滅的敬畏,應該是終極敬畏了。當一個文明在宇宙中消失掉后,茫茫宇宙都為此兔死狐悲,因為毀滅三體星球和太陽系的二向箔,終將摧毀整個宇宙,一切墜入永遠的黑暗和平面,然后在億萬年后再次爆炸中重啟。
2.丁儀的學生白艾斯說,“弱小和無知不是生存的障礙,傲慢才是,想想水滴吧?!?/p>
這就又涉及蟲子理論了,所有的傲慢在蟲子面前,都被證明了愚蠢。
3.“我們度過了幸福的一生 云天明 艾aa”,這是云天明和艾aa在藍星上刻在地下的石頭的話,留給1800萬后的程心和關一帆。
云天明愛了程心好幾輩子,最后最后即將相見的時刻,被飛船擾動死線造成的黑域所阻隔。艾aa本來和關一帆有點一見鐘情的樣子,但是架不住時空隔絕,這倆對宇宙中的孤獨人類種子,就換了妻,并分別在1800萬年前和后的宇宙時空度過了幸福和不知道幸福不幸福的一生。說明所謂愛情只是情景產物,什么都不是時空的對手。
后面的私貨
《三體》是這些年,很占據我的一本書,我覺得自己因此不一樣了很多。
刷小視頻,學了個新詞:全景效應。這個詞最早由作家和太空科學家弗蘭克·懷特1987年提出,指當人從遙遠的地方看地球時,對人精神世界產生重大太影響的一種天文現象和文化現象。
2016年,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的一支研究團隊曾對數百名航天員的證詞進行研究分析。研究結果表明,絕大多數航天員,在從太空觀察地球時,都曾產生過負面的、壓倒性的情緒。
一位宇航員說,當看到浩渺的宇宙和渺小地球時,他無比確信,人類會在500 到1000年后自我毀滅。
在《星際迷航》中飾演過柯克艦長的老演員威廉·夏特納曾于2021年10月搭乘大富豪貝索斯旗下藍色起源的火箭進入過太空旅行,他之后公開表示,在俯瞰地球時他感到一種難以克制的巨大的悲傷。
有過繞月經歷的邁克爾·柯林斯多年后表示,如果各國政要都能去太空中領略全景效應,那么很多棘手的政治分歧可能就不復存在,進入太空后,原本似乎無比重要的國別之見,國家歸屬感,民族歸屬感會逐漸消失,喧鬧的紛爭突然安靜,取而代之的是身為人類一份子的認同感,和與全人類緊密聯系的感覺。
事實上,無論是專業宇航員,還是太空游客,那些有幸進入太空的人類,都見證了本不屬于我們的奇跡。太空之旅,必對他們的感官和思想產生巨大沖擊。
而對我們普通人來說,全景效應其實可以從這張由太空探測器旅行者一號與1990年拍的著名照片,“暗淡藍點”中進行簡單理解,圖片中這個小得不能再小的暗淡藍點,就是旅行者一號從距離地球64億公里之外拍攝的地球,面對宇宙,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實在是太渺小了。正如卡爾·薩根所言,在這個小點上,每一個你愛的人,每一個你認識的人,每一個你聽說過的人,每一個人,無論是誰,都在此度過一生。
我當然沒有機會進入太空,《三體》就是我的書面太空,我因此多少感受到了一點點全景效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