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WW,總算躲開了一堆紐村小鎮(zhèn)朝陽老太太目光炯炯的監(jiān)督,混跡愛誰誰人群,隱形社恐人士覺得自在多了。
半島雖然離市區(qū)也不近,但氛圍和WW完全不一樣,我家街對面沒有房子,左右后三家鄰居,都是在剛剛搬來的時候,站在門口打了個招呼,互相介紹了名字,然后再無往來,名字也紛紛相忘江湖,有了可以關(guān)起門來自絕于人民的自由。
一年以后的一天,有個窄臉纖細女子敲門,自我介紹是地產(chǎn)經(jīng)紀Rach,就住在和我們這條街平行的街上,也就是我家后面的鄰居房子的那條街。她的意思是認識一下,以后想買房賣房可以找她。并告訴我,她在FB上建了一個社區(qū)群,僅限于本社區(qū)居民加入,大家可以在群里互通信息,互通有無,推廣下自己的生意也歡迎,只要不霸屏,一周不要超過一次。不能拉不住在這個社區(qū)里的人入群,如果搬離社區(qū),就要退群。問我有沒有興趣入群,我聽著她說得一本正經(jīng)的,覺得有點好笑,不就是個群嗎,說行啊,拉我進去吧。她說我不能拉你,你在FB上用我們這個社區(qū)的主街名字搜到群名,然后點申請鍵,并且填上你家門牌號,我看到你的名字和房號,就會通過,希望啰里啰嗦的要求你不要覺得被冒犯,只是想保持這個鄰居群比較單純和好氣氛。后來我進入社區(qū)群后,看到Rach的置頂群規(guī),跟她說得差不多,還真是正兒八經(jīng)的。
以上群公告
這個群有200多人,按照平均一戶倆人入群算,有一百多戶人,相當不少,都是Rach一個一個敲門人肉回來的,真不容易。除了置頂規(guī)則,Rach露面并不多,最近一次就是圣誕節(jié)后,說她假期里收拾了她外祖父要賣的公寓,一個小型圖書館規(guī)模的書要處理掉,發(fā)了幾組書的照片,說扔了可惜,鄰居們對哪本書感興趣,私信她,她會放到郵箱里。書被認領(lǐng)得很踴躍,我申請了簡·奧斯丁的《Emma》,私信給她,果然第三天書就躺在郵箱里了,心里很感謝,下次我要處理書,也打算這么操作。
我每天都習慣瞄一眼這個群的動靜,這些陌生的鄰居漸漸在我眼里變得有了文字性格,有的彪悍,有的悶騷,有的奔放,有的周全……我喜歡這種隔著文字的聒噪和八卦,因為我也是這個路子,字癆,見面不一定有話。
比如失物招領(lǐng)都挺好玩的:
“一個有學問的人把他那副漂亮的眼鏡落在了我家的柵欄上啦。
是你的嗎?
也許你是停下來把眼鏡摘下來看看手機,或者和一個活躍的鄰居聊天,隨手給放在柵欄上了?
我們知道你一定很想念他們。
Ps:在沒百分百確認之前,我不會把眼鏡隨便給誰,眼鏡要給對的人?!?/p>
眼鏡居然一直沒有人認領(lǐng)。
也有這種氣勢洶洶的:
“嗨,我并不想發(fā)這樣的帖子。
大家有沒有看到有架無人機在我們的社區(qū)飛來飛去?
通過無人機,小偷可以大范圍地查看你的財產(chǎn)。也難以置信地侵犯了一個人的隱私。這事真的很難區(qū)分是兒童玩具還是真東西。
圣誕節(jié)的臨近,將會有很多機會主義者再次瞄準我們的地區(qū)。
請告訴你玩無人機的孩子,如果他們想要飛這些玩具,最好去公園。
如果我再看到它,我會把它打下來?!?/p>
霍霍,打下來,有槍啊,怕怕。
無人機機主在后面留了言,說他昨晚用無人機拍了下自己家的圣誕燈光工程,沒拍好,明天還要再飛一次,都遵守了規(guī)則,請手下留情,開槍的不要。
后來那個無人機機主每次玩無人機,都在群里說一聲,幾點要拍啥。最近他發(fā)了無人機拍的暴雨過后,我們這個社區(qū)背后出現(xiàn)的山體塌方的照片,那是在我每天走路的公路上,本來郁郁蔥蔥的山體驚悚裸露。次日走過,的確很駭人,巨大一片landslide,好在當夜council就用雪糕筒把那一段給圈住了,次日還在馬路中間澆了一圈高出地面的瀝青,車只能單向通過。
國內(nèi)常常用百年不遇這個詞,這個夏天的暴雨,對于紐村來說,是真正的百年不遇。有人困在路上,有人家的房子被水淹,有人車毀有人家亡。在政府宣布進入緊急狀態(tài)之前,很多人在FB上提供床位,讓一時回不了家的人可以有個干燥溫暖的去,還有人提供家私單品,說送給在暴雨中家園受損的人。
我們這個群也有一個帖子:
“嗨,大家好,受洪水影響并需要住宿的人,我家房子旁邊,有一套帶家具的2臥室客房。有有客廳、浴室(浴缸和淋浴),微波爐和冰箱。我很樂意分享我的廚房、洗衣房、車庫,你想待多久就待多久……嬰兒、學步的兒童和寵物,一概歡迎!”
多好的人,很多留言說,為社區(qū)有你這樣的人感到光榮。我尤其為那句孩子和寵物一概歡迎感動,因為我們出門帶Tara,找到pet friendly的motel很不容易,同是天下狗主人感覺很是暖和。
暴雨過后,群里有個帖子說,鄰居們,你們還好吧,有什么損失嗎?
后面一片報平安聲,雖然我完全對不上號誰是誰,還是感覺到了安好,社區(qū)安好。
也不都是好人好事,也有人順手牽羊:
“雖然可能性不大,但如果那個從我的樹上偷李子的人能好心地告訴我它們的味道如何嗎,因為經(jīng)過3年的培育,這是我們得到的第一個果實。謝謝”
三年才結(jié)了一個李子,還讓人給偷了,默哀三分鐘。
這種派對告示也很多:
“嗨,你好鄰居們!周六我們要慶祝我丈夫Geoff的60歲生日,我們邀請了朋友,會有不少朋友的車停在路邊,希望我們不會太吵。我提前為所有的噪音道歉,我們將在10點半左右結(jié)束?!?/p>
這條留言比較熱鬧,除了祝鄰居生快的,還有一人說,完全沒問題,能接受,最好搞到后半夜,并邀請你們優(yōu)秀的鄰居我。
這個帖子招來一票留言都是自家圣誕新年派對告知的,弄得我也有點喪呼呼的,雖然我對派對完全沒興趣,還是被他們狂熱的節(jié)日氣氛弄得有點臊眉耷眼,覺得自己孤家寡人,無人問津。
也有火藥味的時候,
“那只Rottweiler又跑出來溜達啦!”
這只Rottweiler狗狗特別兇,我們這條街很多孩子都怕它。它平時就趴在它家院里,有人經(jīng)過,它會跳起來伏在它家柵欄門上驚天動地地吼叫。我們剛搬過來那段,把Tara嚇的,一過那家房子,就自己叼起狗繩,扯著我到街對面去。后來發(fā)現(xiàn)這大黑狗也就是在柵欄門后面叫叫嚇唬人,慢慢也不那么怕了。有次他家門開著送客,這只狗狗也跟著主人溜達出院子了,完全跟關(guān)在里面不一樣,變成了一直羞澀的小伙子,跟人挺親,我摸摸它的頭,能感覺到它把腦袋的特定位置送過來,有點小小用力頂著我的手,那意思這癢癢多給哥撓撓,那也是Tara的經(jīng)典動作。估計在柵欄門背后,是它的工作態(tài)。出了柵欄門,就是它的社交態(tài)。確認了這只Rottweller是那種外冷內(nèi)熱型狗狗,只要不要怕它,很容易把它收服。怕它的話,那它就是個兇狠能把人嚇破膽的家伙。西柚就很怕它,主要怕它凌空飛出柵欄門,撕咬Tara。為此他偶爾早晨遛狗,都改了路線,想象力可以吧。
這個留言的人顯然就是怕它的:“不明白為什么這只狗還沒有被扣押起來! Rottweiler是一個危險的品種,他的主人不能控制它,很多鄰居都被它嚇到過。”
狗主人還沒說話,就有人維護大黑狗名聲說:“它就是個憨乎乎咋咋呼呼地笨狗狗,什么危險都沒有,不要隨便judge?!?/p>
帖子主人說:“不是judge不judge的事,我被它嚇到了!”
狗主人顯然不買賬回說:
“如果你有什么顧慮,請直接私信給我。
沒有必要在公共頁面上發(fā)表惡毒的評論,這有點恃強凌弱。
他是一只訓練有素的家庭寵物——看門狗。
但就像所有人在遇到機會時都有狡猾的一面一樣(他不是社區(qū)唯一一只逃出來過的狗)
我們已經(jīng)修復了柵欄。感謝那些直接通知我的人,讓我得到消息,而不是炮轟我?!?/p>
后面的留言分裂成兩派,從狗狗說到人,汪汪大吵。對,紐村也有怕狗的人,有人見了慫包Tara都怕,別說這只色厲內(nèi)荏的Rottweiler。
養(yǎng)狗的人都覺得我家這么友好的狗狗你都怕,你不是有什么問題吧。怕狗的人會覺得我有不喜歡狗的自由,養(yǎng)狗就要管好自己的狗狗,不然就是不負責任。怎么樣,熟悉吧,這樣的爭論,全世界都一樣。
還有一個狗狗的事特別逗。昨天我出門遛Tara,我家隔開一棟房子那家突然先后涌出來兵荒馬亂的五個人,分別朝不同方向跑去。雖然這條街只有兩個方向可跑,但這一家人的架勢,給我感覺就是五個方向,甚至包括天上。沖在最前面的是一個女生,見到我緊急剎住腳步問,看到我家灰色雪納瑞了嗎,小小一只?我說沒有啊,我剛剛出門,等下要能碰到把它抱回來。接著是一個男生,光著腳往相反方向跑去,然后是爸爸把車倒出來,隔著車窗問了我一句,看到我家狗狗了嗎?我搖搖頭。接著他家門口另外一臺車也倒出來,一個大男生開著往往相反方向去了。等我轉(zhuǎn)到另外一條街,遇到了媽媽,正在茫然無措地站在路邊打電話,這一家人我都是第一次碰到,但我就是知道這個是媽媽,因為跟家人同款的的一臉焦急。
等我和Tara圍著街區(qū)轉(zhuǎn)了一圈快到家的時候,一輛歡快的車迎面開來,里面坐了四個人,一個狗狗,車在我面前停下來,開車的小伙子對我大喊,狗狗找到啦!我豎起兩個大拇指,祝賀祝賀,熱烈祝賀!
這一場找狗狗短平快戰(zhàn)斗,十五分鐘之內(nèi)結(jié)束了,爸爸的車還沒回來,估計是開到了天邊,接到了喜訊正在往回趕的路上。不是這個小插曲,我從來也不知道這一家人的結(jié)構(gòu)。到家聽到西柚沒頭沒腦地說,鄰居家狗狗找到了。原來他們在社區(qū)群里發(fā)了帖子,過去的15分鐘里,全社區(qū)的話題都是人人仰馬翻集體找狗。
再說個剛剛發(fā)生在線下轉(zhuǎn)線上的事。
在暴雨間隙遛Tara,快到家的時候,正貓腰撿狗粑粑呢,腦后勺的眼睛看到旁邊有輛車開得很慢,里面的人在盯著我看,扭頭看過去。車停下來,下來一個老太太,手里提著一個大包裹問我,你是Eva嗎,這個包裹是不是你的?我說我是Eva,蒙擦擦走近看那個包裹,估量著大小試著問,里面是不是一對boots?老太太說對的對的,因為我想找找里面有沒有你的電話號碼,所以把箱子打開啦,結(jié)果也沒找到,你不會介意吧。
這對boots是我去年在網(wǎng)上買的,在紐村買東西,常常是都忘了,才到。所以boots一直沒收到我佛系著也沒當事。這幾天大雨才想起來,寫了郵件問,沒回復。原來是送到跟我家這條街一字之差的同門牌號的房子去了。
老太太說看收貨人的姓猜是亞洲lady,就開著車在地名類似的這條街轉(zhuǎn)轉(zhuǎn),看到你就猜這大概就是Eva。這老太太福爾摩斯啊,把我給感動壞了,請她進來喝杯茶,說不啦,要趕在下雨前回家,你有我家地址,歡迎來玩。
次日雨小一點,我摸到老太太家,往郵箱里塞了一小盒巧克力,然后寫了封表揚信在社區(qū)群里,讓她自己去查郵箱。老太太回復說,不用客氣Eva,謝謝你的巧克力,你可真蜜糖。主要你的boots不是我的碼數(shù),不然你就不一定見得到它們啦,大雨天正缺這么一雙boots,哈哈。
后面的私貨:
就像Rach說的,這個群最大的功能還是交換信息,互相推薦電工洗玻璃刷房子割草工人啦,家里有什么多余物資for free啦。相比WW鄰居之間那種敲門就進的人際之間距離模糊,通過一個群慢熱整條街,是我更適應的方式。
因為每天遛狗和遛自己各一趟,所以我屬于在這條街上走來走去的那種,又是亞洲人,估計別人都能對得上號我。但我臉盲名字盲不記人,對碰到的人,一律不減慢速度笑臉哈個嘍,無意搭訕,還是那句話,對隱形社恐人士來說,一切剛剛好。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