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滿冰點時評1247
美國著名地緣政治戰略家基辛格最近改變了對俄烏戰爭結局的看法。1月17日,基辛格在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上的視頻演講中表示,烏克蘭加入北約可能是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適當結果,如果烏克蘭能夠重新占據去年2月24日沖突爆發后被俄方控制的領土,戰爭即可結束。在此基礎上,允許俄羅斯重新加入國際體系。我們不能不說,基辛格表現出了一種高高在上、頤指氣使的傲慢。
基辛格不僅是美國前國務卿,是著名地緣政治戰略家,同時也是美國利益的堅定維護者。此前基辛格曾表示,俄羅斯與烏克蘭應以現在俄羅斯占領的烏克蘭領土進行談判,北約不應該接受烏克蘭加入北約。那時基辛格的判斷是俄羅斯的軍事力量強大,而且是一個擁核大國,擔心美國會直接卷入這場戰爭,促使中俄在全球地緣政治博弈中聯手對付美國,使美國在中美俄三國博弈中處于不利位置。
現在基辛格應該是看清了中國不會在軍事上與俄羅斯結盟,如果沒有中俄軍事聯手,沒有中國對俄羅斯軍事裝備上的支持,俄羅斯很難打贏現在這場戰爭,基辛格心里真正害怕的不是俄羅斯而是中國,特別是怕中俄軍事聯手共同對付北約。受這種心理支配,基辛格改變了對這場戰爭的判斷,認為俄羅斯一定會退出已經占領的烏克蘭領土,而且烏克蘭會加入北約,美國和北約在這場與俄羅斯的代理人戰爭中將取得完勝。某種程度上,基辛格是站在美國的立場上維護美國利益,在這場事關俄美兩國國運的俄烏戰爭進入緊要時刻,維護美國利益自然是基辛格的責任。
但這次基辛格顯然低估了俄羅斯這樣一個大國的韌性,也低估了俄羅斯的綜合國力,更低估了俄羅斯人在國家生死存亡之際爆發出來的拼死一戰的決心。我想,現在來評判俄羅斯會輸掉這場戰爭為時尚早。雖然俄羅斯在戰爭初期的表現不盡如人意,十分拉胯,完全沒有表現出世界第二大軍事強國的樣子。但我們不應忘記,現在俄烏戰爭已不再是俄烏之間的戰爭,而是俄羅斯與整個北約之間的戰爭。
基辛格為什么那么擔心中俄軍事聯手?因為中俄一旦軍事聯手,將會形成中俄集團與整個北約集團或者說中俄集團與整個美西方集團之間的戰爭,那將是一場世界性戰爭即第三次世界大戰。這也說明了為什么美國那么害怕中國向俄羅斯提供武器裝備,一直尋求阻止中國向俄羅斯提供軍事裝備的原因。現在我們知道,不是俄羅斯不行,而是俄羅斯所面對的整個北約太強大,俄羅斯以一國之力與整個西方集團進行軍事對抗,當今世界上誰有這個實力?誰有這個氣魄和膽量?
俄烏戰爭進程怎樣?當前俄烏雙方正圍繞巴赫穆特這個被稱為戰爭絞肉機的城市進行生死搏殺,可謂尸橫遍野,血流成河,俄軍逐漸占據上風,烏軍面臨失敗。面對這樣的局勢,美西方絕不會甘心烏克蘭失敗,北約多個成員國宣布對烏軍援加碼,并發布了對烏軍援計劃。
英國率先宣布將會在數周內向烏克蘭提供14輛英制“挑戰者2”型主戰坦克,這是美西方首次將自己制造和使用的最先進主戰坦克送到烏克蘭,同時還將提供大約30門AS90型自行火炮。美國則宣布將援助烏克蘭約100輛斯特瑞克裝甲車和50輛布拉德利步兵戰車。法國準備援助一批AMX—10RC輪式裝甲偵察車,裝備105毫米火炮,相當于輕型坦克。加拿大宣布將捐贈200輛裝甲運兵車給烏軍。德國政府正權衡是否要向烏克蘭提供德制“豹”式坦克,當然德國的態度目前還有些猶豫,希望在美國提供美制坦克的情況下再向烏克蘭提供“豹”式坦克,而波蘭則打算不等德國同意就向烏克蘭提供“豹”式主戰坦克。荷蘭打算向烏克蘭軍隊提供“愛國者”防空系統及相關訓練。瑞典宣布將向烏克蘭派遣50輛CV90步兵戰車和12門弓箭手自行火炮。丹麥宣布將向烏克蘭捐贈其所有19門法國凱撒自行火炮。愛沙尼亞將向烏克蘭提供1.13億美元的軍援,包括122和155毫米火炮、牽引卡車以及超過100個反坦克榴彈發射器。另外,英國從巴基斯坦采購的大批155、122口徑的炮彈也被送往烏克蘭戰場。
美國還準備在烏克蘭構建反導防空系統,當前北約已經交付給烏克蘭約8套“國家先進地對空導彈系統”和相同數量的IRIS-T中程防空系統,以及少數“響尾蛇”近程防空系統,這樣,烏克蘭有機會建立一個分層防空體系,由三類不同射程的防空系統組成:“愛國者”負責遠程攔截,NASAMS和IRIS-T負責中程防空,“響尾蛇”和西方提供的其他近程防空系統充當“最后的防線”。美國媒體報道,部分烏軍人員已抵達美國俄克拉何馬州錫爾堡陸軍基地,接受“愛國者”系統操作及維護訓練,訓練將持續數月,參訓烏軍約90至100人。
這還是一場俄烏之間的戰爭嗎?從美西方國家不遺余力向烏克蘭提供越來越先進的武器裝備可以看出,這場戰爭已經升級,如果算上北約國家派出的數萬名雇傭軍,這場戰爭正在實質性演變成俄羅斯與整個北約之間的直接戰爭。
因此俄羅斯所面對的已經不再是一個烏克蘭,而是整個北約,是北約越來越先進的武器裝備,北約的衛星情報系統、馬斯克的星鏈系統都在晝夜不停地向烏克蘭提供戰場通訊、定位、情報服務,無數美西方的科技公司也都參與了為烏克蘭軍隊服務,甚至有北約軍官已經直接參與戰場指揮,現在除了美國的隱身戰機沒有出動,整個北約已經開始拿出看家底裝備,幾乎是傾箱底而出,戰爭進入了白熱化階段。
俄羅斯怎么樣呢?俄羅斯總統普京宣布將在2023年至2026年將俄軍擴至150萬人的擴軍計劃,即擴軍50%。俄羅斯國家杜馬議員安德烈·古魯廖夫表示,如果豹-2主戰坦克進入烏克蘭,那么俄羅斯將會發起全國總動員,全國總動員意味著俄羅斯將向參與戰爭的北約宣戰。俄羅斯聯邦安全會議副主席梅德韋杰夫1月19日發文稱,“核大國在常規戰爭中輸掉可能會導致核戰爭爆發”。這意味著如果俄羅斯在烏克蘭戰爭中失敗可能會引發核戰爭,而核戰爭一旦爆發,將不會限于烏克蘭,而可能是歐洲特別是英國甚至是美國。這也在告訴大家,俄軍不會在這場戰爭中失敗,哪怕最終發動核戰爭也要取得戰爭的勝利。俄羅斯國家杜馬主席沃洛金表示,“華盛頓和布魯塞爾的決定正在將世界引向一場可怕的戰爭、一場與目前截然不同的戰事,這可能會以一場他們國家被消滅的全球悲劇告終。核大國此前從未遇到過本國公民安全和國家領土完整受到威脅的局面,因此關于過去在局部沖突中不使用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論據站不住腳。”
現在我們要分析的是,如果俄羅斯贏得了這場戰爭,全球地緣政治會發生哪些變化?如果俄羅斯輸掉了這場戰爭,全球地緣政治又會發生哪些變化?
我們先來看俄羅斯在這場戰爭中獲勝會怎么樣。
第一,如果俄羅斯贏得這場戰爭,俄羅斯將贏得自信,并進一步確立自己的軍事和政治大國地位,俄羅斯將依然是一個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大國,同時會使歐洲感到極度不安和心理恐懼,美歐將會在北歐、波羅的海、東歐構建一道戰略包圍圈,建起一道俄羅斯與美西方進行戰略對峙的“新冷戰墻”,北約會有一個非常明確的戰略目標且會得到強化,歐洲各國都會增加軍備,俄歐對抗將會長期化,美國會利用俄羅斯的威脅加強對歐洲的控制,歐洲政治主權和軍事獨立將會變得遙遙無期。同時整個西方世界對俄羅斯的全面制裁和封鎖將會長期化,俄羅斯的經濟和金融將面臨困境。
第二,美歐會更嚴厲地加強對俄羅斯能源、經濟、金融和科技封鎖,俄羅斯不得不轉向東方,尋求與中國合作,與中國一起經營中東、中亞和遠東及整個亞歐大陸。由于俄羅斯是俄烏戰爭的勝利者,俄羅斯在中東的戰略利益和影響力不會受到損害。戰后,俄羅斯、伊朗、中國的關系會更緊密,形成歐亞大陸的主導性力量。由于俄羅斯與伊朗的存在,美國無法真正實現戰略東移,美國將面臨亞洲的中國與歐洲的俄羅斯的雙向牽制和雙重壓力,中國的戰略壓力將會減輕,如果中國發起解放臺灣戰役,美國因顧忌俄羅斯對歐洲的威脅而無法全力投入,無論美國還是日本都不敢真正軍事介入臺灣問題。由于強勢俄羅斯的存在,美國還需要中國合作共同應對俄羅斯的威脅。如果俄羅斯取得俄烏戰爭勝利,美國對中國的戰略壓力只會減輕而不會增加,中美俄三國博弈因中俄聯手而使美國無法維持全球霸權,更不可能同時對中國和俄羅斯發動軍事戰爭。因此俄取得勝利將極大牽制美國戰略力量,給中國帶來發展機遇。
第三,美國和北約如果在這場戰爭中失敗,將會極大暴露其虛弱的本質。當前無論是美國還是歐洲,都在經濟上面臨著嚴重的通脹壓力和經濟衰退風險。四十年前蘇聯解體的時候,美國國力達到巔峰,成為世界上唯一霸權國家。2001年發動阿富汗戰爭時,美國狂妄叫囂美軍能同時打贏兩場半戰爭。經過911事件、次貸危機、阿富汗戰爭、伊拉克戰爭和新冠疫情后,美國國力被極大消耗,現在是債臺高筑,國內矛盾重重,不要說同時打贏兩場半戰爭,就是打一場像伊拉克戰爭那樣規模的戰爭也已是力有不逮。因此即使拋開核威懾的因素,美國也不敢真正面對面與俄羅斯發生戰爭,對烏軍援也顯得相對吝嗇,表明地主家也沒有余糧了。而歐洲則在經歷科索沃戰爭、利比亞戰爭、中東難民危機、從美國轉嫁到歐洲的次貸危機、新冠疫情后,經濟一蹶不振,加上這次俄烏戰爭帶來的能源危機沖擊,經濟隨時都可能陷入嚴重衰退,歐洲也已不再是有余糧的地主了。
我們現在可以看到,雖然俄羅斯在這場戰爭中表現拉胯,卻是越挫越勇,漸漸擺脫了被動態勢,而美國和歐洲雖仍在對烏軍援,但越來越吃力,這場戰爭在消耗俄羅斯的同時,也同樣在消耗著美國和歐洲,這就是這場戰爭的詭異之處,或許我們很快會看到俄羅斯和美西方都打累了,都不想打了的時候。
這對我們看待美國和日本都宣稱要武力介入臺海也是有重要參考價值的。無論是美國還是日本一直都在對中國進行武力介入臺灣的恐嚇,這到底是在進行戰略欺騙,還是在進行精神戰以消耗中國人的戰略意志?從現實看,解放臺灣戰役真打起來,美國和日本都可能會躲到后面,讓臺灣人當炮灰,但臺灣不是烏克蘭,真打起來,美國和日本都沒有可能把任何軍援送到臺灣島上,而美日要想靠海戰取勝,那幾乎是毫無勝算的,美國在關島及關島以西所有軍事基地都處于中國導彈的打擊范圍,基于中國強大的工業制造能力,各種型號的先進戰機、導彈、無人機、巡飛彈等武器的數量可以說在短期內就能做到要多少制造多少,完全能夠滿足需要。如果日本要參戰,那日本全國首先會受到中國導彈雨的猛烈打擊,日本將面臨毀滅性打擊。
因此如果俄羅斯在烏克蘭取勝,將極大挫傷美日軍事干涉中國臺灣事務的妄想,將打擊臺灣當局分裂祖國的行徑,將改善中國周邊戰略環境,有利于中國實現國家統一。雖然中國的事最終還得靠自己,還得靠自己的軍事實力和戰爭意志,但地緣政治環境的變化和改善也會給中國的統一大業提供良好的外部環境。
我們再來看如果俄羅斯失敗將可能出現什么結果。
第一,如果俄羅斯沒有使用核武器而最終失敗,則表明俄羅斯強大的核威懾徹底破產,數千枚核彈頭只是嚇唬人的道具,毫無實戰價值,在國家生死存亡之際都不敢用,還會在什么時候敢用?如果俄羅斯在與整個北約對抗中輸掉常規戰爭,最可怕也最嚴重的后果將是爆發核戰爭,因為俄羅斯知道失敗的后果是俄羅斯失去大國地位,是俄羅斯聯盟再次解體,是俄羅斯數百年基業被掏空。不管是普京還是梅德韋杰夫都不會接受這種結局,這不僅關系到他們個人的榮辱,更關系到俄羅斯的生死存亡。
一旦面臨常規戰爭失敗,俄羅斯一定會使用核武器,只是核武器會對準誰的問題,是在烏克蘭戰場使用戰術核武器還是對波蘭、英國甚至美國進行先發制人的核打擊則無法預測。實際上美國不想過早地向烏克蘭提供先進坦克,德國也一直在猶豫,都是怕把俄羅斯逼急了,一旦把核大國俄羅斯逼急了,形勢必然發生逆轉,美國、英國、波蘭這些跳得最歡的,很可能最先受到核打擊懲罰,而我認為英國最有可能首先受到核打擊,因為英國不僅反俄最積極,而且還實施了對北溪天然氣管道的破壞,受到俄羅斯的報復是必然的。當然如果爆發核戰爭,全世界都將面臨嚴重災難,全人類都無法幸免。
第二,如果俄羅斯忍受失敗而沒有發動核戰爭,那么俄羅斯會面臨怎樣的后果?我們可以進行以下幾個方面的推理,一是俄羅斯聯邦可能像蘇聯一樣再次面臨解體,特別是位于高加索地區的幾個加盟共和國可能會鬧獨立。二是俄羅斯主導的集體安全組織將會名存實亡甚至可能解體,三是由俄羅斯、哈薩克斯坦、阿塞拜疆、伊朗、土庫曼斯坦五國組成的里海法律地位公約也將會受到挑戰,四是中亞五國將會挑戰和擺脫俄羅斯的控制,五是俄白聯盟將會經受考驗,不排除白俄羅斯被西方顏色革命的可能,六是對黑海的控制權將會喪失。
第三,如果俄羅斯失敗,最嚴重的后果是美西方為防止俄羅斯的威脅而給俄羅斯套上一道從芬蘭到波羅的海三國到波蘭再到烏克蘭組成的絞索,阻止俄羅斯再次崛起,阻止俄羅斯重新威脅歐洲安全,美國和歐洲會趁機低價搶掠俄羅斯能源,如果俄羅斯不從,俄歐能源交易將會減至最小甚至歸零,歐洲將始終對俄羅斯保持警惕,不會再對俄羅斯形成能源依賴,當然這會付出一定的代價。美歐一定會在俄羅斯倒下的龐大身體上再踏上一只腳,繼續蹂躪俄羅斯。
第四,俄羅斯失敗的后果還會對全球地緣政治態勢產生巨大沖擊和深遠影響。一是俄羅斯失敗必然會影響俄羅斯在中東的軍事存在和政治影響力,俄羅斯無力繼續在中東地區維護其軍事力量,敘利亞政府很可能會垮臺,美國會重新進入中東,土耳其在中東的影響力會增強。二是伊朗將會承受更大的軍事和政治壓力,失去了俄羅斯的政治支持,美國很可能會借以色之手對伊朗的核設施實施轟炸,甚至會對伊朗的軍事設施進行軍事打擊,伊朗將會受到更嚴厲的經濟、金融制裁與封鎖。三是日本會趁機謀取俄日兩國爭議島嶼,甚至會覬覦俄羅斯遠東部分領土。四是北極地區權益面臨美加等國的蠶食,逐漸顯現、變得日益重要并具有重大戰略價值的北極航道可能會被美加及部分歐洲國家控制,這不僅對俄羅斯有影響,對中國也會有影響。
第五,如果俄羅斯失敗了,中國也將受到地緣政治的重大影響,雖然中國可能會在俄羅斯失去中亞五國的控制權后增強在這一地區的影響力,但這遠遠比不上中國所受到的地緣政治壓力。美國在完成對俄羅斯的肢解、封鎖、絞殺后,就可以有余力真正將戰略重心轉向中國,其北約向亞太東擴計劃將會加速推進并完成部署,中國發起解放臺灣戰役所受到的戰略壓力也會增大,美國、日本、澳大利亞及英國將會完成對中國的包圍,這種包圍不僅是軍事上的,還是外交、高科技、產業鏈方面的,中國所面臨的政治及輿論戰壓力也會倍增,中國在世界上將面臨極大的外交壓力,一場針對中國的冷戰和絞殺將會發動。
從以上分析可以知道,俄烏雙方為什么現在會在巴赫穆特這個像馬里烏波爾一樣被稱為絞肉機的城市進行血腥拼殺,就能明白美國及北約其他國家為什么要不遺余力地傾其所有向烏克蘭提供軍事援助,因為這場戰爭影響極為重大也極為深遠,各方都輸不起。
半年來,俄烏戰爭呈現出拉鋸戰、陣地戰、持久戰和消耗戰的特征,俄烏兩軍在頓涅斯克、盧甘斯克、扎波羅熱及赫爾松四個地區的整個戰線拼消耗、拼實力、拼意志。先是俄軍在伊久姆和紅利曼先后失利,然后是俄軍主動從赫爾松第伯聶河左岸撤軍,現在是俄烏雙方在巴赫穆特拼殺,形成絞肉機大戰。俄軍在奪取索萊達爾后,逐漸在巴赫穆特戰場占據上風,對烏軍形成合圍之勢,取得一定戰場優勢。現在俄軍正在利用巴赫穆特這個絞肉機磨房不斷消滅烏軍的有生力量,摧毀烏軍的戰爭意志。同時,俄軍繼續對基輔等烏克蘭城市實施導彈轟炸,以打擊烏克蘭軍民的抵抗意志。
這個時候,不僅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著急,美國、英國、波蘭、法國、德國也都很著急,甚至比澤連斯基更急,因為這場戰爭遠比我們想象的要復雜和慘烈得多,它牽動的是國際地緣政治的大棋局,美國、歐洲、中國、土耳其、伊朗、日本都受這盤大棋的深刻影響。
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基辛格輕言俄羅斯將會失敗,烏克蘭將勝利顯然是有些輕率,我們只能說是基辛格的美國立場讓他喪失了理性和客觀判斷,使他不愿意相信俄羅斯受到威脅時的國家韌性和整個民族的戰爭意志,使他高估了美國及西方國家的團結、強大和決心。
俄烏戰爭已經打了三百多天,現在要對這場戰爭的未來走勢進行預測很困難,但我們需要明白一點,這場戰爭的結果不僅對俄羅斯很重要,對美國及北約其他國家很重要,對中國也同等重要,這場戰爭無論結局如何,給全球地緣政治所帶來的影響都將會是持久的、深刻的、歷史性的。
中國應采取怎樣的應對之策?我想從上面的分析中,已經能夠找到答案了。當這場戰爭的結局會嚴重影響中國的重大國家利益的時候,中國一定會根據自己對這場戰爭的是非曲直判斷,采取中國式方式影響戰爭結果,為中國爭取最大的戰略利益和最好的外部環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