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15日至16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是判斷當前經濟形勢和定調第二年宏觀經濟政策最權威的風向標。
會議在總結當年經濟發展情況后,提出明年經濟發展的基本目標,確定明年宏觀調控的主基調,并部署明年經濟發展主要任務。
2022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相較于往年出現了一系列顛覆性的變化,從資本市場到房地產市場,邏輯與過去八年大相徑庭。
上周在《解讀12月政治局會議》時,已經分析2023年開始中央將全面轉向刺激消費,隨著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出爐,中央消費刺激的邏輯以及模式也已出爐。
是消費升級還是消費降級,是東部刺激還是中西部刺激,是早刺激還是晚刺激,房地產是否作為刺激的主力,將在今天的文章中為大家剖析。
一、國家主線工作從供給轉向消費,供給側改革的主線告別歷史,將不以個人意志為轉移。
對比過去三年的中央經濟會議,會清晰理解國家的政策思路。
1.12020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供給壓過消費
2020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求是“要緊緊扭住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條主線”,強勢扭轉了幾天前政治局會議提出的“要扭住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同時注重需求側改革”。
這次決策,成功避開了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在2021年開啟的大規模經濟刺激,主動在2021年壓低了國內需求,既將全民產能用于承接西方放水帶來的海量訂單,也避免了內外需同時過熱引發的通脹泡沫。
使得中國成為2021-2022兩個年度全球唯一CPI沒有爆表的主要經濟體,以及唯一沒有大規模放水的主要經濟體。
與消費側刺激的西方發達國家,房價兩年內屢破新高相對應,主抓供給側的中國,房價在21年年初一陣瘋漲后開啟了長達一年半的單邊回落。
政策的急轉彎,也使得21年代表消費的茅臺從歷史高點直線下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