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葉問的弟子,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便是李小龍,除了李小龍之外,還有一個人深受葉問的重視,而且他對詠春拳做出的貢獻遠遠超過李小龍。
這個人名字叫做梁紹鴻,梁紹鴻和李小龍同樣作為葉問的弟子,因此可以判斷,梁紹鴻在武術方面的造詣并不比李小龍差。
相傳李小龍與梁紹鴻一樣都自幼習武,不過梁紹鴻的習武條件明顯要比李小龍好很多。
梁紹鴻雖自幼習武,不過他的父母卻非常支持兒子的做法,為了能夠讓梁紹鴻學到更多武術精華。
他的父母不惜花費重金聘請名師,使得梁紹鴻年紀輕輕便已經掌握了多家名門正派的武術精髓。
當時梁紹鴻幾乎未逢敵手,所以他便自負的認為自己是同齡人當中最強的存在,直到他遇到了李小龍。
當時李小龍已經拜在葉問名下學習,梁紹鴻與李小龍的第一次見面就大打出手。
原本信心滿滿的梁紹鴻向李小龍發動猛烈進攻,但都被李小龍用詠春拳輕而易舉的化解。
這讓梁紹鴻非常震驚,因為他從來沒有見過李小龍所使用的招式,當時詠春拳在中國并不出名,只有南方一些地方人們才知道詠春拳這一拳種。
比試結果毋庸置疑,梁紹鴻慘敗,失敗之后梁紹鴻并沒有氣餒,也沒有怨天尤人,而是非常認真地詢問李小龍師承何人。
得知李小龍的師父是葉問之后,梁紹鴻當機立斷就要拜葉問為師。不過葉問卻并沒有同意梁紹鴻拜師學藝的要求。
而是選擇冷落梁紹鴻,因為葉問想要考驗梁紹鴻是否有學習詠春的資格。
梁紹鴻沒有讓葉問失望,他對中國傳統武術的熱情以及對探索詠春拳奧秘的迫切心情,使得葉問破例將梁紹鴻收為徒弟。
并且將自己的一身本領全部傳授給了梁紹鴻,梁紹鴻和李小龍應該算得上是葉問晚年弟子當中最著名的兩位。
練武期間,梁紹鴻和李小龍經常切磋,但總是難分勝負,隨著感情愈發深厚,師兄弟二人也情同手足。
不過在學成之后,師兄弟二人卻并沒有過多交集,因為李小龍在葉問去世之后便踏上了電影拍攝之路,而梁紹鴻卻仍然想要專心鉆研詠春拳。
之所以現如今人們一直認為李小龍是葉問的關門弟子,就是因為梁紹鴻并不像李小龍一樣,通過拍攝電影使得自己名揚國際。
梁紹鴻身上最難得可貴的地方,就是不惜花費自己畢生的時間和精力去鉆研探索詠春拳的奧秘。
在梁紹鴻看來,任何拳種都沒有詠春拳這般奇妙,詠春拳的變化莫測、以巧取勝等多種實戰方式,都值得梁紹鴻細細鉆研一番。
不僅如此,梁紹鴻還謹記師父遺愿,希望能夠有朝一日讓全天下乃至全世界都看到詠春拳的強大之處。
因此梁紹鴻決定將詠春拳帶到國外,其實在梁紹鴻之前,李小龍已經對這一想法有所嘗試。
因為李小龍已經在國外出名,所以很多外國人都將李小龍當作中國武術以及詠春拳的代表人,自發向其學習詠春。
李小龍為了弘揚中國傳統武術,不遺余力的教學,但這樣的教學效率非常低下。
而且李小龍當時修煉的也不僅僅只有詠春拳,還有他自創的截拳道,為了能夠讓截拳道成為正統,李小龍非常努力。
在宣揚武術期間,他對截拳道的重視程度要大于詠春拳,梁紹鴻則直接在美國開辦武館,專門教授詠春拳。
很多美國人聽說梁紹鴻和李小龍是師兄弟關系之后,也都慕名前來學習,就這樣詠春拳正式在國外扎根。
如果單單從影響詠春拳的傳播范圍這一方面來看的話,梁紹鴻的貢獻確實要大于李小龍。
可能也正是因為梁紹鴻有這份學習武術的本心,當初葉問才會更加器重梁紹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