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家歷來好客,有人來家里做客,或者有人來家里串門,對大多數主人來說是很歡喜的事。
比如,農村有俗語說:“喜鵲叫客人到”、“母雞唱歌,客人上門”(注:母歡唱歌,也就是母雞拖著咕咕、或嗄嘎的長聲歡叫,不是生蛋時的咯咯噠叫聲)、“灶火發笑、客人要到”等。
這些說法,說明農家人歷來好客的,即使在過去比較貧窮的年代,有客人來上門,主人也要拿出最好的東西來招待客人。
對村里前串門的人,同親歡迎,又是讓座敬茶,又是留飯,非常熱情。
但是,客人上門,或者到別人家串門,要以尊重主人為原則,如果做出一些不尊重主人的事,主人不但不好客,還會驅逐客人。
在農村,到別人家做客,或者到別人家串門,有“兩不、兩包、兩房”的傳統禁忌,如果違反這三種禁忌,便認為是對主的不尊重。
那么,“兩不、兩包、兩房”指的是什么呢?下面就一一解釋一下。
1、忌不聲不響
“兩不”,也就是客人進門、或串門人進門時,不聲不響。
一般來說,人們在外面,從穿著打扮,到各種動作都比較講究,但在家里,則要放松放松,也就比較隨意。如果客人或串門人不聲不響地進門,有可能碰到主人及家人在家的尷尬場景,會令主人不快。
漢代有一位著名儒學學者韓嬰,他撰寫了一部《韓詩外傳》,書有一個孟子休妻的故事。原文是文言文,這里就不摘抄了,下面說一下故事的大意。
孟子的妻子一個人單獨住一個房間,有一次孟子進入妻子的房間,看到妻子“箕踞”而坐(注:箕踞,就是叉開并伸出兩腿,像簸箕的形狀那樣地坐著,古時是很不符合禮儀的不雅行為)。
孟子就對母親說,妻子太不守禮規了,請讓我休了她。孟母問道,你是如何知道的?孟子說,這是進房間時親眼目睹,她伸開兩腿而坐,極不雅。
孟母說,是你自己不沒有禮貌,而不能怪你妻子不守禮規?!抖Y記》不是說了嗎?“進房間之前,要先問房里是否有人;進入廳堂之前,要先高聲招呼一聲,進門的時候,眼要往下面看?!逼淠康氖遣蛔屓瞬蛔鰷蕚?。
你進入妻子的臥室,進門之前也支一聲,弄出聲響來,讓你看到了她箕踞而坐的樣子,這分明是你沒有禮貌,哪里是你的妻子不講禮儀!
孟聽到母如此說,才知道自己錯了,不敢提休妻了。
人與人之間,最親密者不過夫妻,孟子夫妻之間尚且要講禮貌,何況是到別人家去做客,或者串門,那就更加要注重這種禮節了。
即便是現在,如果不聲不響地進入別人家的門,有的嘴上不說,但心里很不高興,有的則出口責備說:“你進門也不說一聲,簡直像個賊一樣!”
在農村,只要家里有人,一般大門和屋內的門都是開著的,不管是到別人家做客,還是到別人家串門,進門之前都要喊一聲。一般的做法是喊道“家里有人嗎?”客氣一些的則是喊道“發財”,或者“送恭賀”等吉祥之語。
2、忌提兩包
在農村,到別人家做客,主人非常來人忌手提“兩包”。這“兩包”就是藥包和錢紙香燭包。
藥包,過去的中藥都是用紙一包包地包起來,現在的西藥也是用塑料袋裝起來,也稱藥包。提藥包到別人家里去,主人不高興,相信很多人都能理解。
農村民眾常說,“千好萬好不如身體好”、“身體是最好的本錢”等。俗語又說,“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說明病來得突然和快速,而好起來則非常慢。
人最怕的是自己生病,自己有病,想做的事不能做,還會拖累家人。農家最怕的是家里有人生病,家里有病人,不僅讓家里人憂愁,家里也會變得貧困。
因此,人們都忌諱與藥包打交道,認為是不吉利的事,而別人拿著藥包上門就更讓人忌憚。這是一種心理作用,希望家人身體健康,害怕別人把病魔帶上門,以為不吉利。
農村還有類似的傳統禁忌習俗,比如,藥罐只能借出去,忌別人還回來,也同樣是出于這種心理。
忌別人帶著錢紙香燭包上門,也是一種心理作用。在農村,村里有老人去世后,親戚和村里人要祭奠,一般要帶上錢紙香燭,其中有一小包就是放在靈堂燒掉,還有一大包用來給喪家辦喪事(人情來往的之物)。
農村傳統禁忌習俗,有很大一部分與喪事有關,忌別人帶著錢紙香燭包上門也屬于這類禁忌習俗。
3、忌進兩房
所謂“兩房”就是賬房和繡房。
按照農村的說法,外人入財房會趕走財神,所以主人不喜歡。這是迷信說法,當然不足為信。
實際上,外人進入財房,輕則容易造成誤會,重則容易被人誣陷。
財房是管錢物記賬的地方,相當于現在單位和企廠礦的財務室。進入別人家的賬房。
如果錢物與賬本對不上,就會引起主人的懷疑,認為這種人手腳不干凈。如果賬房先生或管錢財的人居心不良,自己在錢物做了手腳,卻鍋甩鍋進入賬房的人背,那就是跳進黃河也洗不清。
現在的單位和公司、廠礦企業的財務室的門上,很多都有“單位重地,閑人免入”警示之語,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避免有人擅入,引起不必要的誤會。
繡房,舊時代指青年女子住的房間,也稱閨房。過去農家認為,外人進入繡房會來惡煞,會害家里的閨女。這當然也是一種迷信的說法。
事實上,舊時代農村,人們受封建思想的禁錮,未出嫁的女子,既不能出門,也不能隨便見外人,只能在自己的閨房學做針線活,由此,把青年女子住的房間叫繡房,把未出嫁的女子叫閨繡。
過去家中女兒的繡房是外人的禁地,尤其是男子的禁地,連窺視都不可,更不可擅入,否則就是“男女授受不親”,違背禮規。
現在農村民眾雖然破除了封建迷信和封建禮規,但是,有一些地方的農家,還是非常反感將女兒的閨房視人,也不喜歡外人隨便進入。
總而言之,我國農村有好客的好傳統,在待客方面有待客之道,以尊重客人為基本原則。同樣,到別人家做客或串門,也同樣要以尊重主人為原則。入鄉問俗,入鄉隨俗,做作時問清當地的禁忌習俗后,才能少犯低級錯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