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民眾把建房稱為“百年大計”,民俗認為,住房環境的好壞,會影響家庭的興衰命運,因此,農家對選擇地址特別慎之又慎。
建房選址,俗稱為“相地”。這種做法,就好像年輕人相親一樣,僅看外表還不行,還要進一步接觸考察,了解對方的個人情況、性格以及家庭情況,才能做出決定。
建房“相地”也是如此,看中了一處好地,環境不錯,對以后的生產生活也比較方便。但這是外表,地質情況怎么樣?
山區地質結構非常復雜,南方農家對此尤其重視。
過去農村還沒有勘探設備,就是現在有了這些設備,使用的人也很少,只能憑經驗和感覺來判斷。
然而,山里人自有一套驗實的辦法,只是這套辦法顯得過于神秘,以至外人很少知曉。
過去,山里人惜農田如命,建房選址不能占用水田,一般選擇山彎處的山地、荒地、菜地,靠山而建。山彎處通常是三面為山,房屋靠山而建。即背靠后山,左右有山包抄,前面是開闊地。
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后有玄武,左有青龍,右有北虎,前有朱雀。這種地方可藏風納氣,冬暖夏涼。
可是,這種地方也有一定的缺點。有山就有水,山彎處往往是山里水匯集的地方。多數有的地方看不到水,只有少數地方四處冒水。山里很多水井就是挖在這些地方。
因此,這種地方相對比其他地方要潮濕一些。南方雨水多,山里樹木多,保水性強,水分不易蒸發,比平原地區要潮濕一些。
正因為如此,山區農村建房,盡量避免潮濕之地,而盡選擇相對干爽的地方。
四處冒水的地方,容易看出來,如果水不冒出來,而是藏在地下,又如何判別呢?
也許有人說,到這里挖個井不就知道了嗎?這確實是個好辦法,通常來說,如果不是建房子,都是使用這種方法。
然而,在農村,建房選址本來就有很多民間禁忌。其中未建房先挖井就是禁忌之一。農村老人去世后,葬在山里挖的坑,民間就把這種坑稱為“井”,也叫“金井”。
未建房先挖井,容易讓人產生不吉利的聯想,也就為民間所禁忌。
實際上,山里人有的是辦法。我們家鄉及周邊地區就用一種“神秘”方法來測試。
如果一戶人家選中了某一地方作為宅基地,先估計一下正屋(主屋)所在的位置,然后用芭蕉葉,或者梧桐葉、荷葉等,包上甜米酒(即糯米做的甜酒,不用燒,也不用過濾,直接放在水里煮開后就可吃)在正屋的左中右三處埋好,也有只埋放兩端的。
等到過了五天左右,將甜酒取出來。
如果甜酒變老(更濃烈),或者變得更甜,又沒有被螞蟻等蟲子噬咬過,說明這個地方上等宅基地。
如果甜酒沒有依然是原來的味道,也是好地,可如果沒有被螞蟻等蟲子噬咬過,只能算一般的地方。
如果甜酒變味了,甚至變得有酸味,或者被甜酒螞蟻等蟲子噬咬過,說明這個地方不好,不宜建房。
也有的人家將一根竹子截取三個節,每一節代表正屋的一個開間,然后一劈兩開,在每節內放七米秈米,然后再把竹子合好,用紅線捆住兩端,埋在選好的地方。
第二天清晨將竹子取出來,如果米粒干燥,說明這個地方是吉地,如果米粒潮濕,則此地不宜建房。
不管是放置甜酒,還是放置米粒,都要在晚上悄悄地去,不能讓人看到,這樣就吉祥。如果讓人看到了就不吉祥。去取的時候也同樣如此。
也正因為如此,這種做法就顯得特別神秘。但是,我們透過神秘的外表,可以看到其中有科學的一面。
放置甜酒,或者米粒,其目的是為了測試選好的地方是否潮濕。
潮濕之地對常年居住的人來說,容易導致關節炎、風濕性疾病、皮膚過敏性疾病。山區潮濕之地,容易讓東西腐爛,而腐爛之物是細菌、病毒的天然培養之處和寄生之地,是產生各種疾病的根源。
放置的甜酒,或者米粒,被螞蟻等蟲子噬咬,說明該的螞蟻和蟲子很多,會造成災害。尤其是白螞蟻,農村通常稱為螞蟻。
白螞蟻不僅對農作物、樹木危害嚴重,對磚木結構、木結構建筑更具有破壞性。如果白螞蟻藏在木結構,就會腐蝕木料的內部,從表面上還看不出來,往往造成房屋突然倒塌,后果不堪設想。
我國早在古代就認識了白螞蟻的多種危害,古代文獻,特別是近代文獻就有了詳細的記載。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因為我國不管是城市還是農村,磚木結構、木結構建筑比較普通,各級部門成立了專門防白螞蟻的機構。
從這里可以看出,山區農村建房選址的這些做法,雖然顯得很神秘,還一度被人誤解為是迷信。
我們通過現象看本質,山區農村建房選址,避開潮濕和螞蟻,是一種防患于未然的明智選擇,是有一定道理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