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冷戰高峰時期,軍事大國對機場的防護能力是高度重視。比如美蘇等國都在重點機上建成了大量高標準防轟炸機庫。這些機庫不僅可以抵御常規空襲,而且還能抵御核生化攻擊。特別是在1967年第三次中東戰爭期間,以色列空軍用三個小時將埃及空軍消滅在地面的戰績,就更促使很多國家的空軍將機場防護能力放在了重要的地位。
在各國強化機場機庫建設的潮流中,也有一些國家另辟蹊徑。這些國家并沒有在機場上建設大量的防轟炸機庫,而是修建了規模更加宏大的山體洞庫。這些飛機洞庫基本都是依山而建,掏空的山體可以容納幾十架甚至上百架飛機。
就當時的情況而言,這種洞庫更能有效地對付敵方的威脅:高達幾百米的山體可以提供更為優秀的防護能力,即便是百萬噸級空爆核彈也無法摧毀洞庫;敵機投放的常規炸彈就更無法破壞洞庫。正是因為飛機洞庫的這些優點,某些軍事大國修建了大量的洞庫,并且在理論上也可以存放幾千架飛機。眼看飛機洞庫的優點這么明顯,一些小國和地區也開始效仿。
不過要進入21世紀之后,不少國家的軍事政策又開始發生了轉變。比如以前大量修建飛機大庫的大國已開始將目光轉向分散式的加固機堡,大量新型戰斗機都被部署到加固機堡內。而以前所修建的那些洞庫,基本處于默默無聞的閑置狀態。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分析起來主要有以下原因。
首先是鉆地武器的出現讓洞庫變得脆弱了。在飛機洞庫很流行的上個世紀,鉆地型核武器還沒有服役,傳統的空爆核彈根本威脅不了飛機洞庫。但是現在鉆在型核武器已經大量服役了,面對這種核武器再深的飛機洞庫也沒有意義,只會被對方一鍋端;同時常規鉆地彈藥也已經進入實戰部署階段,比如美軍裝備的10噸級的重型鉆地炸彈,可以輕松的鉆進地下60米起爆,能對飛機洞庫造成致命的傷害。
另外精確制導武器現在更是大量普及了。諸如激光制導、衛星制導彈藥的命中精度可以達到1-3米。雖然這類武器本不能對飛機洞庫內的飛機造成直接的損害,但是它可以精準地炸毀飛機洞的大門,使洞庫內的飛機根本無法開出來參戰。
面對新情況,將大量飛機放在洞庫里顯然是并不明智的。相比之下,在機場修建幾十座分散式加固機堡,其防毀傷效果可能會更好。因為敵方即便發動空襲,也要投放大量制導炸彈才有可能達成效果,這比對方僅用一兩枚炸彈便將整個機群封鎖在洞庫中要好得多。而且分散的細胞,還有一個優點的就是便于快速出動,有利于實施攻勢作戰。這對于正在快速增強的大國空軍而言顯得尤為重要。
雖然大國空軍已經將飛機洞庫放在了一個次要的地位,但是還有一些國家對飛機洞庫抱有很高的熱情。比如前幾天伊朗就公開了本國新修建的一個飛機洞庫,并且給予了多方位的特寫鏡頭。很明顯伊方將地下洞庫當成了一個保存實力威懾敵手的法寶。為何在大國冷落洞庫時,伊朗人要反其道而行呢?說到底還是伊朗實力太弱所致,伊朗空軍根本做不到什么先發制人,只能將保存自己放在首位。雖然洞庫的門被炸了飛機就出不來,但是畢竟還有等局勢平靜后將飛機再掏出來的機會。
說到底,大國空軍現在將飛機洞庫放在次要地位那是因為自個強大了,而伊朗重視洞庫根子還是自個比較弱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