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方,有個非常出名的華人家庭。首位華裔“邦女郎”周采芹、Mr.Chow高級連鎖中餐館的老板周英華、舊金山華人作家周采蘊以及有“中國千金”之譽的國際超模周佳納均出自這個家族。
追溯這個家族往前的歷史,有個更加熠熠生輝的名字,那便是與梅蘭芳齊名的一代京劇宗師——周信芳。
周信芳生于江蘇淮陰的一個藝人家庭。他6歲拜師,7歲登臺,成名很早,人稱“麒麟童”。
周信芳對京劇的悟性很高,他小小年紀(jì)就在勤學(xué)苦練中博采眾長,自成風(fēng)格,并開創(chuàng)了后來的“麟派”,像《蕭何月下追韓信》、《鴻門宴》、《反五關(guān)》等都是他的經(jīng)典之作。
就這樣,年紀(jì)輕輕的周信芳成為南方戲劇界的代表人物,在當(dāng)時的梨園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北看梅蘭芳,南聽麒麟童。足見周信芳的名氣之大。
因為與戲結(jié)緣,周信芳從一個籍籍無名的“七齡童”成為了紅遍大江南北的“麒麟童”,也因為戲曲姻緣,他遇見了后來改變了他一生的妻子裘麗琳。
在當(dāng)年的上海灘,裘麗琳是名副其實的“首席名媛”。裘家是當(dāng)?shù)刈鴵聿枨f與錢莊兩大產(chǎn)業(yè)的超級巨富。
裘麗琳是父母的第三個孩子,也是女孩之中最漂亮的一個,很受寵愛,她從小就被送進上海頂尖貴族學(xué)校修習(xí)英文和法文。
18歲時,她在兄長的帶領(lǐng)下,開始進出上流社會的社交圈,言談優(yōu)雅、氣度雍容,天生麗質(zhì)又思想前衛(wèi)的她,吸引了無數(shù)豪門公子的愛慕。
但是裘麗琳對這些紈绔公子哥都不感興趣。
24歲那年,她在戲臺下看到了周信芳。他身穿繡金蟒袍、豐神俊逸,再聽那低沉渾厚之中透著幾許沙啞的滄桑,裘麗琳不由得癡了。
在此后很長一段時間里,裘麗琳茶不思飯不想,一心只想往劇院跑。她了解到周信芳年少時有過一段包辦婚姻,妻子是一位沒有文化的農(nóng)村婦女,兩人沒有什么感情可言,一直以來夫妻分居。
年近30歲的周信芳,仍然過著獨居的生活。性子熱烈奔放的裘麗琳再也不想壓抑自己的感情,她悄悄給周信芳寫了一封信,大膽地表達了愛慕之心。
周信芳收到信后,知道寫信人正是天天都來看戲的年輕小姐。可是轉(zhuǎn)念一想,人家是千金大小姐,自己這樣一個“戲子”如何高攀?況且自己早有家室。
但是情竇初開的裘麗琳卻愛得執(zhí)著。她煞費苦心地在學(xué)校里搞了一個慈善籌款會,將周信芳請了過來。當(dāng)時的社會,戲子普遍地位低下,不能受邀到這種地方去,裘麗琳的執(zhí)著讓周信芳被深深打動了。
他們終于不顧世俗的眼光相愛了。為了掩人耳目,兩人常常到那個誰也想不到的地方約會——墳場。這也為他們后來的姻緣埋下了一個悲涼的伏筆。
世上沒有不透風(fēng)的墻。裘家三小姐和戲子周信芳戀愛的秘聞還是不脛而走,一時成為街頭小報爭相追獵的目標(biāo)。
裘母知道這個消息后震怒,認(rèn)為小女兒實在是任性胡鬧,有辱門庭,遂將她軟禁在家,并緊鑼密鼓地張羅著給她做媒。
從小就主意很大的裘麗琳,哪里會接受這樣的安排?
在一個夜黑如漆的晚上,她趁著看管人員懈怠,穿著睡衣趿著拖鞋就溜出了家門,并在好友的幫助下,與周郎連夜趕往了蘇州。
裘家發(fā)現(xiàn)三小姐不見了,急得跳腳,兄長裘劍飛先是帶著槍和手下連夜去火車站堵人,后又風(fēng)馳電掣般趕往蘇州,卻一無所獲。
女兒找不到,流言卻漫天飛,裘母顏面掃地。無奈之下,她只能登報宣布與女兒裘麗琳斷絕關(guān)系,希望女兒知難而退,趕緊回家。
哥哥也放出口風(fēng),要找人干掉那個拐跑妹妹的周信芳。但是裘麗琳卻無視這些誘惑和威脅,義無反顧收拾行囊追隨愛人跑碼頭討生活了。
在這段感情中,裘麗琳愛得堅定執(zhí)著、轟轟烈烈,但卻并非理性全無。女兒周采芹后來在采訪中說:
“母親私奔的時候,帶著一袋自己的首飾。但是他們在天津苦得不得了的時候,她也沒有把自己的首飾交給我爸爸。她要我爸爸自己去賺錢,這個錢是給孩子的,因為她最后的責(zé)任是她的孩子。”
可見裘麗琳不僅僅是個外表出眾的富家千金,更是一個懂得在現(xiàn)實和理想之間尋求平衡的智慧女性。
裘麗琳追隨周信芳之初,周信芳雖然成名已久,唱戲場場滿座,卻拿不到幾個錢。雖然常有忠實的戲迷票友給周信芳打賞,但是周信芳的心中只有藝術(shù),但凡打賞所得的錢都被他一股腦捐出去了。
而當(dāng)時的戲院實行的又是包銀制度,戲院一年才發(fā)放一次演員的固定薪資,周信芳又有個好賭的母親,常到戲院里把兒子的薪水提前支走,導(dǎo)致周信芳的實際生活十分窘迫。
為了養(yǎng)活手下的班底,他不得不去典當(dāng)自己唱戲的戲服。
這讓裘麗琳既心疼,又憤憤不平。她很快找到了戲院的老板們“談判”,要求從票房里拿提成,并首次提出要跟戲院“三七分賬”。
戲院老板哪里見過這么精明的女人,但是架不住周信芳人紅,誰都不想失去這棵搖錢樹,只能硬著頭皮答應(yīng)。
當(dāng)然,裘麗琳也意識到自己這股子沖勁會得罪人,她一方面提要求,一方面也私下里跟這些大佬們磕頭賠不是,等到麻煩都結(jié)了才把事情告訴周信芳。
就這樣,周信芳真正領(lǐng)到了劇院的分紅——不再是紙票,而是金條。后來,兩人還租下了自己的劇院,周信芳擔(dān)任主演兼經(jīng)理,裘麗琳負(fù)責(zé)財務(wù)。
這位上海灘昔日的“首席名媛”,一個不食人間煙火的大小姐,在生活的淬煉中就這樣成長為了一個精明強干的女人,外界還送了她一個“鐵算盤”的稱號。
有了裘麗琳這樣的賢內(nèi)助,周信芳的事業(yè)迎來了一個又一個的巔峰,他們的生活得到大幅改善,到后期已經(jīng)能在上海買得起花園洋房。
為了給心愛的女人一個承諾,1928年,周信芳辦妥了與前妻的離婚事宜,時隔多年,裘麗琳等來了那場遲來的婚禮,披上了自己渴望已久的婚紗。這個時候,她已經(jīng)是3個孩子的母親了。
婚禮當(dāng)天,還有個非常耐人尋味的插曲:裘麗琳從婚禮上走出來,四下尋找卻不見丈夫的身影,之后才發(fā)現(xiàn)他正混在客人中間,像個沒事人一樣嗑瓜子。
事實上,這便是周信芳與裘麗琳婚姻生活中最真實的縮影。
周信芳雖是一代京劇宗師,造詣非凡,可是藝術(shù)的狂熱者往往也伴隨性格上的缺陷。周信芳便是如此。他為人內(nèi)斂沉悶,生活中寡言少語,很多生活事業(yè)上的應(yīng)酬和沖突,都需要妻子為他應(yīng)對化解。
三十年代初,周信芳演出于上海天蟾舞臺,遭到黑社會大流氓顧竹軒的欺壓和剝削,甚至生命受到威脅。裘麗琳便自購一把手槍,每晚親自護送周信芳出門演出,豪邁干練的氣質(zhì),巾幗不讓須眉。
上海淪陷后,汪偽特務(wù)曾邀請周信芳登門演出,被他斷然拒絕了。周信芳雖為戲子,卻性格剛烈,在他看來給漢奸唱堂會,就是對演員的侮辱。而這也惹怒了“76號”魔窟的那些漢奸特務(wù)們。
有一天,吳四寶開車來請周信芳吃飯,之后又別有用意地邀請周信芳去參觀他們的行刑室。
嗅覺敏銳的裘麗琳很快意識到了事態(tài)不妙,隨即把丈夫送到自己一個外國友人的家里,然后她又變賣了自己的眾多珠寶首飾,送給了吳四寶的太太做人情,這才幫助家里躲過了一劫。
在幾十年的婚姻生活中,周信芳和裘麗琳一共生下了兩男四女。在父母愛情的影響下,六個孩子都懂得“愛情要勇敢追求,家庭要用心經(jīng)營”的道理。可惜這樣圓滿有愛的家庭不久后便分崩離析。
動蕩的年代里,周家的六個兒女,被裘麗琳相繼送出國5個。
1947年,大女兒周采藻赴美求學(xué),除了長子周少麟之外,其他幾個孩子也被裘麗琳分別送到香港和倫敦。
年幼的孩子們不能理解媽媽的“狠心”。次子周英華離家飛往倫敦時年僅13歲,他問:“媽媽,為什么那么小就讓我離開你?”
骨肉分離,裘麗琳何嘗忍心作出這樣的選擇?她是為了培養(yǎng)孩子們成材。裘麗琳非常重視對孩子精神力量的培養(yǎng),她時常對他們說:“要給戲子的孩子爭氣。”
周信芳和裘麗琳的六個兒女后來都依靠個人的努力闖出了一片天地。長子周少麟繼承父親的衣缽,成為京劇麟派傳人。
次子周英華,成為國際上大名鼎鼎的“華裔食神”,經(jīng)營的Mr.Chow餐館,不僅有約翰列儂、麥當(dāng)娜等大咖光顧,連克林頓、甘地也是常客。此外,他也是國際聞名的頂流畫家、收藏家。
長女周采藻為人低調(diào),嫁給富商后一直定居美國;次女周采蘊,后來成為舊金山地區(qū)著名的商人和作家。
三女周采芹則憑借一部《蘇絲黃的世界》,享譽世界。也因為“蘇絲黃”這個角色,她曾將中國旗袍推上國際時尚舞臺。之后她又闖進好萊塢,出演“007”系列電影,成為首位華裔邦女郎。
不同于海外發(fā)展的哥哥姐姐們,小女兒周采茨后來投身香港娛樂圈,在幕后同樣成就不俗,一手捧紅張學(xué)友、張國榮兩位超級巨星。
在不同領(lǐng)域,周信芳和裘麗琳的6個兒女們可謂各有建樹,皆為人中龍鳳,然而,人生哪得常圓滿?
1968年,在一場瘋狂的浩蕩中,裘麗琳依然站在前頭,為丈夫抵擋時代的風(fēng)雨。遺憾這一次,她沒能像年輕時候那樣全身而退。
她和丈夫在一起生活了四十多年,直到死亡將他們分開,終是呼應(yīng)了當(dāng)年兩人在墳地約會的那個悲涼伏筆。
在這段傳奇婚戀中,他們起了個漂亮的頭,又在險象環(huán)生之中扛過生活的種種難關(guān),賺足了眼球,卻來不及收上一個圓滿的尾。
他們的愛情在金庸筆下其實還有個更接近的比喻,周信芳就像木訥的郭靖,關(guān)鍵時刻把握大方向,裘麗琳就是黃蓉,靈敏警覺。
對丈夫和兒女的愛盡在一言一行之中。為了保護這個家,她力所能及奉獻自己能做的一切,甚至可以不顧自己的安危,只求這份安穩(wěn)。但是故事的結(jié)局我們都知道。襄陽城破那日,郭靖夫婦雙雙殉難……
1975年3月,在裘麗琳香消玉殞后的第7年,晚年孤獨無依的周信芳也追妻而去。人們回憶離世前夕,他還在竭力呼喚妻子名字:“麗琳……麗琳……”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