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性原理是指:思考和行動時,從最基本的原理和常識展開推理。又或是將你的假設倒推至源頭,去除噪音,以尋求洞察本質。
在過去3年,世界經濟拉響衰退警報,中國經濟也遭受疫情沖擊。在消費遇冷的大環境中,充滿不確定性的挑戰。
放在國內市場手機來看,因各種外部原因,手機市場總體出貨量持續下降,甚至在2022年創造了新的最低點。IDC數據顯示,2022年全年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出貨量約2.86億臺,同比下降13.2%,創有史以來最大降幅。時隔10年,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出貨量再次回落到3億以下市場大盤。
而根據CINNO Research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市場折疊屏手機銷量達283萬部,同比大幅增長144.4%,成為2022年智能手機市場為數不多的亮點之一。嚴峻的挑戰下,折疊屏作為其中細分市場,持續的逆勢增長看似奇怪,但實則反應了消費電子市場發展的基本規律。
而最能折射出這一基本規律的,是OPPO。憑借 Find N一款產品在2022年的表現,OPPO就獲得13.8%的市場份額,幾乎相當于全球折疊屏霸主的三星。而三星在這一年推出兩代Z系列四款產品,以及專為中國市場定制的W系列。
在發布第二代Find N2之后,OPPO更是一躍登上了折疊屏市場份額第一的王座。此前數據機構公布的2022 W52數據顯示,首銷周的OPPO以40.5%的份額幾乎拿下了折疊屏的半壁江山。而就在CINNO Research最新公布的折疊屏一月市場報告中,OPPO仍然以30%的優勢,持續占據折疊屏市場份額第一的位置。如果說首周數據只是煙花般的爆發,那一整個月的數據則可以反應出來Find N2系列依然可以保持充足的后勁。
OPPO兩代折疊屏產品在6K+超高端市場的突圍,充分地展現了消費電子產品的第一性原則——差異化創新。
【折疊屏是手機的進步觀】
在折疊屏出現之前,智能手機的樣子幾乎已經十二年沒有變過了——正面屏幕,背面攝像頭。作為人類商用科技的最前沿之一,人們開始很難從手機中感受到科技所蘊含的進步的力量。
“口袋生產力”是OPPO產品經理周意保對折疊手機定位的濃縮概括。折疊屏手機既有直屏手機的便攜性,又能實現大屏辦公、大屏看文件等使用功能,助力工作效率提升,這相當于手機+平板的綜合體??此坪唵蔚男螒B的變化,卻解決了手機同質化的根本問題。
據了解,OPPO折疊屏產品Find N2和Find N2 Flip的用戶,很多都是果粉,超過50%的Find N2系列購機用戶,曾購買過蘋果手機。
25年前,蘋果廣告“think different”,將蘋果用戶定位于:全新角度觀察者,討厭墨守成規。現在安卓陣營推出了數代折疊屏手機,蘋果卻毫無動靜,不少果粉只能嘗鮮安卓系的折疊機,而OPPO則憑借折疊屏手機銷量第一和超高滿意度,成為不少果粉的選擇。
對于折疊屏這類新生事物的價值,Find N產品經理周意保總結出一個公式:
一個創新品類價值=新價值-新摩擦+傳統價值。折疊屏的新價值,是更大的屏幕,更多交互,更多生產力工具;折疊屏帶來的折痕、續航減少、重量增加等問題,就是新摩擦;當然,折疊屏手機還會保留智能手機用途,即傳統價值。
當公式大于0時,這個品類就有價值,而如果小于0,這個品類就沒有存在價值。在折疊屏初代產品中,曾出現過折痕和嚴重質量問題,至今還有外表討喜,功能縮水的折疊屏手機被人調侃“漂亮的小廢物”。但近兩年產品日益成熟后,折疊屏的價值開始逐漸顯現出來。
【Find N系列,折疊屏的另一種可能】
OPPO并不是第一個做折疊屏的。事實上,在2021年12月發布第一代Find N之前,三星的折疊屏已經發布了三代。但直到Find N代表的橫向折疊,和Find N2 Flip為代表的豎向折疊發布之后,我們才看到原來折疊屏并不是一定要走三星的路。
但就像周意??偨Y的價值公式一樣,折疊屏的差異化不應該是為了不同而強行不同,而是一種主動的價值創造。
以Find N2為例,5.54英寸的外屏和7.1英寸內屏和其他折疊屏都不一樣。更小的尺寸,并不代表犧牲了用戶的體驗,反而是增強了折疊屏獨特的價值,也就是展開后大屏的使用。周意保曾介紹,行業中橫向折疊屏的用戶,90%的時間都在外屏上,只有10%的時間是展開后使用。而Find N的內屏使用時長基本上同類產品的3倍。
Find N2差異化尺寸帶來的最大價值,就是真正讓用戶獲得了一大一小兩塊屏幕的價值,而不只是在需要炫耀的時候可以將手機展開。
在獨特尺寸的基礎上,Find N2還有最輕的重量——233g的重量甚至比iPhone Pro Max還要輕。這讓折疊屏真正回到了智能手機該有的便捷性。因為Find N2的差異化創新,讓折疊屏既有傳統直板手機該有的基礎體驗,又放大了折疊屏天然的屏幕優勢。
而Find N2 Flip作為豎向折疊屏,3.26英寸外屏不僅是最大的,而且也是唯一豎向排列的外屏,更符合手機一直以來的視覺邏輯。展開后6.8英寸大屏也絲毫不輸給主流的旗艦直板手機。除了獨有的豎向外屏,Find N2 Flip也是唯一支持雙卡雙5G,和超強續航的豎向折疊手機,讓想要獲得新鮮體驗的用戶完全不必擔心大折的基礎體驗。
很多用戶也許無法想象,一些看似微小的細節,往往需要廠商付出高昂的代價,比如屏幕上挖個孔的成本竟高達400萬美元。由于成本和影響整體美感,很多折疊屏手機,在內屏上取消了攝像頭挖孔,這樣的缺點是,當遇到自拍、視頻等場景,用戶只能在外屏使用。
內屏配備攝像頭,OPPO內部爭議比較大。主張取消的一方,除了高昂的開孔成本,很多人認為沒有攝像頭的大屏更方便,更完整,更震撼。
但最終,產品經理周意保力排眾議堅持配備內屏攝像頭,他給出理由是:外屏固然可以實現需求,但當用戶正在使用內屏開會、聊天、以及銀行轉賬時,使用攝像頭切換到的外屏的過程,體驗會變得不完整和割裂。
很多人會吃驚,為什么在手機高度同質化的市場里,OPPO為何還會有那么多微創新,那么多差異化的體驗?或許,OPPO保留內屏攝像頭這個細節,可以窺豹一斑。
【沒有核心技術差異化,是空中樓閣】
Find N2首創的懸??臻g,是另一個很有代表性的差異化體驗。這是折疊屏手機創造的外屏和內屏之外的“第三空間”。只需要把手機展開到一半的位置,就可以進入到一個專屬的界面,用戶可以接續觀看視頻,可以跟著App做運動等操作。
和其他折疊屏只專注內和外兩塊屏幕不一樣,通過懸停空間,OPPO讓折疊屏有了解放開雙手的體驗,讓手機也可以像電腦一樣使用。
Find N2支持45°~125°自由懸停的背后,是OPPO對折疊屏核心的鉸鏈技術的自研。OPPO自主研發鉸鏈,就有240項專利。可靠的鉸鏈科技,不僅可以承受40公斤的重量,并且通過了40萬次的折疊測試,即使每天重度使用折疊200次,Find N2也能做到連續使用5年無壓力,而折痕加重、鉸鏈老化的速度也比同行更慢,真正做到了耐用可靠。
OPPO還導入航天級MIM超韌合金縮小零部件尺寸、讓鉸鏈更加一體化和小型化。同時,OPPO第一次使用了高端自行車使用的碳纖維材料,被喻為黑色黃金,1克成本就高達2美金,是普通鋼材料的數倍。OPPO Find N2在屏幕支撐骨架上,采用行業最大面積的碳纖維材料。OPPO甚至將Find N2的可靠性武裝到了每一顆螺絲釘,通過應用更高級的鈦合金材質,提升可靠性的同時也進一步降低重量。
(二代產品與一代鉸鏈對比)
在材料投入上的奢侈,以及結構設計上的創新,讓Find N2系列在擁有最頂級的鉸鏈性能的同時,更做到了行業最輕的重量。
除了鉸鏈,OPPO的軟件技術也讓Find N2更加不同。
一代首創的雙指分屏,一面市便被同行學去,現在已經成為行內標準動作。在二代Find N2 上,分屏功能再度升級,在一代 Find N“雙指分屏”功能的基礎上增添了“多頁面分屏”、“跨屏分享”、“分屏截圖”(分屏下,分別截圖拖拽至應用中)功能,讓信息的呈現、截取、分享更加高效。AI會議轉寫、圖文智能識別等軟件更讓效率倍增,真正實現“口袋生產力”。
在Find N2 Flip中,內外屏也通過多種方式交互,外屏App可實現快捷回復,也可以將內屏的二維碼等提示推送到外屏上,至于外賣、打車、音樂類app,則可以實現內屏關閉后,外屏接力,保證APP使用的流暢體驗。
Find N2還使用了OPPO自研的影像專用NPU芯片馬里亞納X。在自研芯片和OPPO自研算法的核心技術加持下,Find N2在拍照也大有不同,特別是在采用行業通用的傳感器元件的情況下,Find N2通過自研的軟硬件技術,讓人像的拍照能夠呈現出更加準確和自然的虛化效果。
折疊屏的成功,是OPPO擴大高端市場影響力的重要一步。
根據艾瑞咨詢《中國折疊屏手機市場洞察報告》,2023 年折疊屏手機預計出貨量達 450 萬臺,增長率 69.5%,GFK 賽諾預測 2023 年國內折疊屏銷量 380 萬臺,增長率達 90%。當出貨量達到一定規模后,將推動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緩慢回升,折疊屏也將成為智能手機下一條增長曲線。
通過兩代Find N系列折疊屏,OPPO用差異化的創新,不但可以再在這一細分市場的站穩位置。更重要的是,Find N2系列折疊屏讓人看到了OPPO在同質化嚴重的手機市場中,依然有能力提供差異化用戶價值的能力。
中國手機品牌過去幾年與蘋果談不上成功的高端戰役,證明了如果國產手機只是依靠比拼充電、信號等單一參數優勢,很難與蘋果競爭。而OPPO折疊屏的強勢崛起和對蘋果用戶的吸引,更加說明了人們對消費電子產品的期待不是小區別,而是大不同。
如果OPPO在2023年能夠延續Find N2系列產品的獨特價值交付,也許是這家成立19年的公司去擴大高端市場影響力的最好機會。
雄觀,資深新經濟觀察家、知名意見領袖,國內首個嚴肅科技脫口秀“雄辯”主講人、十大科技自媒體(見各大權威榜單)。曾在阿里巴巴、360、搜狗、藍港等著名互聯網公司負責相關營銷工作,參與5次IPO,橫跨行業主要領域。每日一篇深度文章+科技熱點快評,發布于微信、微博、頭條、百度,各大門戶及科技博客、媒體社群、短視頻等30+全部主流平臺,覆蓋400萬中國最核心商業、科技人群。為FT金融時報、福布斯等世界級媒體撰稿人,觀點被媒體廣泛轉載引用,影響力極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