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些人真的是不可理喻,自私、自我、虛榮、物質、多疑,只要有人做的事情、說的話不符合心意,就會以各種惡毒的言語對待別人,仿佛這個世界上,所有人都是自己的敵人。
有一些人真的是不知感恩,不管以哪種方式的付出,都不會領情,都會覺得理所當然,事后還指責別人。
有一些人真的是無可救藥,傷害真心對自己好的人,那些對自己不好的陌生人或者是不算親近的人,卻能夠以好的姿態與之交流互動。
如果沒有遇到,我真的不知道這個世界上還有這種人,沒辦法講道理,心中只有自己。
然而,就這樣的人,還期望得到甜蜜的愛情,還期望得到他人的好,這不是癡人說夢嗎?只有傻子、笨蛋,才會在被傷害多次后依然付出自己的真心。
心理學家阿德勒說過:“如果想要得到甜蜜的愛情,就需要付出一些東西,比如真誠、專一、毫不保留的愛。我們可以想象,如果一個人總是抱著懷疑的態度,他就根本不應該結婚。”
說實在話,我特別認可阿德勒所說的這番話,很多人心里有病自己卻不知,很多人自己特別自私、自我、多疑,卻總說別人是這樣的人,而這種不能做到真誠、專一、毫不保留付出的人,甭想得到甜蜜的愛情。
人與動物的區別,我認為不僅僅是智商、情商、創造力,還有人們的合作意識。
作為人的我們,是群居物種,需要與人合作,需要與人交際,不然,就會一直孤獨下去。可是,有些人根本沒有合作意識,只想享受,不懂付出。
一位咨詢我的男性朋友,跟我聊起來了他的相親經歷,他說他自己也不差,有車有房收入也算不錯,但是,哪怕是一個長相不是很好、工作也不是很好的女人,對他都是一臉嫌棄,甚至于有些人只是享受他的付出,一旦他停止了付出,那些女人就會大變臉。
愛情如果是單方面的付出,就不可能是愛情,蘊含自私、自我行為的戀愛,幾乎不可能結成果實。
不僅僅是戀愛,婚姻之中的愛情也是如此。男人付出,女人享受卻不回報,女人付出男人卻只知道索取,婚姻生活就會變成一地雞毛,何談幸福呢?
真誠對待他人,是做人的基本原則,很多人卻做不到這一點,把別人想象得太過可惡,把自己想象得太過完美。
人心變了,還是這個社會變了?我認為社會沒有變,是人心變了。
我們向往父母間的愛情,我們向往恩愛如蜜的愛情,但這種向往,蘊含了太多的自私、自我。
我不知道有沒有人能夠明白我所講的內容,我真心希望你們能夠懂:人與人之間的智商相差不大,讀懂一個人的心也不難,只要相處過一段時間,與之相處的人想什么,幾乎都明白。
把別人當成傻子的人,自己就是傻子,這是不變的真理。所以,真誠與他人交往,是獲得甜蜜愛情的基礎。
真誠有了,專一也不能少。你不能吃著碗里的看著鍋里的,可有的人卻不這樣想,很多人認為:只有多撒網才能撈大魚。
有多少男人、女人,通訊錄里不止一個曖昧對象?我不知道有多少,但我覺得應該有不少。他們沒有想過,一旦事情敗露,自己會失去什么。
人對于感情的專一是特別在意、在乎的,很少有人能夠接受自己所愛的人跟別的異性在一起。
或許有些朋友會說:“老師,我對我的愛人很真誠,也很專一,可是,為什么我的愛人卻始終對我愛答不理呢?”
原因有很多,存在這種問題的男女朋友,首先要審視一個問題:自己有沒有毫無保留地為所愛之人付出?
假如你沒有做到,就是你的問題,假如你做到了,那么,便是你的愛人的問題。
前文我講了,自私自利自我的人,沒有感恩之心,只有理所當然之心。與這樣的人交往,你的付出只是理所當然,明白了嗎?
不過,話又說回來了,如果我們不能首先做到真誠、專一、毫無保留的付出,我們憑什么讓別人愛上我們呢?我們又怎能得到甜蜜的愛情呢?
以婚姻為例,你不能滿足你的愛人的情感、物質需求,你的愛人憑什么對你好?又怎會不升起來埋怨之心呢?
愛情就好像賭博,你必須先要懂得付出,然后付出之后觀察對方的反應,如果對方對你的態度依然是不冷不淡,甚至是有一絲厭煩、不耐煩的味道,你就得明白,這個人不適合你。如果只是你在付出的時候對你表達好的態度,但是卻從來不主動回報你的付出,請你搞清楚,對方是在養魚。
發現了苗頭不對趕緊撤離,是減少損失的最好方法。當然,如果你發現你的付出得到了想要的回報,且對方也對你特別好,能夠做到真誠、毫無保留的付出,也得請你珍惜。
遇到真心愛自己的人不容易,遇到自己愛的人不容易,所以,面對愛情,我們既要有毫無保留付出、真誠、專一對待對方的勇氣,也要有及時抽身而退的果斷,明白了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