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廢舊家電拆解回收領域,正規軍卻干不過游擊隊,原因正是回收游擊隊的投入成本小,反應速度快,賺點不錢比打工強就行。而正規軍則運營成本高,沒有一定的高利潤回報,很難持續滾動運營。
荀玉||撰稿
這些年來,圍繞廢舊家電的回收,雖然政策很給力,但是仍然有大量的回收拆解企業“吃不飽飯”、“賺不到錢”。而分散在各個小區的流動商販們,卻是生意很忙、賺得也不少。這又是為什么?
日前,有媒體公開報道,消費者因為裝修,淘汰下來的電視機、冰箱、洗衣機、電視機等家電,如何回收成了大問題。一是,物業不提供這項服務、社區和街道也沒有這個職能;二是,包括愛回收等專業回收平臺,只回收可以二次銷售的手機、iPad等數碼產品,電視機、冰箱、空調等家電根本不收。
讓人沒想到的是,小區樓下的廢品回收師傅解決了消費者的這個問題,不只是上門回收,而且空調等回收價格也讓消費者感到滿意。這讓消費者不得不奇怪:在家電淘汰量、家電以舊換需求量迅猛增長的今天,一直強調廢舊家電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再生的正規企業,為何拼不過小區收廢品的師傅?
來自國家發改委等相關部門統計數據顯示,中國家電產品的家庭保有量已超21億臺,2022年報廢量將超過2億臺。大部分是2009~2013年開展的家電以舊換新和家電下鄉等消費刺激活動后集中進入報廢期形成的。
目前,廢舊家電回收渠道比較分散。一是從事廢品回收的個體戶、廢品回收站、電器維修點等;二是京東、蘇寧易購等電商平臺的門店;三是家電品牌廠的銷售、服務渠道;四是專業廢舊電器回收企業。
不過,廢品回收個體戶、舊電器維修店、廢品收購站等,是當前與用戶直接接觸的家電一手回收渠道。他們回收的廢舊家電,可以維修翻新直接當二手貨賣掉,不能維修使用的,才會送到環保拆解工廠來處理。所以,作為專業廢舊家電回收渠道的正規軍,運營成本高、回收渠道不,基本上陷入了一輪發展的泥潭,虧損是常態。
關注智家電(ijiadian):智能互聯網時代的家電新媒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