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17日,橫田第374空運聯隊和第730空中機動中隊為輔助美國空間系統司令部(SSC)情報收集,成功接收了由美國太空部隊(USSF)從馬薩諸塞州漢斯科姆空軍基地第66空軍基地聯隊運抵的首個太空監視傳感器有效載荷(QZSS-HP),它將被集成到日本的“準天頂衛星”(QZSS)內進行發射,第二個監視載荷將在2024年交付日本完成托管。這兩次發射將使日本的“準天頂”衛星星座由5顆增加到7顆。
2020年,日本空間政策委員會與美國簽署了一項協議,太空部隊將在日本“準天頂衛星系統”星座上托管兩個光學傳感器有效載荷。第一個傳感器將在QZS-6上運行,第二個傳感器將在QZS-7上運行,兩個傳感器計劃于2023年和2024年完成托管部放。麻省理工學院林肯實驗室(MIT/LL)是“準天頂”監視載荷(QZSS-HP的)主要開發商,他們會與美國太空部隊的人員一同前往日本展開測試工作,直到兩顆攜帶美國監視載荷的“準天頂”衛星順利完成發射。
有效載荷交由日本托管是美國太空部隊擴大合作,促進國際安全戰略的優先事項。隨著日美軍事一體化程度的不斷加深,情報共享領域也在逐漸拓寬,這將使美日在軍事一體化領域保持高度同步。
2000年6月,日本開發委員會提交了一份《改進日本航天開發體制,擴展航天利用新領域》的報告,空間基礎設施(I-SPACE)計劃開始實施,“準天頂”是該計劃三個重要系統中的一個。
2002年,日本開始建立“準天頂衛星系統”,美國對日本開發“準天頂”的計劃給予了肯定。因為“準天頂衛星系統”(QZSS)采用了與美國GPS 和SBAS 相同的信號結構、頻率及數據信息格式,能順利實現兩家系統的高度兼容和互操作,以此作為“補丁”改善GPS無線電信號及定位解算精度,增強通信、語音、定位等衛星服務。
2006年2月27日,美日成立了“GPS-QZSS聯合技術工作組”,開始了兩個系統的調試互用;同年5月,美日“2+2”會議后發表了“整編實施路線圖”,標志著日美軍事一體化進入實踐階段。2018年初“準天頂衛星系統”(QZSS)開始提供服務。
衛星領域的服務依賴他國很不安全,建立獨立自主的衛星導航系統很重要。日本正在借此逐漸拿回束縛在日美同盟框架下的自主權。“準天頂衛星系統”(QZSS)目前還是一個區域衛星系統,隨著后續衛星數量的逐步增加,覆蓋范圍會不斷擴展,日本的“準天頂”就可以脫離美國GPS,成為獨立的衛星導航系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