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門要放響屁,穿舊鞋,坐慢車”,是過去農村一句非常有意思的俗語。好像與另一句俗語“窮家富路”唱反調。其實這只是事情的另一方面。
“窮家富路”說的是人在旅途,要舍得花錢,不要太吝嗇,苦了自己。這句話一般指家境不是很好的人家,因為家里沒錢,不管處于哪種環境,一味地節省。此話就是勸人出門在外,不要太節省。
而“出門要放響屁,穿舊鞋,坐慢車”這句俗語,則是勸人出門在外,不要死要面子,太過顯擺,給自己不良的后果。
放響屁
這句話,表面上是說,出門在外,在人前顧不了太文雅,也不要顧及顏面,怕別人說自己是大老粗,有屁就放掉。過去農村老人的說法,如果一個人有屁不及時放掉,憋得太久,會憋出毛病來。
實際上,此話的話里意思,還有另外兩層含義。
一是說,一個人出門在外,在吃的方面是不會太如意的,不要挑三揀四。
過去交通條件不便,出門是一件差事。比如,到了那種前不巴村,后不著店的地方,哪怕身上再有錢,也買不到山珍海味,能有吃的就不錯了,即便是粗食雜糧,也得吃下去。
二是說出門在外,不像在家里,可以按時吃飯,很有可能會受饑一頓飽一頓之苦,要準備忍受這種旅途之苦。
通常來說,農村民眾認為,一人放響屁的原因,在飲食方面,多是因為吃了不易消化的粗食,以及太餓吃得太飽后。比如,吃了生紅薯和生板栗就容易放響屁。
俗話說,在家千里好,出門半時難。尤其在過去那些年代,交通、住宿、飲食等條件都比較差,出門在外要適應旅途環境,要能忍受放響屁的尷尬。
穿舊鞋
這句話的表面意思是說,過去出門,都是靠兩條腿步行。走路容易磨壞鞋子,穿新鞋出行就有點可惜了。
這句話的實際意思,舊鞋只是一種指代,指代衣服、帽子和鞋子的打扮。
舊時代的社會治安環境很不好。小時候在村里,常聽爺爺輩和父親輩的人講,出門在外最怕路上遇到“關羊”(剪徑之徒)。
遇到這樣的人,身上有財,財去免禍。身上無財,那年月,衣服也是值錢之物,如果看上你身上的衣服,連你的衣服也全剝下來,身上只剩一條褲衩。
如果一個人穿著光鮮亮麗的衣服出門,途中就會引別歹人的注意,他們認為這是身上有錢的人,就會打主意。過去,出門在外,身上的衣服和鞋帽穿得太惹眼了,有可能會招來不測之禍。
如果一個路途之人穿著舊鞋、打了補丁的衣服,一看就是一個窮苦之人,沒有多的“油水”,也就沒有人打歪主意了。這樣反而一路平安。
這句話還有更深一層意思,那就是“財不露白”,或者“錢不露白”,是過去人們出行的禁忌之一。
舊鞋表示“藏富”,新鞋表示“露富”。過去出門在外,不僅財物不能外露,在語言上也不要外露,更不要吹牛皮,否則就會招來橫禍。
坐慢車
因為這是一句農村俗語,這里的慢車,不是指現在火車中的慢車,也不是指汽車中的慢車,而是指牛車。
舊時代,馬跑得快,牛跑得慢,農村民眾把馬車稱為快車,把牛車稱為慢車。那時,平原地區很多普通農家,出門用牛車代步,而大戶人家才有財力購置馬車。
因此,馬車就是一種社會地位的象征,坐馬車的人往往是有錢之人,哪怕是租用的馬車也是如此,坐牛車則是貧窮之人。
這句放與“穿舊鞋”相近。在舊時社會背景下,如果出行要坐交通工具,坐牛車的人象征表示“藏富”,坐馬車的人表示“露富”。
這句話的實際意思是說,出門在外,不要太顯擺,也不要招搖過市,否則就會招來橫禍。
總之,這句俗語是過去農村一句出行的警示之語,是在舊時代背景下產生的,現在已經過時了。但是,其中的道理,古今相通,值得我們人思考和借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