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最近樓市熱點緊緊圍繞著四個字。
樓市回歸。
當然,我們指的回歸是現象的回歸,也是成交的回歸。
還記得去年差不多這個時候的“春天如約而至”嗎?
2023年回暖的春風,到現在,已經有點苗頭。
02.
(樓市真的回歸了嗎?)
比較于去年來自開發商春天的叫喚不同。
這次熱烈的信號來自房交所,可以說來得有點巧妙。
首先我們了解到的是來自渝北不動產交易中心的通知稱,將從2月6日開始,也就是本周一,將試行午間延時服務,工作日中午都可以辦理不動產業務。
然后渝中、南岸、巴南區等等相繼發出通知,不動產登記中心,出現了久違的擁擠,甚至網簽系統一度崩潰。
最后我們看到的是遍布主城各區的項目們發出了人山人海的銷售場景,其中不乏有大清早排隊買房的。
樓市回歸的熱潮,從房交所一紙通知,說來就來了。
雖然開發商項目人氣有待考究,不論真或假。
但是至少有一點我們可以肯定,房交所上班時間延長,能最直觀、最清楚的說明交易的業務量是確確實實漲上來了。
回到開頭的問題,為什么說有點巧妙?
市場的回歸更多的是一種現象的回歸,具體點來說并不局限于數字的上漲。
但是你想想如果上面大喊樓市已經在回暖,總有些人會認為數據是假的、人氣也是偽造的。
因為大家是基于結果論來看事件而造成的假象。
但是換個方向思考,當你看到房交所發出來的加班通知的時候。
順其自然的你就會想到,過戶的人在變多,買房的人在變多了那是不是我自己也該來一套?
往往事實勝于雄辯,這時候不準備買房的你,還攥得住包里的錢錢嗎?
03.
那么,從數據層面表現怎么樣呢?
過去一周,重慶中心城區成交量為16.44萬方,相比于春節那一周的0.6萬方上漲不少。
并且區域分化明顯,核心組團明顯高于比如西永、蔡家、中央公園等二環板塊,還有就是央國企表現優于普通項目,大盤優于小項目。
事實上放眼一月份的重慶樓市成交體量是47萬方,相比于上個月下降5%。
這還是基于12月的促銷力度,以價換量,這或許才是重慶2023年樓市的真實寫照。
相比于新房成交數據的回升,重慶二手房價格以環比1.89%的漲幅遠超100個重點城市環比0.16%的漲幅,重慶位于榜首。
說到這里,國內行情是不是就如同重慶一樣?
一月份上海二手房成交量在7800套左右,雖然成交量相比在降低,但是黃浦、浦東、徐匯、靜安四個區域,2月二手房單價平均同比上漲5.9%。
體現在價格上就是他們在掛牌均價上平均上漲近2000元,如果按照100平米的三居室來算,僅僅在春節前后一個月它的成交價就上漲了近20萬。
所以就有上海的王女士在臨近簽約一刻被漲價10萬,當然王女士只是萬千個例中的其中一個。
同樣火熱的還有北京,早在春節一周北京就有新房認購面積7.22萬平方米環比增加12%;同比增加351%,漲幅顯著。而在一月中上旬,二手房網簽5152套,環比上月同期上漲51.6%。
作經濟大省的廣東省房地產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在復蘇。
比如廣州春節有盤日到訪達600組,而溫州、東莞、中山、珠海等城市成交漲幅均超過50%,三四線城市明顯比核心一二線城市風頭更盛
除了我們舉例的上海、北京、廣東,眼下國內市場經濟復蘇是主基調,市場信心在恢復。
2023年1月貝殼50城二手房價格指數環比上漲0.2%,這是自2021年8月連續17個月環比下跌以來首次止跌。
樓市的回歸伴隨的是土拍政策及模式的優化。
2月2日,一份落款自然資源部辦公廳發布的《關于進一步規范住宅用地供應信息公開工作的通知》中將供地集中進行優化。
具體來說就是建立擬出讓地塊清單公布制度,并對住宅用地出讓公告不再要求“全年不超過3次”。
這是基于去年土地供給而來的,當然也是在放寬,這是好事情。
04.
放在最后,重慶樓市的回歸,是真的來了嗎?
第一,有些信號確實在證明重慶樓市似乎在回暖,但是更精確地說,目前還只是一個“量漲”的階段,接下里是基于成交量的價格上漲,再來才是量價齊升。
樓市真正的回歸,還有一段距離。
第二,自從深圳樓市迎來了16年最冷,一直沒緩過勁來。現在樓市的暖風換了方向,都是從上海吹來的,看情況,今年應該不會例外。
上海無論是新房的去化率還是二手房成交量,今年都是將全國地產的縮影,也是重頭戲。
第三,對于重慶接下來的二月是傳統淡季,但是基于諸多樓市回歸熱潮,大概率市場熱度不會減少,成交量有小幅度上漲,也算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05.
站在2023年的即將到來的春天,看2022年的寒冬。
過去的一年,樓市成交極其糟糕。
現在的一年,重慶或將迎來反轉。
我們拭目以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