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傅岳。前不久接到一位咨詢者,男性,四十多歲,在深圳一家企業做管理工作。根據他的自述,兩年前他與樓上鄰居因跑步機噪音問題發生過幾次摩擦,雖然后來樓上鄰居將跑步機移到了陽臺,但其他噪音現象此起彼伏,令他無法忍受,一氣之下他使用音響設備反擊,但遭到對方報警,事態升級,他與家人被迫轉移住所。一年前,他開始失眠,只要睡前有細微的聲音,他都會緊張害怕難以入睡,并且伴隨脫發和腸胃不適,就醫后開始服用一些安神助眠藥物,效果并不理想。最近他回到了原來的房子,發現樓上噪音依舊,情緒崩潰,目前正在尋找進一步的解決辦法,想要咨詢如何徹底解決噪音問題?
有些問題的提出,并非停留在文字表達的層面上,所以我通常會提示咨詢者,你真實的想法是什么?比如這位深圳的咨詢者,他問的是如何徹底解決噪音問題,而其內心真實的想法是如何徹底“消滅”令他痛苦的聲音。這樣的問題,是沒有答案的。我們無法讓某一個環境完全無聲,我們只能做到盡力去嘗試改變,改變分為爭取外部的調整,和堅持內在的修行。所以我最后還是建議他再次評估一遍現在家中的噪音程度,鑒于已經在外租房一年多時間,現在有一個與樓上鄰居調解的窗口期,利用這次調解,爭取把那些嚴重的噪音現象列為重點調整目標,其余輕微的噪音列為自我接受的范圍。
這樣的建議,聽上去并不能徹底解決問題。所以咨詢者一定會再三強調,他已經對調解不抱希望,因為他早就認識到,真的會改的人,談一次就會改,不會改的人,說再多遍也是徒勞。我能理解他的心情,明知道對方不會改變,卻還要牽強附會地張羅調解,似乎是說不通的。但我的出發點仍然是希望他能理性地去做一些實踐,因為這要比“徹底消滅”令他痛苦的聲音要來得容易一些。
由此,我也嘗試說服自己,如果咨詢者不愿接受調解,那只能讓他做另外一道選擇題——反擊還是搬家?而咨詢者更愿選擇反擊,這并沒有出乎我的預料。但我知道他在的內心還在猶豫,因為原本就已經反擊過的他,并沒有在沖突中占據優勢,如今再度反擊,在信心和耐心上,已經大不如前,雖然仇恨是與日俱增的,但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的典故不無道理。
我讓他再三思幾日,尤其要把目前的噪音程度做出相對客觀的評估,這項工作,我建議他與家人一同參與,讓家人評估哪些噪音是重度干擾,哪些是次要的,哪些不足以稱為噪音的。每個人對聲音的耐受程度不同,在評價聲音干擾的時候,絕大多數人無法借助分貝數字來衡量吵的程度,如果家人自始至終都對你所討厭的噪音無感,那既說明你的家人對聲音的耐受度比你高,又可以理解為噪音程度存在感知偏差。這種情況下,你就不必讓家人參加評估,以免造成刻意強化聽力行為而改變家人的耐受力。所以,我認為全家只有你一人受到噪音影響,與全家都在噪音影響中,在相對客觀的語境下,前者的噪音程度是低于后者的。
這樣的解釋一定不能讓所有人滿意,但已是我目前能為大家做出的最理性的解答。很多人的個人感受是高于客觀評價的,因此造成了盲目反擊和一味地拒絕協商調解。這雖然不合理,但合乎人情。如果我們不是有血有肉的人,感受也就不值一提,正因我們擁有豐富復雜的情感,才會有主觀意識和評判依據。任何人做出的任何選擇,必然與其精神追求與本能欲望相關聯。只不過,不是人人都能如愿以償,大多數人最終都將在痛苦中尋找接受痛苦的臨界值。
幾天后,這位咨詢者又來找我,鑒于家人對大部分噪音都無感,所以他打算再找樓上鄰居談一次,為了顯示誠意,他讓居委幫忙聯系了樓上,準備找一個合適的餐館坐下來好好聊一聊。他坦言自己心里沒底,一是擔憂對方不愿參加,二是不敢面對自己曾經反擊的事實,生怕被對方抓住把柄借題發揮。我告訴他,邀請發出后,對方愿不愿意參加不是你能做主的,他們即使不來,那你也已經盡力而為了,不留遺憾。其次,對方如果愿意參加,必然是有備而來,曾經發生過的不愉快,你不說他們也都知道,只是沒人去捅破那層薄薄的窗戶紙,不捅破,是假戲假做,捅破,是肺腑之言。如果要擔心對方借題發揮,那就不要協商,各干各的就行了。
最終,這位咨詢者勇敢的邁出了第一步,卻發現樓上鄰居并沒有那么難溝通,只是過去因為跑步機和音響的事鬧得雙方產生了誤會,后來其他噪音并不是故意為之,而是生活中沒有注意到那些會產生噪音的行為,經過雙方的協商,樓上鄰居表示回去后就會整改。事件到此為止,算是劃上了一個句號。但一定有人質疑,這樓上是不是表面敷衍,回去后會不會還是老樣子?當然有這種可能,但是這樣的質疑是帶著提問者個人情感的,會將自己的經歷、見聞、猜疑、聯想代入到文中,因此增生了擔憂。
與其擔憂這個問題,不如思考一下,何謂“對外爭取調整,對內堅持修行”?,爭取過了,并且得到一個并沒有談崩的結果,接下來執行只在人心,他人的心,我們做不了主。最壞的結果無非就是一切如舊,那又如何呢?你的生活就此止步嗎?對未來失去所有生的希望了嗎?我們不該如此的,生活不如意之事太多,痛苦的何止是噪音呢?人生不是武俠劇,不必執念于斬草除根,很多事沒頭沒尾是常態。然而我們所追求的寧靜生活,一定是會付出代價的,因為它不是一件輕易獲得的東西,容易得到的,亦容易失去。
文/傅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