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023年以來,后疫情時代的開啟,以及人們對于健康生活、健康理念追求的常態化,醫院的智慧化轉型和升級已迫在眉睫。那么,作為智慧醫院建設的先行者和探索者,美的醫療又將扮演并承擔何種角色?
荀玉||撰稿
近年來,智慧醫院的建設成為業界關注的焦點。特別是進入后疫情時代,醫院的智慧化建設運維將會有何不同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問題。日前,在第二屆美的樓宇科技TRUE大會——美的醫療智慧醫療論壇上,上海市同濟醫院副院長趙海鵬認為,傳統病房的落后現狀已不能滿足患者使用需求,智慧病房的建設迫在眉睫。
當前,智慧病房建設存在的難點包括缺乏基于全院架構的系統頂層設計的指導、硬件系統及數據的分散等。所以,構建一套適合本院實際情況的智慧病房建設的方法成為關鍵。“智慧病房建設目標是提供安全、高效、強韌性、以人為本的高質量醫療服務。”
眾所周知,傳統醫療系統是以技術為中心,層級化技術結構使用困難、體驗斷續;未來的智慧醫療系統將以場景與醫療流程為中心,所有技術和資源圍繞區域流程,多種技術扁平化集成基于循證的數字化手段,精細化績效管理用戶、非專業人士均可簡單使用。
對此,美的醫療智慧醫院首席專家孫靖介紹,美控智慧醫療創新設計思維從實踐對標、需求評估、應對方案階段、設計與深化、實施與運維等五大步驟實現醫院的智慧升級。比如,基于患者動線的場景設計,包括出入口及人員動線管理、平急結合防感染措施、留觀病房安全管理、自動化物流及機器人及LIFE智慧醫院框架體系。
同濟大學劉燕敏教授分享后疫情時代醫院潔凈空間與平疫結合能力,通過醫院的標準化設計與建設,使有限的資源更安全、更有效地服務更多人。她指出,“平疫結合”區應根據醫院在區域重大疫情救治規劃中的定位,相應采取符合平疫轉換要求的通風空調措施,疫情中應急抗疫手段不能作為日常運行的措施。
上海嘉會國際醫院設施運維經理陳輝則認為,要著眼于醫院全生命周期,以病人為中心理念,打造一座遵循LEED醫療建筑金獎標準的全鋼結構醫療綜合體。比如,發熱門診、正負壓轉換手術室、空調系統及負壓病房、抗菌表面及材料的應用、去中心化的更衣室及食堂、預制化的應用、智能化信息化建設和運維等方面均做了人性化、數字化、智慧化升級,積極應用醫院智能監控平臺、智慧后勤綜合管理平臺、移動端APP與微信小程序等智能化平臺和工具,推動智慧醫院建設。
在孫靖看來,醫院面向未來的能力應該具有“韌性”,它包含三層含義:靈活性、恢復力、可持續。而要具備這樣的能力,不僅靠建造品質,更需要醫院持續關注運營投入,包括專業人員、運維費用、新技術應用等,讓醫院始終保持健康的狀態。美的醫療的愿景就是致力于成為全球醫療技術與智慧醫院建設的踐行者,打造安心穩定、效率保障、人性化的智慧醫院,尊重生命的每一秒。
關注智家電(ijiadian):智能互聯網時代的家電新媒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