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援助法》
帶您一起解讀這部溫暖的法律
——長寧區法律援助中心
序言
維護法律正確實施、
維護公民合法權益、維護社會公平正義
法律援助,是國家建立的為經濟困難公民和符合法定條件的其他當事人無償提供法律咨詢、代理、刑事辯護等法律服務的制度,是公共法律服務體系的組成部分。
為了適應新時代的需要,《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援助法》自2022年1月1日起 正式實施,旨在更好地維護公民合法權益、保障法律正確實施、維護社會公平正義。
法律援助法的實施,意味著進一步拓寬法律援助方式、擴大法律援助范圍、提高保障水平、加強質量管理、提供便捷化措施等,從而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法律需求,在更大范圍通過更多形式,為人民群眾獲得及時便利、優質高效的法律援助服務提供法治保障。
習近平同志指出:“ 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 為幫助廣大群眾更好地了解法律援助法,小編特選了群眾喜聞樂見、通俗易懂的小案例供大家工作生活中作為參考。
第14期
案例
認定公民民事行為能力,可以申請法律援助嗎?
? 《法律援助法》第三十一條規定,請求認定公民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當事人,因經濟困難沒有委托代理人的,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以姜老太太及老伴目前的經濟狀況和遇到的問題,他們可以向所在地的法律援助機構提出申請,由法律援助機構指派法律援助律師幫助其完成相關法律流程。
根據《民法典》相關規定,姜老太太的老伴系不能辨認或者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成年人,作為利害關系人,姜老太太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認定其老伴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如果姜老太太的老伴被依法認定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姜老太太作為其配偶且具有監護能力,可以擔任其監護人。認定民事行為能力和指定監護人均屬于民事訴訟中的特別程序案件,屬于兩個案由,司法實踐中,法院本著便利訴訟的原則,基于申請人的訴請也可一并進行處理。?
解答
據《法律援助法》第三十一條規定,因經濟困難沒有委托代理人的,請求認定公民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以姜老太太及老伴目前的經濟狀況和遇到的問題,他們可以向所在地的法律援助機構提出法律援助申請,由法律援助機構指派法律援助律師幫助其完成相關法律流程。
根據《民法典》相關規定,姜老太太的老伴系不能辨認或者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成年人,作為利害關系人,姜老太太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認定其老伴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如果姜老太太的老伴被依法認定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姜老太太作為其配偶且具有監護能力,可以擔任其監護人。認定民事行為能力和指定監護人均屬于民事訴訟中的特別程序案件,屬于兩個案由。司法實踐中,法院本著便利訴訟的原則,基于申請人的訴請也可一并進行處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