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大家好呀
俗話說,新年新氣象
全新欄目《小易講故事》來啦
讓我們在故事中
一起探尋游戲角色背后的考據
其中興許還有不少歷史典故呢
那么,今天咱們就來聊聊
顯圣真君二郎神和他的小伙伴的故事
二郎神,原名為楊戩,因封號二郎顯圣真君而被世人尊為“二郎神”。盡管少在凡間露面,但他的威名可謂家喻戶曉——擔山趕日,搜山降魔,力誅八怪,彈打雙鳳,擒龍斬蛟,還曾斧劈桃山救母,不僅人生經歷極富傳奇性,而且戰功赫赫,鮮逢敵手。而在《神都夜行錄》與1999年出品的動畫電影《寶蓮燈》的聯動中,二郎神作為聯動角色登場與各位玩家見面。
貴為天兵神將,二郎神在降妖除魔時,自然不能單槍匹馬,有跟寵傍身那是必須的。除了大家最熟悉的哮天犬外,另外兩只神獸卻鮮有人知,那就是銀合馬和撲天鷹。
先說哮天犬,它的形象最早出現在宋代畫家《二郎搜山圖》中,其中便有白犬追捕妖怪的描繪。
(注意看,這個狗子是哮天犬的原型 出自:宋·《二郎神搜山圖》)
到后來的《西游記》第六回寫到:“(孫悟空)被二郎爺爺的細犬趕上,照腿肚子上咬了一口,又扯了一跤。”此時“哮天犬”依舊沒有名字,只被叫做“細犬”。
(強如齊天大圣,面對狗子的追趕,也十分狼狽)
哮天犬第二次出場是第六十三回制服九頭蟲的故事里:行者仔細觀看,乃二郎顯圣,領梅山六兄弟,架著鷹犬……那怪急鎩翅,掠到邊前,要咬二郎;半腰里才伸出一個頭來,被那頭細犬,攛上去,汪的一口,把頭血淋淋的咬將下來。那怪物負痛逃生,徑投北海去。由此可見,“哮天犬”是可以隨身攜帶的,不用的時候就收起來,貼身帶著。
直到明朝神魔小說《封神演義》中,才首次以“哮天犬”命名。第四十九回記載:楊戩暗將哮天犬放起,形如白象,怎見得好犬。仙犬修成號細腰,形如白象勢如梟;銅頭鐵頸難招架,遭遇兇鋒骨亦消。
(大概就是這樣 出自:清·郎世寧《十駿犬圖》)
不難看出,歷史上的哮天犬都是以白色形象示人的,那么為什么到影視作品就變成了黑色呢?小易大膽猜測,大概跟中國自古以來“黑狗辟邪”的說法有關吧,并且也能凸顯出二郎神和孫悟空的對立關系。
(出自:1961年《大鬧天宮》動畫片)
可能有不少人認為,哮天犬也是二郎神的坐騎,NO,NO,NO。且不說狗子的體格,光是騎著狗飛來飛去,也太掉份了吧~其實二郎神真正的坐騎是“銀合馬”。它同樣出自小說《封神演義》,書中第四十二回記載:幸有楊戩在側,看見聞太師好鞭,只打得落花流水,才把銀合馬飛走出陣,使槍便刺。
(出自:連環畫《封神演義》)
不過銀合馬的表現就不如哮天犬驚艷了,就連小說中也只出現寥寥幾次。畢竟以二郎神的本領,飛天遁地都不是難事,坐騎就顯得沒那么重要了。
最后要說的,就是第三只神獸——撲天鷹。《西游記》中描述二郎神的時候,有這么一個橋段:這陣上,康、張、姚、李、郭申、直健傳號令,撒放草頭神,向他那水簾洞外,縱著鷹犬,搭弩張弓,一齊掩殺。這里的“縱著鷹犬”,犬指的是哮天犬,鷹便是撲天鷹。清朝《狐貍緣全傳》中有著撲天鷹更詳細的描寫:粉翅銀雕、鐵爪極善搏斗,擒拿技天下無雙,鐵嘴堅銳,一擊見血封喉。
(出自:宋·《二郎神搜山圖》)
在《神都夜行錄》中,二郎神楊戩作為一張SSR級別的妖靈,駕鷹牽犬的形象還是較為還原歷史故事的,身邊不僅有大家熟悉的哮天犬,還有比較少見的撲天鷹。實際上二郎神和他的靈獸們,并非單一的神話,而是眾多形象在漫長歷史源流演變中的結合。正是千百年間民眾的口口相傳,才給如今的游戲、影視作品提供了源源不斷的靈感來源。
那么本期的【小易講故事】就先到這里啦
不知道大伙兒還喜歡嗎?
如果大家還有什么喜歡的角色想要上鏡
或者是想聽的故事
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