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下,綠溪邊,古寺晨鐘,琴曲悠揚……
走在北京市懷柔區懷柔鎮蘆莊村潔凈的小路上,會聽到音色清新、余音悠遠的古琴曲傳入耳中,真抵人心,沉浸在遠離喧囂鬧市的寧靜中,使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
北京紅螺文化研究會會長蘆世華說:“自從蘆莊村開設琴課后,大家奔走相告,紛紛報名,現在我們第一批學員已經能有模有樣的獨立彈奏曲子了。”她洋溢著無比的欣喜介紹著。
蘆莊村比鄰千年古剎紅螺寺,國學大師李謹伯先生紀念館和李謹伯先生創立的北京紅螺文化研究會就坐落在村內。村黨支部高度重視鄉村文化建設,大力發展以特色民宿文旅產業,成為京郊遠近聞名的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二十四節氣民俗旅游示范村。住在村里的蘆世華帶領研究會成員一直致力于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及人類健康事業的研究與弘揚。
“古琴說難學就難學,說不難學就不難學。跟著陸老師學了十節課,咱這莊稼人的手也能彈出文人雅樂了。學會了古琴咱這民宿也有文化檔次了不是?!苯洜I一家民宿的老板,邊說邊撥動琴弦,有節奏地彈起琴曲《仙翁操》,自信寧靜不經意中已然顯現,真有點仙翁得道、平和淡雅的味道。
蘆莊村集聚了130多家民俗民宿和新業態酒店,近年來游客對鄉村旅游的期待已不再只停留于自然風光,更追求高品質的鄉村文化體驗。村里邀請到八音琴道古琴生活館的創始人、原創音樂人、古琴老師陸昶旭來村里開設古琴課堂,教授古琴彈奏技藝,傳播琴道生活理念,成為鄉村振興的一道靚麗風景線。
為提升鄉村振興文化旅游檔次,蘆莊村引進高水平的古琴藝術人才,通過傳統古琴文化與優良的健康休閑環境、多元的鄉村文化氛圍相交融,加快提升從業人員和村民文化素質,加快鄉村振興文化層次提升、產業業態創新,打造高品質鄉村振興文化消費目的地典范。
古琴課堂使大家在工作學習之余有了一個更好的去處,極大豐富了群眾業余文化生活。如今,蘆莊村的古琴課堂骨干學員通過學習古琴,不僅初步掌握了古琴的演奏技巧,了解了古琴的歷史知識,還提高了對傳統文化的認知,特別是收獲到了古琴音樂對內心平靜、生命健康、生活立世的感悟啟迪作用。
陸昶旭每周一次從幾十里外山里趕到村里,不辭辛勞,耐心細致,手把手教大家彈琴,不厭其煩地回答學習中遇到的各種問題,陸老師稱謂飽含著學員們的敬佩情與歡喜心。
“傳播古琴藝術和琴道文化,服務鄉村振興,與大家共同體味琴曲琴樂的魅力,涵養身心,靜享生活,是八音量琴道的創立的目的,也是我自己的一樁心愿。”真切地體現出了他弘揚傳播中華傳統文化的責任感與使命感。
我們有理由相信,隨著八音琴道琴課走進懷柔蘆莊的實踐路越走越寬闊,一定能奏響一曲古琴今韻賦能鄉村振興發展的動人旋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