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書畫的研究、鑒賞,離不開其作品本身。然而存世作品數量有限,且真偽雜糅,即使是較為可信的作品,也存在著割配、改添、掛名等復雜情況。
因此,在書畫鑒定時,具有可靠性的書畫文獻往往起到重要作用。它們記錄了古書畫鑒藏、傳遞、品評等信息,為書畫研究提供了第一手的研究依據。
在這其中,稿鈔本更加珍貴。它們私密、未經刊刻、復本較少,保存至今極為不易。將這類稿鈔本集合出版,不但可為書畫研究提供更多原始的文獻依據,對珍稀文獻的保護和傳播也具有積極作用。
今日,集合各機構珍藏古代書畫文獻稿鈔本——《中國書畫文獻稿鈔本叢刊》(初編)由上海書畫出版社出版面世。
入選多項重點圖書項目
國家“十四五”重點圖書規劃項目
《2021—2035年國家古籍工作規劃》
第一批重點出版項目
國家古籍整理出版專項經費資助項目
上海市促進文化創意產業發展
財政扶持資助項目
《叢刊》特邀中國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范景中,上海師范大學美術學院副研究員陸蓓容擔任主編,進行甄選書目和撰寫解題。
“初編”精選書畫稿鈔本文獻10種
乾隆二十六年至二十七年續入字畫
清內府 鈔本
書畫目錄(曹文埴家藏目)
不署作者 鈔本
書畫目錄(曹振鏞家藏目)
不署作者 鈔本
陔華吟館書畫雜物目
(清)翁心存撰 鈔本
丁丑暫假檢書畫記
(清)翁同龢撰 稿本
授研齋鑒藏錄
(清)宋齊魏及后人撰 稿本
觀瀾閣書畫題跋
(清)金黼廷撰 稿本
存素堂書目 詩龕藏書目錄續編 詩龕書畫錄
(清)法式善撰 稿本
讀畫記
(清)沈銓撰 稿本
清河書畫舫
(明)張丑撰 鈔本
每一種均原貌影印,冠以解題。絕大多數為首次公開出版。
重要藏家藏目集成
明清時代收藏縮影
“初編”所收家藏書畫目的原著者,均為研究明清收藏繞不開的人物:曹文埴、曹振鏞,翁心存、翁同龢,宋犖、宋韋金,法式善,張丑……
如曹文埴、曹振鏞父子家藏書畫目。父曹文埴,清代乾隆年間的重臣,官至戶部尚書,身后謚“文敏”。子曹振鏞,歷乾、嘉、道三朝,歷任體仁閣大學士兼工部尚書、首席軍機大臣、武英殿大學士、軍機大臣兼上書房總師傅,又晉太子太師,旋晉太傅,卒后謚“文正”,入祀賢良祠。
曹振鏞像
《書畫目錄》(曹文埴家藏目)書影
《書畫目錄》(曹振鏞家藏目)書影
另一對父子翁心存(《陔華吟館書畫雜物目》)、翁同龢(《丁丑暫假檢書畫記》),亦是晚清名臣。前者歷任諸部侍郎、尚書等職,官至體仁閣大學士,卒贈太子太保,謚“文端”。后者歷戶部、工部尚書,軍機大臣,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大臣,為同治、光緒兩代帝師,卒謚“文恭”。晚清大學者翁方綱為翁同龢之子,當代著名收藏家翁萬戈則是翁同龢的五世孫。
如果說曹氏父子的收藏體現了朝廷重臣的收藏面貌,翁氏父子書畫目錄中則以近人之作為重,可見晚清士大夫收藏之品位、風氣。
“兩代帝師”翁同龢像
《陔華吟館書畫雜物目》書影
《丁丑暫假檢書畫記》書影
翁方綱有一個朋友,名為法式善,也是乾隆時期重要的收藏家。法式善,原名“運昌”,乾隆賜名“法式善”,滿語意指“奮勉”,他是唯一參與編撰武英殿本《四庫全書》的蒙古族人。《叢刊》中收錄《存素堂書目》《詩龕藏書目錄續編》《詩龕書畫錄》,為法式善自定謄清稿本。
《詩龕書畫錄》書影
清初著名藏家宋犖(1634—1713)收藏甚富,名作亦多。其藏品多被其孫宋韋金繼承,《授研齋鑒藏錄》成書于乾隆時期,著錄者是宋韋金的后人。宋犖的書畫收藏遠有宋徽宗題簽王維《伏生像》、徽宗《竹禽圖》、王詵《漁村小雪圖》,近有“明四家”“清初四王”等諸多名家之作。《授研齋鑒藏錄》的寫作歷幾代人而成,在反映收藏的長期發展趨勢上尤有價值。
禹之鼎《西陂授硯圖》中宋犖像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授研齋鑒藏錄》書影
大量私藏非公開資料
首次披露面世
《叢刊》收錄的書目,有不少是從前未經大規模披露的私家內容。
如《乾隆二十六至二十七年續入字畫》為清內府鈔本,首頁鈐“長樂鄭振鐸西諦藏書”“北京圖書館藏”兩方印,今藏于中國國家圖書館,未有大規模流傳。
《乾隆二十六至二十七年續入字畫》首頁
清代宮廷藏書畫目錄,以《秘殿珠林》《石渠寶笈》為最,而兩種目錄的初編完成于乾隆九至十年(1744—1745),續編的編纂則要到乾隆五十六年(1791),《乾隆二十六至二十七年續入字畫》所錄正在二者之間。對比后發現,書中記錄的二百三十余件書畫作品,《石渠寶笈》續編、三編中同時擇入的數量不多。
一方面,這些作品在主流目錄中鮮有記載。另一方面,它們一直深藏于宮禁,至民國年間點查清宮舊藏時大體尚在,卻往往不見于今日公開的故宮博物院藏品目錄。由此可見,乾隆間內府收藏的書畫規模,實際上遠超今日公開著錄之數,《續入字畫》一類目錄,正可以補清內府藏品之缺。
私人收藏,又如“初編”所錄的曹文埴、曹振鏞家藏書畫目錄。作為清代重臣,父子二人的收藏不少來自帝王賞賜,也有諸多同僚、友人之間的應酬之作。因為政治身份,他們的書畫目錄格外“低調”,不見于公開刊刻的書畫著錄。國家圖書館所藏曹振鏞家藏書畫目錄,不題書名、作者,也沒有序、跋及收藏之印。這些材料的發現和影印,是我們了解乾隆及以后重臣收藏書畫情況的有益補充。
《書畫目錄》(曹文埴家藏目)所記御賜書畫
實用收藏工具書
存世書畫流傳依據
《叢刊》書目中對書畫藏品的細致著錄,為讀者提供了豐富可靠的書畫流傳材料,是書畫收藏的重要工具書。
簡單舉例,如《書畫目錄》(曹文埴家藏目)記載了今藏于故宮博物院王仲玉《陶淵明像》,傳世不止一本的管道昇《紫竹庵圖》,以及陸治《天池石壁》等。
金黼廷《觀瀾閣書畫題跋錄》中今可見于公藏者,如上海博物館藏沈周 《西山云靄圖卷》、文嘉 《曲水園圖卷》、南京博物院藏王鑒《仿古山水圖屏》、奚岡《云峰晚翠圖卷》等。
沈銓《讀畫記》中則有陸廣《丹臺春曉》,曾為高士奇舊藏,后歸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石濤《溪南八景》圖冊,今藏上海博物館;文徵明《劍浦春云》,今在天津博物館。
王詵《漁村小雪圖》,故宮博物院藏
陸治《天池石壁圖》,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沈周《西山云靄圖》,上海博物館藏
稀見稿鈔本文獻
補全歷史原貌
文獻有常見、稀見之別。一般而言,著述比雜錄易傳,刻本比稿鈔本易見。簡單理解,稿,即作者原筆,鈔,即他人抄錄。
以書畫史中著名的常見著作——張丑《清河書畫舫》為例。研究表明,此書現存的版本有十一卷、十二卷、十二卷補遺三種。其中十一卷本是原書初稿的清初鈔本,十二卷本由張丑自行修訂,最初也以鈔本流傳,十二卷補遺本則是乾隆年間綜合前二種編輯發行的池北草堂刻本。
乾隆間的學者厲鶚曾有“《書畫舫》近時傳抄頗多”之感慨。一本書在流行之后,在從鈔本走向刻本、形成不同版本的過程中,衍變不可避免。原初寫本逐漸少見甚至失傳,卻有著重要文獻價值,不僅記錄著作者的本意,也和其他版本一起體現出有關書畫知識的增長。
今天易見的《清河書畫舫》版本中,四庫全書本刊刻自十二卷本,通行的整理本則以十二卷補遺本為基礎。因而相關的研究論文,所參照的也多為十二卷本或十二卷補遺本,直接引用張丑原書十一卷本的幾乎沒有。這種現象的普遍,不可不說是一種遺憾與缺失。
本叢刊影印《清河書畫舫》
以國家圖書館藏清鈔十一卷本為底本
《中國書畫文獻稿鈔本叢刊》,旨在整理與出版這些珍貴而稀見的稿鈔本材料,在文獻學的視角上推進今人的認知。
內容全面、細節豐富
收藏史、社會史的一手資料
除此以外,“初編”所錄書目內容豐富、涉及甚廣,細細讀來可以發現許多或重要、或細微的史料。
依舊以曹氏父子家藏《書畫目錄》為例,作為皇帝近臣投身收藏,未必全出于愛好,也可能出于“工作需要”,體現出個人收藏政治性的一面。同時,由于藏品中包括御賜之物,它也有助于觀察出入宮廷的書畫流通現象。將父子二人的藏品目錄合觀,可以對家族收藏、書畫作為家族財富的面貌、官商結合的家庭如何分家等問題有進一步的認知。
宋氏家族《授研齋鑒藏錄》記錄了不少畫作的售價,有助于了解清代書畫的流通情況。編著者陸蓓容指出,宋家曾在同一年低價出售了一批上等畫作,很可能是遇到了生活上的困難;而在當時,王翚等公卿畫家的價格反而高于前代古跡。宋氏的家族遞藏,也向我們展示了家族衰敗后,藏品的散逸軌跡和衰落氏族的普遍命運。
《授研齋鑒藏錄》記壬午賣畫
《授研齋鑒藏錄》記文徵明小楷賣五十金
另如翁心存《陔華吟館書畫雜物目》,寫作于翁氏自常熟啟程赴京任職期間,書中所錄,也多為行李清單。書中還夾有書單一張,船錢單片一紙,以及數頁“托帶信件”清單。這樣一些吉光片羽,亦有裨于晚清的社會史研究。
而清人沈銓的《讀畫記》反映了乾隆時徽州地區的收藏趣味,清末金黼廷《觀瀾閣書畫題跋錄》體現了江南人士的收藏趣味,二者皆有助于我們理解收藏的地域性因素。
《陔華吟館書畫雜物目》物品清單
《陔華吟館書畫雜物目》所夾書單
《陔華吟館書畫雜物目》所夾船單
《陔華吟館書畫雜物目》“托帶信件”清單
書畫史的意義:
圖文互見的研究
《中國書畫文獻稿鈔本叢刊》的學術研究價值,首先是在書畫史上,促成了“圖文互見”的研究。
文獻與實物是書畫史研究的“兩條支柱”,而長期以來的書畫研究中,“所謂文獻與實物的‘互證’,常常只是在已知的領域內做證明題,提供的新知識非常有限”。
如陸蓓容所言:“假如藏家談論書畫的私人著錄或筆記得以保存,意味著我們可以跨過實物存亡的限制,探查某人在某一時間節點上的藏品整體面貌,進而綜合地理解并說明其選擇。假如我們甚至擁有此前、此后的若干文獻材料,更可排比觀之,嘗試構建一段時空中的歷史背景,以價值觀的變化為線索,合理地反思、審視與重建現行的敘事邏輯?!?/p>
《中國書畫文獻稿鈔本叢刊》的出版愿景,就是建立起文獻與圖像“知行循環”的基石。
參考書目
《中國書畫文獻稿鈔本叢刊》(初編),范景中序、陸蓓容撰各書目解題。
陸蓓容:《文獻與中國書畫史研究》,《美術大觀》2022年第11期,68—74頁。
陸蓓容:《國家圖書館藏<書畫目錄>與曹振鏞的舊藏——管窺清代書畫鑒藏史》,《美術研究》2016年4月,71—74頁。
陸蓓容:《<授研齋鑒藏錄>與宋犖的舊藏——管窺清代書畫鑒藏史》,《文藝研究》2014年第11期,137—144頁。
韓進:《明代書畫學著作研究》,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2020年8月。
中國書畫文獻稿鈔本叢刊(初編)
范景中、陸蓓容 編著
2022年12月出版
定價:4800元(全六冊)
預計3月底發貨
凡購買圖書的讀者
圖書均附
上海書畫出版社特制收藏證書
前200名購買者還可獲
限量編號+主編簽名
你可能還喜歡:
民國畫事,專業藝術自媒體,
歡迎各藝術機構,展覽拍賣聯系合作
有任何問題 請掃碼添加畫事君微信
民國畫事,深情講述藝術家,專業解讀藝術品,直接深入藝術市場。致力于做最好的藝術自媒體,寫最好看的藝術文章?!松婚L,你需要讀點好東西。關注我們,持續接收好文章。
民國畫事評論區,我們來聊聊藝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