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4473字,閱讀約需14分鐘]
2022年,深刻改變世界,改變中國的不止“俄烏”,還有“疫情”。在經歷了12月份疫情如同海嘯一樣以“迅雷不及掩耳盜鈴兒響叮當”的速度快速過峰之后,到了一月份的春節。
到處“眾山眾海”的擠破頭的景區,每天需要排隊一個多小時的飯店,似乎宣示著“疫情過去了”,病毒一下子就消失了……神奇么?很神奇!
但是為什么?為什么之前別的國家病毒一波一波,此起彼伏,反復變異,中國的一下子就消失了呢?為什么之前大家猜測的有人“投毒”,有人“擴散”,為什么到了1月份這些事情就消失了呢?
1月份的那份“輝瑞”藥物研發負責人的“坦白”似乎解釋了很多問題。
1月26日,這位名叫JordonTrishtonWalker的輝瑞藥物研發負責人承認:
輝瑞公司正在通過“定向進化”來“變異”新冠病毒,這樣他們就能先發制人開發新疫苗,搶占市場先機。
JordanWalker是輝瑞研發戰略運營總監,他2013年在耶魯大學畢業,也是德克薩斯大學西南醫學院醫學博士。
這個采訪視頻快速沖上熱搜,不過沒有任何一家美國主流媒體跟進報道,沒有一家。很快,Google刪除了相關視頻,同時禁止了諸如#DirectedEvolution(定向進化)一類關鍵詞的搜索。
(多說一句,要知道,世界第一大藥企“主動誘導病毒變異”,再提前“生產疫苗”,這樣的真正“龍王賣傘”的新聞,傳播量甚至比不上中國一個普通高中上厭學自殺的傳播量的零頭。所以,如果有人還傻傻的相信沒有輿論戰,真的就是被徹底洗腦了……)
當然,輝瑞主導病毒變異,生成新病毒這一點并不值得意外,在圓方22年10月11日的文章《沒有疫情,只有戰爭》中圓方就說:
想要在“新冠病毒”上加點料,比如點出“肺炎屬性”,點上去“致死率”,點上去“傳播性”。其實一個十幾人的小組,一個二級或者三級的生物實驗室就能做到。用時大概率不超過一周。
可能是為了驗證圓方的話,一周后,10月18日。
《每日郵報》報道,美國波士頓大學的研究人員在一個四級生物實驗室,將Omicron變種的刺突蛋白,結合到原始新冠毒株中,新合成的“奧密克戎S”病毒很快殺死了80%參與實驗的小白鼠。
(參見,《80%致死率的病毒并不可怕...》)
所以,做個簡單的推理題,我們已知“病毒”是可以被“人工干涉”變異的,同時也是可以被“人為傳播”的?那么為什么病毒在1月份之后,在中國大陸就偃旗息鼓了呢?沒有“變異的更加厲害”了呢?
道理很簡單,因為不需要了!
因為在從10月到12月,發生了兩件事,改變了“疫情對于中國的影響”,從而讓“生化戰”對于中國的影響大幅削弱。
同理,這也是為什么圓方說,未來44天,決定了世界的命運。
那到底這兩個月發生了什么?又對未來這44天我們的選擇,有什么參考意義呢?
如果在10月份之前疫情放開,可能會對中國產生什么影響呢?
一個是經濟,一個是政治
12月份疫情的沖擊,相信每一個“陽過”的小伙伴都感受到了,如果,這里說如果我們在10月份之前放開,這個時候你說,已經“儲備研究”了各式各樣“新型病毒”的某些“小團伙”,再趁機讓病毒的威力“超級加倍”一下。那么會發生什么呢?
一是外貿進出口的問題。
疫情三年,中國外貿因為國內的疫情防控保證供應鏈穩定,賺的盆滿缽滿。
2020年對外商品貿易順差37000億元
2021年對外商品貿易順差43687億元
2022年對外商品貿易順差58630億元
算一算,三年疫情,中國從全世界賺了將近14萬億人民幣(要知道這是順差,不是貿易額,就像對于企業,這不是收入,這是利潤),折合將近2萬億美元,要知道去年被吹上天的越南,2022貿易順差一共112億美元。
(112億美元和將近1萬億美元(2022年)……那些鼓吹越南要超越中國的,在想什么呢?)
但是到了11月底,隨著美國加息的過顯現,全球貿易商品需求快速萎縮,中國再大量的出口商品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